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辩·话题 BIAN HUATI 近段时间正在热播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最大亮点是节目组力推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即节目组每周精选一个节目中出现的“冰封汉字”,然后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再度传播“焐热”.像葳蕤、卒芳、翊赞等冷僻、难写的词汇通过节目的传播,以期让更多人识记、运用. 但“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各方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项行动让人们在轻松愉悦之间感受到了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激发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被媒体渲染成一个文化热点。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宗旨是: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还举办了“全民焐热冰封汉字”活动,据说上亿人参与了这一活动。葳蕤、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这些冰封在古籍中的词语,被参赛的小选手用现代化的书写工具书写出来,在  相似文献   

3.
“汉字I:具箱”是一款包括“怎样写汉字”、“学拼音”、“写字式汉字输入法系列”、“正规拼音汉字输入法系列”等软件的汉字教学软件系统,在笔者学校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已经使用了6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下而,笔者围绕在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汉字工具箱”提高识字写字课堂效益,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双艳 《辅导员》2010,(4):25-25,23
2007年3月,我和同学们就“遨游汉字王国”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汉字之源”探索组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娓娓道来;“汉字之趣”特搜队则成立了字谜俱乐部和谐音大观园;“汉字之法”调查组制作了DV短片“啄木鸟在行动”,  相似文献   

5.
诗下“汉字(叠字)极难。本文就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的“汉字”艺术作了探讨,归纳了白诗“汉字”的种类,总结了白诗运用“汉字”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伟凡 《培训与研究》2008,25(11):27-28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但在中国的民间流行一些人们创造的多音节汉字。本文从多音节的视角探讨了“酪”、“蛊”、“铨”和“闹”这几个字。这些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省了信息储存的空间,增强了汉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韩伟 《语文知识》2007,(1):54-57
许慎对汉字的构形,做了两个级次的划分。“文”、“字”为第一个级次,“六书”是第二个级次。汉字构形方法的这两个级次的分类,既体现了对汉字产生与孳乳过程的描述,又体现了汉字构形的具体特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传统的汉字学理论和构建当代汉字构形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尽阐述了汉字三维文化结构分析教学法,从汉字的“教育能”、“文化能”和“智力能”等三方面进行解析,说明了汉字三维文化结构分析教学法对语文的启范教育、基础教育与汉字、汉语的专业教育教学具有全面开拓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汉字具有主体性,表现为汉字的物质属性———形体,和汉字记录汉语的主体性。从汉字的主体性出发考察“假借”,认为“假借”不是造字法,并认为有一种“假借情结”促使人们总想将“假借”和造字法挂钩。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口语课、语法课的附属地位,“随文识字”基本没有体现汉字教学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规律。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了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关于“本位论”的大讨论。而“字本位”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理论。本文对“字本位”理论以及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龙文希 《培训与研究》2006,23(4):18-19,56
古人从汉字的排列和检索的角度归纳出了部首。“手”在汉字中是偏旁,是部首,是部件。本文探讨了汉字中关于“手”的表示法及其形变的源流,既有历时的梳理,也有共时的比较,同时对现代汉字中“手”的部件的简省、代用和混同现象也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2013,(11):4-8
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汉字类文化节目惊艳荧屏。在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例如“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热门词汇让一个个选手败下阵来。而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赫然发现,不少常用词语,自己也不会写了,提笔忘字成了大众的集体尴尬,一时间,“汉字书写危机”引起公众热议。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但在中国的民间流行一些人们创造的多音节汉字。本文从多音节的视角探讨了“酪”、“蛊”、“铨”和“闹”这几个字。这些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省了信息储存的空间,增强了汉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8,(9):25-27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五年级上册出现了全新的“整组集中、课内外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邀游汉字王国”。教材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活动建议”与“阅读材料”两部分。“活动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个性特点作选择;“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邀游汉字王国”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的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专题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亚“汉字文化图”里,流行着在岁末选举一个最能代表大众心情、总结一年经验、象征世态变化的汉字。这就是所谓“年度汉字”。年度汉字评选本是一种文字游戏,源自日本。自1995年起,每年年底,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汉检)都要宣布年度汉字,至今已保持了13年。2009年,“新”字当选日本年度汉字;韩国则是以一句成语“旁歧曲径”作为年度汉字;在台湾,由郭耀华所推荐的“盼”字在评选中胜出,成为本年度的当选汉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汉字的文化内涵的角度,阐述了依据汉字特点形成的“科学分类识字法”,从“形”入手,以“意”为核心,把独立的汉字联系起来,组成一组组的字群和义群,是解决汉字繁复庞杂、难学难记问题的一把钥匙。从“形”入手、以“意”为核心的科学分类,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可以指导学生认字、写字,防止学生写错别字;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的词义系统。同时增加了识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两极——南北极是冰山的“家”。可最近,南极的一些冰山群开始离开四季冰封的“家”,向新西兰岛移动,它们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汉字     
鱼汉字中的“鱼”字,活脱脱就是对鱼的形象描绘。就连鱼的眼睛和鱼鳍都画得清清楚楚。它充分表现了汉字象形的特点。月在古汉字中,“月”字也是一个典型的象形汉字。它为我们描绘的是月儿弯弯的景象,这样可以和古“日”字区分开来。羊古人在创造“羊”字的时候,没有生硬地描绘羊儿的整个身体,而是紧紧抓住羊头,尤其是最有特点的羊角进行重点刻画。家古汉字的“家”字,是典型的“指事字”。一个带尖顶的框架像房子。房子里有个人。人住在房子里——这就是“家”。水在古汉字中,“水”字也是一个典型的象形汉字。聪明的古人,抓住了水流动的特…  相似文献   

20.
“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是开启学生探索汉语之门的钥匙,是引领学生认识汉字之美的一课。本文认为应当以“优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门学习汉字,同时提出了几个汉字文化现象,并以此带领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