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辣诱惑     
<正>二战的影响上历史课,讲到二战时,班上一雷哥放了个臭屁,不一会儿,整个教室弥漫着一股臭鸡蛋味儿。这时,老师发话了:"二战的特点,就像这个屁,影响范围比较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从此,二战的特点我再也忘不掉了。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是日本二战记忆的最大特点,是指拥有不同二战记忆人群的共存和相互制衡,以及各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在二战记忆方面互为依存却并不谐调的现象;这种"竞争"有时会引发各方互相攻击。日本二战记忆"竞争性"的形成与发展跟日本人群地域的战争观、战前战时战后经历、所处位置,以及日本战后的内政外交息息相关。日本各派二战记忆的势力在竞争中此消彼长,希望随着历史的推移正确的二战记忆能够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职业培训模式从根源上深受欧洲培训发展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快速跃升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职业培训模式具有了自身的特点。从"学徒制"、"职业教育"到"企业大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当成人教育开始介入培训后,美国企业培训也因此蕴含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转折,它充分表现出世界现代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所呈出出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二战史的教学,必须把握历史规律,突出二战特点。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虽然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二战后世界政治关系、环境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仍然左右着英国的外交政策,这对战后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组织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论述了英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二战后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关系的影响,指出正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下诞生了"三环外交"政策,使英国两大政党在执政期间,在战后初期外交政策上都选择了超然主义原则或孤立主义原则,研究这一看课题希望能够对我国处理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问题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民间力量主要是指日本民间经济团体。民间力量是影响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种力量",它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二战"后,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民间经济团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适时积极进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的发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德国经历了由臣服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变迁和转型,实现了政治的西方民主化与现代化。这一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所代表和推动的国家政治教育工作,充当了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中介角色,在"二战"后德国社会形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元制"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是促进德国教育文化事业在二战之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双元制"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一线的实际操作人才为目标,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本文对"双元制"教学模式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育作用进行了分析,从"双元制"模式的特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1.
英美"特殊关系"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促成二战时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因素,除了历史大背景、国家利益之外,两国在种族血缘文化方面的共相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深层次因素.这一因素深深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及其各自智囊决策层,影响了美国民众的援英舆论倾向,在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周恩来总理曾说过:历史"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不忘二战的历史,牢记二战留下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1,(Z1):14
二战中意大利人充分表现出了乐天、没心没肺的个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太"萌"啦!二战中,意大利有过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著人、用钢铁船还输给了木船的记录。有一次,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一大早巡视阵地,发现一个精锐的意大利火枪点击营的防区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地鸡毛。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国际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意识形态导向下的国际学校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市场机制驱动下的国际学校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校的新发展阶段。文章重点介绍"二战"后国际学校的发展态势及其特征,期望通过对国际学校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有效手段。它一诞生,就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成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力量”。二战结束以后,科技发展显现出一些崭新的特点,其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6.
"婴儿潮"是指二战后美国经历的长达20年的生育高峰。婴儿潮一代从初生到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及至老年期,均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韩国英才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韩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韩国有意通过大力发展英才教育来实现其再度腾飞。本文拟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英才教育的发展历史做一简要回顾,同时对其现行体制特点从办学机构、英才选拔方式、英才判定、资金来源等4个方面加以介绍,进而挖掘其中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日本能够在"二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迅速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经济体,与其重视科学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基于对日本高中科学课程设置,以及日本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分析,得到了若干启示,这些启示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以《国防安全教育法》、"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为代表,美国先后开展了四次影响较大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这些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科学教育去宗教化和课程改革频率高、范围广。对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启示是,关注大众科学教育;尊重科学论断的多元性;利用核心概念设置课程内容;加强科学教育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即滇缅战场。滇缅战场既是中国抗战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跨国战场,即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对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局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其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一直被"二战"史学家们所低估和忽视,重新评估贵州在"二战"中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滇缅战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贵州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