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理,位于祖国西南边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依山临水的高原盆地,是山青水秀的白族聚居区,白族民众古往今来为大理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一、白族,聚居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大理市域面积1468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抱,玉秦山呈于东,定西岭透迄其南,老鹰山翱翔于北,点苍山十九峰西列为屏。气势磅礁,雄伟壮观,洱海似一只玉盘镶嵌于群山之中,湖水清冽碧绿,自北向南横亘百里,与苍山同走向、共起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形成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大理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是国务院…  相似文献   

2.
寅公 《大理文化》2007,(6):37-39
洋人到大理,竟有专门的街道"接待",这也像华人在国外,有"唐人街"那样意味深长。"洋人街"是一个古老的文物,所有来大理的人都会在这儿留连往返。如今大理古  相似文献   

3.
刘克威 《大理文化》2010,(10):89-90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说到大理,人人都夸大理是一方"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之地。这方宝地,不仅孕育了大理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大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少不了本地所产文房四宝  相似文献   

4.
花和村游记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相似文献   

5.
凡论及什么是大理文化,就常听慨叹:大理文化内容太丰富,很难概括,几句话说不清楚.至于形象怎么树,品牌怎么打,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一、大理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笔者认为,大理文化的内涵应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灿烂兴盛的民族文化、辈出精粹且不可胜数的名人文化等,均在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大地上诞生演绎.大理的一切,均是"德化精神"使然,"大礼大治"致理"的"王道文化"所至.  相似文献   

6.
一千两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相当于唐、宋时期(公元738-1253年)白族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南诏、大理两个古国,绵延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堪称距今立国千年的古国。如今在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随处还可见众多的古城,古遗址,古村落,古塔,古城楼等。一千多年以来白族先民留下的遗迹,矗立在大理南城门外的文献楼就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代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苍洱毓秀,风花雪月",不仅是对大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更是大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的代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苍山洱海为中心,辐射全州,风光迤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浓郁,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聚集了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吃在巍山     
在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玩在大理,吃在巍山。 这话一点也没错,作为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饮食文化也是巍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小吃众多,而且风味独到,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风味。  相似文献   

9.
张存 《大理文化》2016,(5):111-112
正编者按:《大理文化》一直遵循"以发现、培养大理文学艺术人才为己任,以发掘、弘扬大理优秀历史文化为目的"的办刊宗旨,多年来始终突出《大理文化》刊物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力求融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为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大理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努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展示大理人民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文艺的新境界。云南省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一、大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物的概述 1、大理的地理坐标 举世闻名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8°52'至101°03',北纬24°40'至26°42'之间,全州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辖12个县市,有白、汉、彝、回、苗、傈僳、纳西、阿昌、普米、蒙古、布朗、傣等13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29万人.  相似文献   

11.
吴艳 《大理文化》2021,(8):101-112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新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位于大理古城内的云南提督府旧址名列其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也是此次大理市新增的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云南提督府旧址位于大理古城南门正街复兴路111号,现为大理市博物馆馆址,这里也曾作为杜文秀领导的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的指挥中心而更为民间所熟知,1985年、1993年,先后以"杜文秀元帅府"的名称公布为大理市和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而言,云南提督府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明清时期,大理城作为大理府和太和县的治所,大理府、太和县各级衙署都设于城内.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种种原因,这些衙署都未能保留下来,只有清代云南提督府因其一直作为军事重地的特殊性质得以幸运地延续使用至今.1986年,鉴于其特殊的历史意义由部队移交地方,建设成为大理市博物馆,成为大理古城内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一扇窗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 2009年大理市博物馆响应国家号召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后,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大理古城的人流纷至沓来.他们作为博物馆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感受大理历史文化之余,也在好奇这座府衙建筑的过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怎样的历史和多少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大理文化》是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单月刊,以刊载小说、散文、诗歌为主。笔者阅读了2016年至今的刊物,发现其办刊思路清晰,地方特色明显,是一本质量较好的文学性刊物,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解读大理历史到位。大理具有厚重的历史,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去阅读并理解相关的古籍具有一定的难度,《大理文化》就在每期的"大理讲坛"栏目将与大理有关的历史故事用通俗的方式加以演绎,如2017年第3期《霞客大理行》用2万余字的篇幅,演绎了徐霞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其生产和饮用在大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理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有着极期丰富的内涵,崛起于20世纪初期的白族资本家群体--喜洲商帮,在西南丝绸古道上运锁茶叶、黄丝等商品,经营活动长达半个世纪,其中以创造名牌茶"下关沱茶"的永昌祥商号的经营活动最具有代表性,为大理地区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大理州茶叶生产销售又有较大发展,成为骨干产业,"下关沱茶"、"三道茶"等名品更是饮誉海内外,为大理茶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大理是国务院颁布的最早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塔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古塔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这样一些古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塔建筑,千百年来,以它特有的建筑艺术造型点缀着祖国的秀丽山川,最后发展为名胜古迹,吸引着中外游人瞻仰观赏.大理古塔与祖国众多的古塔一样既浸透着宗教崇拜的佛教意味,又洋溢着世俗人情的诗情画意.它们特殊的艺术造型给人以精神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因了大理白族四千年的文明,为后人留下数以万计的传世文物,在大理白族星汉灿烂的独有文物中,1978年维修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时在塔顶发现的鎏金银质金翅鸟(亦称金翅大鹏),可谓稀世之国宝。  相似文献   

16.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11,(12):31-37
一在人生旅途上跋涉了大半辈子,蓦然回首,漫漫岁月,如歌如梦。那些早已随风飘逝的往事,似乎又随着飘逸的云霞,荡回眼前……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与作家、诗人、学者徐嘉瑞一道,考察过大理的许多古迹。他对大理赞赏不已,推崇备至。他说:"大理是部博大精深的经典,古往今来的学者大家,没有哪一位把它  相似文献   

17.
游赏大理     
品读无为寺 登大理苍山,无为寺是必须去的.女儿这样一说,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来大理前,我查阅了一下大理历史,特别是那句"看尽了风花雪月,看不尽苍山无为".有道是:"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单从字面上看,就会让我们对大理人的智慧心生敬仰.作为打卡大理相对小众的景点,那宁静淡远的禅韵,像清风一样穿越迷茫的岁月,又像流水一样浸润着思想.  相似文献   

18.
《大理文化》2011,(7):63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经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大理文化杂志社共同商议,决定联合举办"2010首届‘魅力大理·精神家园’诗歌大赛"征文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省内外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征文将通过刊发"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诗作,以诗歌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一、征文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