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峻,各种空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而针对这种状况,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对预案分析,构建全社会共同应对空气重污染的制度。对此,主要对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究,明确的阐述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策略研究意义与价值,在几个方面对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策略的制定提供简单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海省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相关气象要素数据对全省大气环境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80%以上,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1~2级,全省空气质量较差集中在春季(3~5月),表现为沙尘日数和大风日较多,能见度较低;冬半年出现逆温次数和污染日数明显高于夏半年,且与采暖期污染物排放量有显著相关性;夏季臭氧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唯物 《科学生活》2011,(1):39-39
上海世博会闭幕后,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称未来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趋势变好的话音未落,进入11月以来上海空气质量就已经8次污染超标。从空气污染指数看,今年11月是近5年来污染最严重的一次,令市民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4.
2018年11月18日珠海市将全市公共交通票价下调至全线路一元一票制,为全国首例。"一元公交"政策推行是否改善了空气质量,本文使用准自然实验下的断点回归设计(RDD)进行因果推断分析,得出政策实施并未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天气因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在不考虑天气因素下政策实施使得PM2.5浓度下降6.2个单位,总体而言并未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矩阵理论建立了空气质量评价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给出了一个一般方法,求出了监测点空气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从而对监测点的空气质量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物质。空气质量指空气的污染水平,它的好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西宁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02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的逐日空气污染平均浓度值监测资料,结合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和西北区地面资料,分析空气质量为4级和5级时的天气形势,这对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空气质量日报以空气污染指数的表征形式每天向社会发布,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环境信息,是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为了掌握和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根据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对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主要污染物进行长期的例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除夕夜—2月7日19时至2月8日6时,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结果中,271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92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除夕夜338个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48微克/立方米和210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分别上升27.6%和23.5%。  相似文献   

9.
扬尘是造成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近年南昌市空气质量状况以及扬尘污染现状,并论述了南昌市防治扬尘污染对策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4年宁波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报表资料,对宁波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控制霾的措施。结果表明:宁波市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API值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者极大值出现的时间有差异;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最高,空气质量也最差,夏季相反;宁波市首要空气污染物为PM_(10),空气污染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出现频率很小;轻微霾和轻度霾较易出现在空气质量为良或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当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时,只有重度霾出现。月霾日数与PM_(10)月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2010年以后两者极值的变化步调高度一致;宁波的霾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有密切联系,控制霾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加强低碳环保宣传,还需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炎炎夏日,朗朗晴空,竟也会出现污染?根据环保部空气质量报告,5月18日至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短时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强说,臭氧是光化学污染的指示性物质,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潮州市区的空气质量进行手工和自动监测点的同步监测,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潮州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污染来源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文娟 《华夏星火》2005,(9):84-85,96
为研究城市局部地区近地面空气污染状况,对马鞍山市几条主要干道近地面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整体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交通干道近地面空气存在着较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NOx、CO、TSP是特征性污染物,其中NOx尤其突出,NOx的分布浓度与机动车流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近似呈正相关。从时间分布看,早晨污染重,晚上次之,中午最轻。为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楼丽银  吴正可 《科技通报》2004,20(2):156-158,163
CAPPS预报系统对一、二级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较好,但高浓度污染预报能力较差.从天气系统和气象条件入手,分析了高浓度污染日的成因,提出将气象条件判别方法、天气学方法和CAPPS等几种预报方法的结果进行集成预报,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浓度污染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认知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发生在我国北方显著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结合同期北京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如下:①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复合指标体系。将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覆盖型重污染、边缘型中度污染、远距离轻微污染和远距离无影响;②2001-2009年,我国北方共计发生136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贡献的最高值出现在秋末(11月)和冬初(12月),以覆盖型重污染等级为主,共计发生17次,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306;③从传输路径上划分,则是以西北路径为主,共计发生59次,其中2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41%。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42;④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以2天为主,共计发生56次,共有1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25%,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16。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菏泽市2017年初夏、2018年初冬两次严重污染空气质量AQI特征,重点对比两次严重污染空气质量AQI与气象要素相关关系、高空图天气形势及逆温层对两次严重污染过程影响,对比气象部门在两次污染过程期间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气象服务过程,发现2018年初冬污染过程气象服务较全面,而对2017年初夏污染过程气象服务准备相对不足,初夏大气污染过程气象服务质量有待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西安市环境监测站网站公布的数据,对2013年西安空气质量情况作了简要分析,2013年西安污染天数为227天,占全年63%,其中,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几乎全部分布在1月、2月、3月、12月;在以上四个月PM2.5平均值与最大值超标倍数均较高,可见,PM2.5在大部分污染天里作为首要污染物是影响西安空气质量指数的关键因子,其直接导致了大量灰霾天的产生,并据此对灰霾天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吐鲁番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引起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收集了吐鲁番市2001—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污染负荷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为PM10^-2^-2,而且浓度随时间(年际)呈上升趋势。由此可知吐鲁番市空气质量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19)
本文利用兰州市榆中县气象局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6至2013年兰州市逆温变化特征及其与API首要污染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07时贴地逆温直接影响兰州市区API首要污染指数,冬季逆温最强,秋季次至,夏季最弱,10月至次年1月较集中,持续10天以上的逆温发生在11月至次年2月;逆温大于3℃、厚度大于500m时对空气质量的负贡献明显增加,逆温大于7℃、厚度为700至900m时污染日概率高于清洁日概率;逆温持续时间为2至5天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污染日概率分别为93、26%,5至15天时分别增加到107、39%,超过15天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显著升高到141,污染日概率快速增加为68%。  相似文献   

20.
利用江苏省71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2013年至2014年监测数据,研究南京青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天气变化和人为控制措施对南京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2014年南京空气质量整体水平低于2013年,但青奥会期间,南京空气质量水平优于2013年同期水平及省内其它12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更是达到了100%;(2)风速和降水对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有较大贡献。2013-2014年,4级风速的天数为24 d,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0%;暴雨日共6 d,空气质量优良率100%。2014年青奥会期间,气象条件相比2013年同期并无明显优势;(3)青奥会后空气污染加重。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江苏省13市重启环境管控"青奥模式",12月份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58.1%,较2013年同期优良率9.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再次验证了人为控制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效果,也为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