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潘远 《考试周刊》2013,(93):100-100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解决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教师教学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他们在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上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吴锋 《考试周刊》2014,(56):117-117
通常人们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英语课是实践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也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由此来看,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听说读写技能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状况是,  相似文献   

12.
鲁霞 《中国教师》2010,(Z1):215-215
<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始终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技能就包含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各个地区进行的听力口语考试正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  相似文献   

14.
<正>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任何一种技能的缺失都会对语言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传统英语教学重视读写技能,忽视听说技能,具有很大的弊端。改革英语教学,促进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提高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对此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  相似文献   

15.
首先概述了得体语言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从得体语言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这两个积极方面介绍了其作用;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不规范,教学语言与表达形式的单一化等不得体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英语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强调技能,特别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还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属于智力技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获得途径上是一致的 ,都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的练习。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就像游泳或踢球这些动作技能一样 ,靠教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 ,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习者自身反复的练习 ,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新大纲明确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更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见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就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大听说读写的力度,增加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还能够模拟语言交际的实际场景。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五个核心要素(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中把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放在第一位。现行教材对听说及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越发凸显,这也就要求语音室的改造与建设要与时俱进,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