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终明之世,东北边疆兵戈不断,故东北边疆的防御一直是明朝边防体系中的重点。因此,明代帝王在从组织管理系统、长城防御系统、驿传递运系统等方面对东北边疆的内部防御体系进行多方位的精心筹划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其外部拱卫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作为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边防思想对明代边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守备为本”的边防方针、屯田练兵的边防保障措施,成为明代边防的传统国策,他所设计和规划的边防方略使明代边防形成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3.
韦占彬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4):80-82,91
作为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边防思想对明代边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守备为本”的边防方针、屯田练兵的边防保障措施,成为明代边防的传统国策,他所设计和规划的边防方略使明代边防形成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4.
河西地区是唐王朝十分重要的边防要地,故唐代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军事防御机构,但历代传世文献对一些基层的机构多有缺失。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对唐代在河西设置的镇、守捉、戍、烽作一钩沉补阙,以期能够管窥更或是重新构建唐代河西边防体系。  相似文献   

5.
明代洪武时期的北部边防一方面全力阻遏北元势力的反扑,巩固其在北疆的统治;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完成奠基定制的目的。明王朝对北部边防进行了一定的战略规划,在军事部署上,在依托山川险隘构建东西呼应的外围防线的同时,重视边防的层次性,设置纵深防御带;在指挥机制上,形成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防御体制;在后勤保障上,通过屯田解除了边军的后顾之忧,并与卫所制相结合形成了边军的自身绵延体制。洪武时期北部边防的战略规划对明代中后期的北部边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初,元朝势力北撤塞外草原,史称"北元"。北元欲图恢复中原,明朝为加强边防,修筑"边墙"(长城),建立卫所。明朝在与北元保持对峙格局的同时,不断加强北边防御体系建设。洪武二十九年正式设置开平卫指挥使司,将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后东、西两面的防御体系正式联结起来,构成一道外围防线,标志着明洪武朝北边防御体系的建成,也成为明与北元的基本疆界。  相似文献   

7.
南宋社稷重臣崔与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历史上,他一般以功成身退、高风亮节著称;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其经略边防的智慧和实践。他主张积极防守的战略战术,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训练、物资供应和防御体系的建设,并且理性地处理好与北方民族政权及地方势力的关系,理智地利用外部势力或力量,从而应对金、夏等的进攻和袭扰,稳定南宋对北方边境地区的统治,保障边地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安宁,也使偏安政权苟延下去。  相似文献   

8.
永乐年间,明成祖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北部边防的攻防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的边防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永乐年间,明成祖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北部边防的攻防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的边防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由于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而成为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同时,张掖又作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治所的所在地,故明廷十分重视对张掖的经略,并在机构建制、军事防御体系等方面予以完善,极大地巩固了明王朝的西北边防。本文利用张掖丰富的碑刻资料,对于张掖明代的军事防务予以考察,以期对张掖社会历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明代,雁门关作为九边中的重要关隘,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该体系从属于九边中的"次边"。通过对雁门关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的阐述,表明其防御体系的历史地理基础。此后,就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其与北广武城和代州城的互动关系为视角,展开对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的主体是"一网一线",即由一个险关、十八个关隘构成横向"一网";由广武营城、代州城作为前后照应构成纵向"一线"。  相似文献   

12.
边防检查我国的入出境口岸46服务之窗边防检查(FrontierInspection)是对入出境人员、护照或其他入出境证件、签证和交通工具等实施监督查验的一项行政管理活动。负责边防检查的机构各国有所不同,国外许多国家的边防检查是由警察局或移民局负责,我...  相似文献   

13.
明代边塞诗因“南倭北虏”的独特边患形势而称为边防诗,包括以北方边患为背景的塞防诗和以东南海患为背景的海防诗两个系列。明代嘉靖时期作家唐顺之的边防诗正是存“南倭北虏”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因差赴北部边塞而作塞防诗,东南海上抗倭期间创作海防诗。唐顺之的边防诗创作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典型代表,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明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西北设置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并广置边堡,重兵防守,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费区,给政府造成了边粮供给的困难。为解决边粮供应难题,明初边粮来源主要有四,一是屯田粮,二是民运粮,三是开中,四是京拨年例银购买,其各自在边粮供应中的比重与作用随着时代不同而不同。边粮是明代整个北边防御体系的物资基础,是军队能否长期驻守,在军事冲突中制胜,并维持西北安稳局势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汉长城预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长城是一个集预警系统、驻军系统、屯田系统、后勤保障系统、邮传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防御体系。然而由于其防御对象——匈奴骑兵超强的机动性、灵活性,汉长城防御体系中预警系统的地位骤然上升,因为尽早发现匈奴人之动向,并做好防御准备是减少损失的最佳方法。汉长城预警体系的隶属关系为郡、都尉、候、部、燧;预警方式有战略预警与战术预警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郑州商城作为商代前期的主要都城,其防御设施是城市建造的重点.研究发现郑州商城的防御体系由以下设施组成:宫殿区墙体建筑以及附近的壕沟、内城城垣及护城河、外郭城和外围众多商代前期城市.防御特点是都城居中,重点突出,自然和人工共同构筑多重集中式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是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由于其地处要冲,布防严密,是汉代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典范。它是我国汉代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研究汉代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卡伦是在关隘、要塞等处派兵驻守,执行巡查、稽查、监督、征收和传递文书等各种义务的防御、管理据点,其设置是清代特有的治理边疆、巩固边防之重要举措.以往,学术界就清代蒙古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卡伦之设置时间持有"雍正五年"、"康熙年间"等不同观点.经过剖析<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相关史料发现,蒙古地区的边境卡伦和内地卡伦之设置时间均可以追溯到康熙朝初期,而且,当时的卡伦已具备治理边疆、巩固边防等广义之卡伦的多种职能.  相似文献   

19.
合肥的战略地位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南北水陆要冲,对于魏、吴两国的边防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双方曾对该地进行长期的激烈争夺.随着形势变化,曹魏陆续调整合肥及扬州的兵力部署,并在防御作战中屡次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缅三国边界日渐分明,为捍卫疆土不为英法帝国主义所侵,作为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边防建设。他在中法滇越谈判中据理力争收疆土,为我方抢占有利战略地形,沿边驻防稳定边疆,汰弱留强练精兵,提高滇军的战斗力;他积极筹建电报以通信息,添设机构强化管理,完善边防设施提升防御的有效性;他在重视防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地缉拿匪徒靖边境,安抚少数民族得民心,这些措施为巩固云南边防提供有力的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