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彩画的本体性是写意水彩画的基础与前提。写意水彩画是将西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方法与民族艺术精神的有机融合。认识和理解了水彩画的本体性、写意性以及二者的关系,就为水彩画的写意图式找到一条较清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中外绘画各有理念、自成体系。但分野最大的地方,还应说在中国画的写意性上。本文着重就此谈点拙见。写意一词,既是哲理性的,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它始终贯穿在中华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并成为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美学精髓。  相似文献   

3.
彩与墨的邂逅——水彩画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彩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种,东西方画家有不同的看法。水彩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它有其独特的渊源,先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来看,水彩从其自身发展角度受到了西方古典传统和现实传统的影响。而从东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来看,中国水彩由于是外来画种,是其对西方水彩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于是受到了西方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本民族传统——国画(特别是水墨画)和中国水彩画一百余年传统的影响。水彩画在近现代中国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风格面貌。水彩画作为世界性艺术虽受不同地域环境,社会状态,化心理,民族素质等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是东西方也存在联系、渗透,在多元化的今天还达到了极为自然的融合。最后指出,艺无止境,不应该只满足水彩画已有的成就,但更应该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求变,求新,求精。立足于本民族土壤,开拓水彩画新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作为异域艺术传入我国以后,经过长达百年的中西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进入21世纪,水彩画在题材选择、艺术语言、创作技巧和审美意境上出现多元化倾向,该艺术在呈现色彩斑斓的风格意境的同时,也出现了庸俗化和商业化倾向。水彩画作为西方艺术形式应不断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因素,既要民族本位,又要观照现实,通过艺术观念和手法创新以及新材料的运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当代生活,体现社会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是高师美术系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色彩感;掌握水彩的工具性能及其技巧,它又是培养、训练色彩造型能力的独立画种。重视水彩画教学,深入研究水彩画艺术提高高师美术系教学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探索、创新是发展水彩画艺术的途径又是促进水彩画教学不可忽视学术关键问题。水彩画是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画种。它具有鲜丽、透明、滋润、轻快等特点,有着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状况,讲述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水彩画的时代感和精神性。提出要发展水彩画,在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优点、民族精神与水彩画的特征接合起来,用真诚、严谨的艺术作风深入生活,到大自然和平凡的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构建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画重要表现形式的工笔画从它诞生之日起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会不知不觉地带有写意性,这种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受地域文化和传统风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影响,它是中国传统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魏从容 《湖北教育》2004,(11):53-53
写意国画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美感强烈。让初中学生学习写意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热爱的情感,能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写意国画的教学历来是中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一种思想性和品趣性融为一体的高品位艺术。到了近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开始迟滞不前,究其原因:一是笔墨造型构图难于超越前人;二是写意花鸟题材的有限性限制了花鸟画家的创造面;三是写意花鸟画难以创新立意。面对困难,创新派以东方传统的民族精神为主体,融汇西方生命力和现代性艺术特点,以更高的精神和理想,表现花与鸟以及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典范,又是全球交往和全球化的产物。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因为全球化而遭劫掠。但就敦煌学的国际化和敦煌艺术的蜚声世界而言,却又是因应全球化而采取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播和交流的结果。敦煌艺术既是继往开来的典范,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声。这不仅从敦煌艺术史成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吸纳性、同化性和创新性特点,而且从当今的敦煌学国际研究现状和敦煌艺术的创作成就看也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美学敦煌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强势话语。敦煌艺术的强大功能就在于它不受作为物理存在的时空有限性制约,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生成,其艺术的启迪作用仍然会长存人间。  相似文献   

11.
曾景祥水彩画内容美表现在描绘了祖国大地自然山水美和人文美;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对"水"与"彩"的完美运用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追求;其意境美主要表现在浓郁"湘景"和真挚感人"乡情"的完美结合。这种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成就了曾景祥水彩画在画坛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绘画和玉雕艺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艺术造型文化上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本文以中国画为基石,侧重玉雕艺术,从意境、构图、线条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以及特殊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传入的水彩画方面大致经历了从全盘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过程.虽然十九世纪的英国水彩已高度发展成熟,但是艺术永无止境,中国的水彩画既要体现自己的民族风貌,又要具备作者的独立风格,这就要求每位水彩画家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然而,水彩画这门独特的艺术,有其自身的形式规律,在创新中需要合理把握其该有的“底线”.  相似文献   

14.
水彩画的材料、技法有其独特演变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对水彩画的存在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和艺术发展观来看材料技法的更新引领、辅助和推动水彩艺术的发展。水彩画材料、技法演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也是当代水彩画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传统资源和经验宝库。  相似文献   

15.
水彩是一门外来艺术,如何使这门具有自己特殊绘画语言的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逸笔神韵相结合,使这门世界性艺术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是水彩画家和理论家们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陈少平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经历和体验,对此作出了探索。他在充分利用水彩个性化语言的同时,以表现的手法参透中国古典绘画的象外之象,并揉合了民间美术的率真与质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水彩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富于民族独特精神内质的艺术,在其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性征程中都必定受到他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意识、宗教思想以及艺术观念、美学理念等的深刻影响,这既是艺术演进的规律,又是艺术成熟的根本。在中国画的历史演变中,就深受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不仅直接反映在画论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上,而且表现在艺术技法方面。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核是道法自然,因此,中国画对人或自然的艺术表现,是基于第一自然,又成于第二自然:中国画的写实观,也就是师法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  相似文献   

17.
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从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角度,探索人物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而总结出,坚持民族自身的审美精神,关爱生活,注重自我,吸收借鉴西画艺术语言,丰富发展我国人物画艺术。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专业水彩教学课题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新世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水彩教学的新特点,分析了水彩教学课题方向拓展的现状,阐明水彩教学课题不仅仅局限在静物、风景和人物等纯绘画方向,还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顺应设计发展方向,发挥水彩艺术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绘画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绘画的艺术意境就诞生于外师造化、心物交融、重神轻形、画尽意在的审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