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孩子来说,自信是他们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动力,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信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评价和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而幼儿时期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常常需要依靠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很自信,有的孩子却很自卑,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接受了外界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后,将它们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久而久之,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就产生了。因此,老师和家长精心呵护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1.了解和认识学生 小学三、四年级是学生自信建立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心理上会有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等特点。他人的评价对他们会起到较大的影响,学生会在他人的认可中挖掘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对自己评价过高,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或是其他领域的能力缺陷,又会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从而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充满自信,有的孩子却有自卑感。幼儿自信与自卑心理的产生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它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水平密切相关。幼儿时期的自我评价处于初步形成时期,越小的孩子评价水平越低,他们常常依附于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当作评价自己的依据。幼儿接受外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信或自卑。幼儿自卑心理产生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有些孩子体质差、年龄小,跟不上成人对他的要求,因而产生自卑。培养孩子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  相似文献   

4.
范丰梅 《家长》2013,(11):31-32
作为父母,大都了解“自信”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常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便给予无休止的鼓励和夸奖。可纵观身边的孩子们,我发现对自己不自信的孩子很少,相反,大多数孩子并不是缺乏自信,而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判断,盲目自信,甚至于自负。  相似文献   

5.
真假胆小鬼     
淘猫妈 《家长》2008,(5):46-47
她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逼迫孩子与别人交流,如果孩子推迟或拒绝,她就给孩子扣上"胆小鬼"的帽子,并进一步催促。原本轻松、自信的孩子在这样一再地催促下,越来越紧张,对自己也越来越不自信,更有甚者会采取"破罐破摔"的消极抵抗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在心理咨询室接待来访的学生中,有相当一个部分是为了克服自卑心理而来的。我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帮助,并为他们由自卑走向自信而欣慰。什么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偏低或否定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羞怯、畏缩、不安、内疚、忧伤、失望、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这样的孩子非常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每个人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认识与估计,是其自我评价发展乃至成熟的重要标志。培养孩子的自信对其身体、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其未来获得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质。孩子有了自信,就能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气馁,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杨立行 《家长》2013,(1):34-35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后来,杜根主席的这一观点被后人归纳为“杜根定律”,也就是说,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要拥有自信,最终便能获得成功。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对所处的环境也更有安全感。而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稍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有些时候,父母的不当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9.
淘猫妈 《家长》2009,(2):42-43
他们在处理孩子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从自己孩子的特质出发,而不去看别人怎么做。也就是说创意对自己很自信,也信任孩子,这样他们向孩子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也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受家长的影响也很自信,也学会了信任他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它的起点就是家长自身生活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自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如何才能协助孩子辨识自己的能力、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对自己有信心呢?德国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行为生物学家一致认为,要让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战三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充分的教学交往是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交往,学生感受到教师或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而更为自尊、自信,并逐步增强自己的合群性、创新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
萱萱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可当她妈妈在时她总是显得很不自信,放不开。因为萱萱妈妈对萱萱期望过高,总是对萱萱要求过高,过严,过细。从来不会表扬孩子。萱萱做得好时,妈妈要求她做得更好些;萱萱做得不好时就更不用说了。萱萱总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导致萱萱不自信。其实,孩子本来就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所以大人千万别乱给孩子贴标签。  相似文献   

13.
当孩子迷恋上名牌,迷恋上时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自己外貌的不自信,讨厌自己的长相,以为只有穿上名牌才能掩盖自己的缺点。其中以对自己长相身材不自信的女孩居多。那么家长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喜爱自己的外貌,对自己充满自信呢?  相似文献   

14.
充分的教学交往是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交往,学生感受到教师或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而更为自尊、自信,并逐步增强自己的合群性、创新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大班的孩子也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的水平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怎样才能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进步?本文就此提出学习指导策略,以提高孩子对绘画的自信,重视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16.
新观点     
孩子们天生具有创造力,家长应该做的是充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孩子的创造力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被激发出来或是被扼杀,其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必担心为此受到惩罚。父母不要过早地为孩子下结论,应谊让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建立自信。允许孩子表达好奇心和提问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富有创造力的表达方式与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敢另辟蹊径,完全遵照家长指示办事的孩子是很难创造性地表达其内心世界的。当孩子用一些"放肆或冒险"的行为来发挥创造力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施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尊重,锻炼幼儿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建立独立自主性。孩子每学会一件事情,无论是学会了使用小剪刀,还是第一次鼓足勇气跟别人讲话,成功的喜悦会使他感到自己是“行”的,是能干的,因而教师一定要以极好的耐心让幼儿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包办代替。如孩子系鞋带,显出笨拙样,老师如替他系,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能,逐渐丧失自信。反之,老师在旁耐心指导,孩子获得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自信。所以,只要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使孩子有能力和自信,其独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资料报导:有人对广州市四所幼儿园的280名大班幼儿及其父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48%的父母反映孩子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教师也反映有39%的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而约有40%的孩子对自己作了“很蠢”、“不能干”“很差”等消极评价。另报导:有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的研究中发现,在400名中,大班被试幼儿中,自信心很强或较强的幼儿只占24.4%,而自信心一般甚至很不自信的幼儿只占75.6%。许多教师反映,自信心不足在幼…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为什么自卑金光池,季诚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稳固的对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倾向:有的表现为自信,有的表现为自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家,对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对自己缺乏信心,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羞...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孩子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金钥匙。健康的自信心并不意味着自恋或自大,这种可贵的自信能够让人客观地领悟自身的力量与缺陷,让人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为自己的缺陷而努力。 孩子的一生之中会得到许多积极的指引,也会受到消极悲观的牵绊。父母作为孩子最忠实的护卫,一定要引导孩子多多接触积极的东西,帮助他克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