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人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一)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精华,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项目,在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对古典诗歌的考查也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古典诗词距今时间遥远,再加上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炼,几行字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或因知识积累过少,或因方法不当,对于把握诗词的主旨和表现手法,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喜欢的音乐引入到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进而领悟作品的主旨把握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一、…  相似文献   

5.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优秀诗歌流传于世,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曾出现过《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古典诗歌,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让当代中学生学习这些古典诗歌,去感受这些艺术精品的魅力,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确立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目标,也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诗歌能够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它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炼、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歌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教”,就是通过诗歌教学来“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以诗比民”,“以诗教民”(《经解篇》).古人尚且如此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今人更不应忽视诗歌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法,品味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光彩夺目。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熟读、背诵、鉴赏和运用教材中的诗词,还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诗词资源丰富语文课堂,从广度与深度上开发诗词教学空间,让古典诗词在提高鉴赏水平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下,教师先解题、再简介作者、介绍背景、然后让学生蜻蜓点水般看一下文本,接着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感悟,导致学生的文本阅读徒有虚名,即使有阅读也被先入为主地贴上了标签,致使学生畏诗厌诗情绪严重.对此,笔者坚持尊重和保护学生自己读诗的权利,并努力贯彻落实于课堂教学,形成了五步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典诗词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读诗悟诗,不但可以让学生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美育的一块"园地",如何利用好这块"园地"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浸透着中华民族生命的诗文化,应该最具有灿烂的诗意、夺目的美感和光彩照人的人文精神。如何发挥古典诗歌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的作用,是新课程小学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进而百川归海,真正实现信息时代下教育是"海"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学古典诗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诗词的特点设计教学流程。对《游园不值》的教学,可通过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和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走进诗歌、对话诗人、了解诗意、感悟诗情,实现古典诗词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在品味诗境,感受其思想、艺术的恒久魅力。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即引导学生以美读、改写、表演,绘图,以诗解诗,联踉生活等形式建构古典诗歌的情境,体验诗人的情感,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古诗教学的培根铸魂作用,需要回望三个初心:教诗初心、作诗初心、学诗初心。通过古诗这个“芯片”,帮助学生积累、传导、生成生活智慧。古诗教学,不能停留在能背会写上,更重要的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让学生从思想上体认古人的品格,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葆有一颗活泼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5)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含义的隽永,其意境的优美,让人悠然心会,叹为观止。学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思想。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就非常注重诵诗中旬,赏诗中景,悟诗中情,明诗中理,探诗中法。但是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笔者有了一个发现,高分作文一般都是充满丰富的文  相似文献   

15.
诗歌教学中的“涵咏成趣”就是让学生沉浸在诗歌文体中,仔细体味,反复吟咏,自然成趣——自古诗歌就是吟咏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情感,直至现在我们仍然离不开这种方法.涵咏就是通过积淀,然后再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就是摄取;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就是消化;而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我们把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诗感上及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即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知能力,以便提高学生全面素养.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诗词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和色彩美了。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诗歌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蕴藏的美质,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艺术鉴赏的载体和沃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的实践化,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呢?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唐勇东 《中国教师》2009,(Z2):269-269
<正>让学生能够初步鉴赏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但一直以来,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却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和技法障碍,表现为无从下手或浅尝辄止。如何更好地进行诗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直面经典诗歌,接受古典诗歌的陶冶,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诗教之花在校园内盛开呢?一、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诗1.让学生喜欢诗,就要营造一种诗教氛围让学生感受诗。学校可在校园墙壁的醒目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的繁盛就说明这一点.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好古典诗词教学工作,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这就从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更清楚自己的教学,对于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就要不断学习,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