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教育》2009,(5):12-12
美穗子一家与聂荣臻元帅的情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被侵华日军派到河北井陉县东王舍煤矿火车站任副站长,美穗子和妹妹也随父母来到这里。此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聂荣臻元帅为该刊的创办题字:“研究抗日战争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伟大的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学术园地。该刊将本着忠于历史的严肃的科学态度,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抗日战争研究论文,致力于推动抗日战争史学科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子》2004,(8)
聂荣臻和邓小平同为四川人,用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话讲:“他们相识在70多年前,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20年10月,邓小平和聂荣臻两位老乡相识于法国巴黎。1922年,聂荣臻、邓希贤(邓小平)等一批进步学生相继加入由周恩来等人发起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邓、聂二人也从同乡上升为革命战友。其后,二人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又先后被组织派到苏联学习。直到抗日战争爆发,邓小平调到总政治部任副主任的两年间,邓小平和聂荣臻一直战斗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西安事变发生前,邓小平在甘肃庆阳得了非常严重的伤寒病,昏迷不醒,无法进食,生命垂…  相似文献   

4.
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子弟兵"的称谓,这一称谓有利于密切部队和边区群众关系,有利于扩大部队的兵源,有利于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国民党的侵扰。通过建立三结合的抗日武装体制,教育和训练人民子弟兵,加强人民子弟兵当中党的建设,注重人民子弟兵的作风建设,处理好人民子弟兵与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聂荣臻为晋察冀边区人民子弟兵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带领晋察冀边区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5.
1948年4月,毛泽东在阜平城南庄和聂荣臻谈话,谈了他对解放战争的想法,他说,抗日战争打日本是要持久的,解放战争打蒋介石不能拖得太久,解放得越快越好,这样对我们有利。对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四年,战争只用了三年多时间,经历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而抗日战争八年,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光是相持阶段就长达六年。显而易见,加强对抗日相持阶段历史的研  相似文献   

6.
灵邱县是雁北地区的一个山老区县,全县总面积409万亩,其中石山区面积达347.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5%以上。全县共有507个自然村,48742户,187190人,耕地面积53.1万亩,人均2.8亩。灵邱地处塞外高原,高山海拔1990米,气候寒冷,沟壑纵横,地势十分险要,是历代兵家所必争的关口之一。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聂荣臻、彭真、  相似文献   

7.
正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前身是"城南庄革命纪念馆",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改陈扩建后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1937年,聂荣臻同志以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她不仅是华北抗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对日进行战略反攻和解放战争时期进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沿  相似文献   

8.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文章真切而又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课文语言朴实,内容真切感人.笔者三教该课,遵循的理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案不一,达到的教学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不仅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坚强堡垒,也是在文化战线上开展对敌斗争的钢铁基地。八年来,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彭德怀、陈云、聂荣臻、贺龙、陈毅、关向应、林伯渠、罗荣桓、徐特立等同志,不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方向、政策作了一系列的指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而且在实践上,对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事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重读《红星照耀中国》时,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当斯诺到达宁夏时,彭德怀、聂荣臻和左权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举行了欢迎大会。彭德怀、聂荣臻我们都知道,他们都位列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中。那么左权呢?既有能与彭德怀、聂荣臻等人相提并论的资格,为何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名录里不见其踪迹?这  相似文献   

11.
《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对本课的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点,同时又突破  相似文献   

1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文章真切而又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课文语言朴实,内容真切感人。笔者三教该课,遵循的理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案不一,达到的教学效果迥异。第一案:立足局部,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功勋卓著,举世共知。笔者有幸,能在聂荣臻同志的母校四川省江津中学(现为江津第一中学)读书,并于解放后在该校一直从事工作,耳闻目见(主要是资料).深感中学时代的聂荣臻同志,不管在学习上,作风上,工作中都非常值得学习,令人钦佩。聂荣臻同志从江津县九如镇(现为油溪镇)高等小学毕业后,于一九一七年八月考入江津中学学习,直到一九一九年底离开。那时聂荣臻同志学习刻苦,作风严谨,生活简朴,善于思考。上课听讲专心,课后复习认真,晚自习还在油灯下读书,并常常独自在僻静的过道上面墙而立,集中精力看书。学习中遇到难题,他从不轻易放过,也不轻易去问别人,总是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直到弄清楚为止。他特别爱好文学,很会讲演,写得一首好的毛  相似文献   

14.
66年前,聂荣臻和八路军的一种善举,被人们记在心里。并广为传颂,大概因为他们救助的是敌人的孤女吧。根据聂荣臻的秘书等人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所发表的文章,事情的原委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5.
聂荣臻元帅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是“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2月21日,在由科技部、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召开的“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促进自主创新——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说。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97年开始,重庆市江津中学校联合聂荣臻元帅生前学习、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兄弟学校,组织启动以“学聂荣臻事迹,走聂荣臻道路,创聂荣臻业绩,做聂荣臻传人”为口号,极具特色、长期性、影响深远的大型开放性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东风行动”,延续至今已经发展为“足迹活动”“铭记活动”。最先的“五地六校”增加至现在的“八地十二校”(北京市八一学校,重庆市江津中学、吴滩小学、油溪小学,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重庆市永川区三官殿小学,河北省阜平八一希望小学、张家口第六中学,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小学、东风中学,新疆马兰小学、马兰中学),其活动足迹辐射江津、北京、张家口、西北坡、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马兰基地等。  相似文献   

17.
69年前,聂荣臻在战火中救助日本孤女的故事被传为佳话;29年前,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在中日两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如今,被聂荣臻元帅救助的日本孤女美穗子的后代,仍与聂帅的家人延续着这段中日友好的美好情缘……  相似文献   

18.
正狼牙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南45公里处,因山峦起伏、状如狼牙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5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奋战到弹尽粮绝后,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钓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桂住而得救。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自  相似文献   

19.
自从聂荣臻元帅1992年辞世以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不断地拓展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体现在一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和一批研究著作和论文的发表。学者们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聂荣臻的革命实践经验和思想,并侧重于其军事思想和科技思想及其实践两大领域的研究,这对今天军队和国防建设、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纵观研究现状,聂荣臻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将帅中,早年留洋以图科技强国者不在少数,他们后来虽投笔从戎,却从未放弃过当年的理想,聂荣臻元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十大元帅中,只有聂荣臻直接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宝贵军事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长期主管国家科技和国防科技工作,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既无图纸资料,又无仪器设备。是一切都靠自己从头摸索前进,还是一切依赖外国援助,聂荣臻元帅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复研究,确认应把立足点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