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沌粒子群算法在WSN覆盖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东  李巍 《科技通报》2012,28(8):114-116,119
研究WSN覆盖优化方面的问题,提高无线传感网络通讯效率。针对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分布不均匀或者节点失效时,WSN覆盖区域会出现重叠或者指定区域没有被覆盖,造成无线传感网络通讯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一种混沌粒子群算法,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相关参数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优化处理方式对其进行优化,提高了通讯效率。实验证明,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WSN覆盖优化,可以提高无线传感网络优化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深入分析WSN与ZigBee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该系统采用CC2430微处理器,并结合射频电路,搭建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该网络的中心节点由汇聚节点来承担,并且与多个终端节点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星型网络。通过组网的实验与调试,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无线传感网络(WSN)的自适应性,降低WSN功耗,需要进行配网路由修复。传统的路由修复算法采用能量感知模型,设置负载平衡的CTP路由协议估算剩余能量,算法没有考虑路由最大角度的负载平衡问题,路由修复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功耗联合特征测试的WSN配网路由修复算法,设计了基于ICTP协议的WSN网络模型框架,综合考虑簇头的剩余能量及其与Sink的距离对它的生命周期的影响,进行路由选择设计,采用负载-功耗联合特征测试方法,实现WSN配网路由修复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进行WSN路由修复设计,节点剩余能量方差一直维持在最低,有效地均衡了网络负载,平衡了网络能量消耗,节点生存性较大,提高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田怡 《科协论坛》2008,(1):41-41
1 引言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处理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也大量应用于战场,高危环境监测等诸多的特种领域.由于节点能量有限,能量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井下的特殊环境,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Zig Bee技术的井下机车监控系统,通过设计参考节点、移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来构建井下的无线传感网络。根据节点具体的实际需求和设计特点,对节点的功能进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采集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采集的改进退火算法,该算法在传统模拟退火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改进种群的多样性,对收敛性进行优化,从而加强建筑结构监测的精确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退火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采集在实际过程中切实有效,可以对数据采集做到科学、精确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网络融合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节点结构、网络体系,重点研究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各项关键热点技术;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无线传感网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无线传感网(WSN),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用电的家庭电能管控系统.该系统能够采集室内用电设备的电能参数,利用SI4432射频模块在IEEE 802.15.4协议基础上实现WSN自组网.通过WSN的信息交互,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家庭电脑上直观了解家庭中的每个设备用电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从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及其特点,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典型应用。说明了物联网技术在促进部队建设和消防发展方面的具体应用。笔者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消防水源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智能手机、Android 开发、RFID、ZigBee、无线传感网络( WSN)等物联网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在数据分发操作中由于能量耗尽而失效的现状,对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代码更新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能耗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能量有效性的代码更新机制,详细探讨了能量有效性下收发节点代码更新机制的实现进程及方法,并进行了性能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代码分发协议机制能够明显降低节点能耗、延长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寿命,对于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代码更新及数据操作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根据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特点和冷库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冷库温度检测系统。改进了ZigBee路由协议簇树,研究了邻表中节点的选择,有利于找到最佳路径,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冷库检测系统中,可长期使用,只需一次安装即可解决传统冷库管理中设备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检测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冷库温度实时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凌  张从知 《大众科技》2011,(4):63-64,93
数据融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一个关键技术,目的是减少传感器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和数据冲突,延长全网的生命期.文章针对WSN中数据融合与传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进行比较,介绍了WSN中数据融合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森林防火和贝叶斯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应用,最后给出了WSN...  相似文献   

13.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igbee是一种专为低成本和低功耗传感器控制网络设计的无线网络协议,它是一种新型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控制、传感、监控和远程控制领域。本文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原则,给出了无线传惑器网络通用节点的基本构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现,并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考虑了低功耗设计的要术。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的能量供给关系到WSN的生存周期和系统可靠性,需要设计WSN节点的自供电系统,提高WSN的生存周期。传统的设计方法依靠降低节点功耗的方法来延长节点使用寿命,无法实现能量自供给。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供给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紧凑型自供电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功率密度较大的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选用适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的LTC3105芯片和智能充电控制芯片LTC4071搭建紧凑型自供电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无线传感器供电问题,有效实现WSN节点能效优化,提高节点的能量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33-433
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开展无线传感网络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基础前沿、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在我国无线传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2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地发展,市场对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都开始纷纷地发展和改善自身所涉及相关领域内的数据服务,尤其是在GPRS无线传输网络构架应用方面得到有效地提高。这为我国无线传输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现场网络情况以及不同网络层次的实际需求,通过架设根据GPRS网络无线监控系统平台,进行试验,进一步提出DSC主站系统主要的组网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WSN在高温差环境下传感节点敏感性大幅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物理环境下的WSN振动传感节点。利用钛酸锶铋作为振动传感器的材料进行耐高温物理环境设计,以振动烈度的时、频作为传感节点振动的监测内容,并重点对节点的处理器、振动监测电路和时间同步机制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实际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WSN振动传感节点具有灵敏度高,耐高温的特点,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技术,阐述了几种主流无线通讯技术的特点,并选择ZigBee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合适的无线通讯技术。在分析了多种定位技术和定位算法的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认为选择利用ZigBee无线收发芯片上的RSSI这种间接测距方式来定位能使WSN节点定位技术以低成本高稳定性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通信的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用电监测终端。该终端的采集器节点采集室内用电设备的能耗参数,利用CC1100射频模块在IEEE 802.15.4协议基础上实现WSN自组网。采集到的能耗参数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上传至信息集中器,用户可以通过互动界面使用用电监测管理系统,直观的了解家庭中的每个设备用电状况。在最后,总结了所设计的用电监测终端的相关经验,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同时对未来改进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余鸣 《科技通报》2012,28(8):165-167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结构振动监控系统。在传感器网络的节点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设计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协议的桥梁结构振动监测系统的硬件和相关软件设计。系统采用CC2420射频芯片和ATmega128L低能耗处理芯片,采用小波压缩方法,满足了震动数据的采集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桥梁结构振动采集的效率,能够很好满足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