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完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任务呢?笔者结合理论与生产实践教学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2.
机械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到数学、物理、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由于涉及知识门类多,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不适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不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摸索适应学生特点及专业特点的教学新路是提高这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汽运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多、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包括金属学与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公差与配合、切削加工等。对初学者来说枯燥无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以至于很好地掌握这门知识。  相似文献   

4.
孙玉明 《文教资料》2005,(24):80-81
《机械基础》是一门研究力学知识、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构与零件、液压传动等综合性知识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内容多而杂,系统性较差,叙述性的内容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理论知识面要广,而且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才能搞好这门课的教学。下面是我本人讲授这门课的一点体会:一、抽象教学与形象教学相结合我在讲溢流阀的恒压作用时,个别学生不理解,提出了疑问:“溢流阀溢流的结果,为什么不是把系统压力全部卸掉,而是调整到限定值?”对此我用向水杯注水法来解释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恒压作用:(一)向水杯注水的启示如图示,…  相似文献   

5.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目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机械职业教育》2010,(10):60-60,63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课程基本概念多、名词术语多、原则规定多等问题,探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科专业特别是机械专业各工种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上,达到学生在理论上弄懂、吃透,并且有动手操作的全面能力,具有较大的难度。如何处理教材,制定适当的教学体系,使之符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中等技术工人教育的特点,反映互换性和测量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式,是任课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闫俊霞  刘利国 《考试周刊》2013,(94):176-177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本文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的,从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面对"90后"大学生如何教学等探讨非机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畜禽营养与饲料是畜禽生产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及物理学等基本原理,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与生产实践和其他学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此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专业名词术语多,概念抽象,而技校生相当部分是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刚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缺少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教材内容生疏、难懂、枯燥无味,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一定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机械的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  相似文献   

10.
公差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机械制造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公差与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有着密切关系。故精度的重要性即体现了公差课的重要性。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为机械制造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有利于机加工工艺过程和加工机床的选定。  相似文献   

11.
职校(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介绍机械常识,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但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他们与生产实践接触甚少,已有的关于机械的个体经验少得可怜,有的可以说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简称公差测量)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的实践性较强,但是由于学时少,又是一门考查课,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提高实验效果上狠下功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合理归类安排实验内容 大纲要求:《公差测量》实验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实习,应使同学们了解典型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初步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计量器具,加深对课  相似文献   

13.
农机专业的《公差》课,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只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的一部分,只有30学时的内容,像以往那样面面俱到地讲每一章节,势必给学生造成贪多嚼不烂的后果,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讲授理论,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上实验课时为了与理论课相衔接,需要做适当的讲解,这样在时间和人力上造成了浪费;另外《公差》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概念抽象难懂,例如:形位公差中的`跳动公差'部分,如果没有教具,仅凭口授,学生总是感到似…  相似文献   

14.
《公差》课是学生在结束基础课学习后首先接触到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以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实践为理论基础;由于学生专业实践知识和经验少,学习方法仍延续在基础课的学习方法,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案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石油机械生产的发展,对各类产品的互换性与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差配合知识与测量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对石油机械制造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业务要求之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以下简称公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校的机械制造、焊接、内燃机等专业都要学习这门课程.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既学好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以便为后继课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几年来,我们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及公差课的特点,进行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孙军 《成才之路》2009,(1):95-96
《模拟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质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且内容多,课时紧。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我所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一直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陈晓蕾 《新课程研究》2009,(5):116-116,156
幼儿文学课是幼师专业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可以为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明确幼儿文学的重要意义,掌握幼儿文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多补充普通文学的知识,用幼儿的心来学习幼儿文学作品,并且多联系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重视实践活动,多组织各种关于文学作品的竞赛,这样就能很好地学习幼儿文学这门课。  相似文献   

18.
邢满荣  李小艳 《职业技术》2006,(12):123-123
《电工电子学》这门课程,不管是否是电专业的工科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包括电专业在内,许多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比如,材料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化工专业等。但是电专业的学生一般作为考试课,课时量较大,一般分成几个部分来讲,比如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电气控制四门课程来讲,总共两百多学时。  相似文献   

19.
《电视摄像》课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这门课,首先可以为整个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学习兴趣;再则。可以培养学生对电视画面语言的深刻认识。这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专业理论课,但又处处需要实践知识来支撑;它是技术应用课,但又时时需要艺术元素来表现。可以说,这门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中美两所名校,即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gne,简称UIUC)电气工程专业和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剖析,这两所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厚基础,重实践,突出"通识教育";构建"大专业平台",专业方向宽泛;还对两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特色课程做了介绍,其中,UIUC的电气工程专业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导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平台课,该课程基于具体的一个实验项目,对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研究中美名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特点,可为我国高校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