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芳 《兰台世界》2020,(3):45-47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幸运的是,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予以公布。其"断例"部分"职制"门有15条与元代的档案文书有关,涉及档案传递、档案查勘、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等内容,这为我们研究元代档案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根据传统的史学观点,元朝政府实行四等人制度。但是至今为止,元代史料未记载元朝政府以法令形式实行四等人制度。笔者通过对原始史料分析和元代四等人制度的相关研究的查阅,考证出了"四等人制度"这一说法的来源,以及真实的元代民族制度。  相似文献   

3.
王芳 《档案管理》2022,(1):97-99
元代急递铺是专门传递档案文书的机构.2002年发现的元后期法典《至正条格》为进一步研究急递铺提供了新的史料.元政府针对档案文书递送出现的稽迟、损坏、沉匿等问题,因时因事立法,保证急递铺的人员和设施完备,规范递送行为,对违反法律者予以处罚,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4.
元代中断了两宋时期确立的邸报发布制度,官方的信息传播活动主要集中于中书省,这是元朝统治者了解国内外情况的主要渠道.另一条渠道是在接见官员时听取他们的汇报,这也可以说是元朝"上闻"的一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5.
元朝时期,由于多民族管理的需求,档案文书一般会有多个语言版本,为了适应复杂档案管理的需要,元代设立了高度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制度。元代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现代档案管理及其法制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代武官系统中的镇抚司与镇抚官名目均袭自元代,但明初的镇抚司与元代一样管军而不司法。洪武十五年,镇抚司依卫所建制隶于锦衣卫,同时被赋予鞫讯卫外重案的职能。洪武后期,明太祖曾两次申禁镇抚司理刑,对以后的制度规定产生了“祖制”影响。靖难以后,锦衣卫参与卫外刑事得以最终确认,至成化时门达掌镇抚司事,北镇抚司在规制上仍只可视为原(南)镇抚司的分支机构。晚至正德以后,南、北镇抚司的名目始并见于(万历)《明会典》,北镇抚司具备独立于南司的办公体系,诏狱指称和镇抚司的治狱范围逐渐明晰,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为定制。北镇抚司在锦衣卫官署内,镇抚司狱附于其地;南司则位居其南。所谓诏狱、卫狱(南司狱)、镇抚司狱,实均指这一所监狱,这是因锦衣卫、镇抚司司法职能分化而导致的区分。明后期,镇抚司的治狱范围超越制度规定的“妖言大逆”,乃至全以皇帝意愿委治刑事,导致明末诏狱之滥。  相似文献   

7.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共历11帝,统治时间为97年。受其统治阶级蒙古族贵族尚武轻文的治国策略影响,元朝的政治法律等国家上层建筑并不十分完善。本文将从《元典章》入手,分析元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及其相关立法情况,着重分析其法律形式、法律思想及法律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恤刑思想内容较为丰富,在古代法律史上也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使在崇尚"重典治国"的明代,也通过较为完善、成熟的恤刑制度以及刑狱实践对审刑制度、法外行仁、教化等恤刑思想加以全面的展现,从而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儒家"明德慎罚"思想以及封建社会法制伦理的特点。同时,恤刑思想对有效缓解阶级矛盾和维护封建统治也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8,(4):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309年(元至大二年)。共1件,保存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档案馆。该档案文献记载了元朝第七任帝师桑结贝代表元朝皇帝将德格、白玉沿金沙江两岸的百姓、土地等分封给当地一个叫塔巴贝的人。并要求塔巴贝管理和爱护好当地百姓一事。该文献全部为藏文。该藏文封文为手写藏文珠匝体形式,属稀世珍品。对研究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蒙藏关系和土司制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元代文书制度的重要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从现有的史料考证,古人在案件的定性、审判、量刑以及执行上所采取的做法是非常审慎的,秦汉时期的杂治定罪、廷议审案,就是古代中国慎刑观念发展的产物,也是古代中国慎刑观念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于因罪而囚,清代典志中多已备载。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或因天灾“感召天和”而清理刑狱,或因重犯狡黠而法外非刑,或因提禁疏虞而囚犯潜脱,更有囚犯恃势横行监狱及畏罪自尽等事,情弊所在多有。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上谕档中,选辑部分乾隆朝刑狱管理方面的史料予以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档案文献的编纂过程中,有关政典法令的汇编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的《唐律疏仪》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法律文集,《唐六典》也收入了许多唐代诏令。宋朝法典档案文献的编纂主要有《宋刑统》、"编敕"、"条法事类"。《元典章》、《通制条格》是元朝政府的档案文献和案例的汇编。《明会典》是根  相似文献   

13.
《骷髅格》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在考察了《骷髅格》的用韵、典故、谱武的基础上,认为此谱首先在音韵上完全遵从元代产生的《中原音韵》,其次使用的典故有部分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再次在形式上有借鉴明代才产生的词谱的嫌疑,所以它很有可能是明末清初的人所伪造的,并非什么汉唐古谱,而伪造者有可能就是《南曲九宫正始》的编定者钮少雅.  相似文献   

14.
巩儒基 《大观周刊》2012,(11):23-23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的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论情节轻重,一律以犯罪论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醉酒驾驶的情形千差万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然而,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但书”的内容。醉驾入刑与但书存在着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5.
元代建立后,其职官制度多效仿前朝,修史机构主要是翰林国史院。元代立国近百年,档案文献编纂成果颇丰。这些成果基本上可以分为辽金宋三史、实录(国史)、政书三大类。辽金宋三史都是元顺帝时编成的,《辽史》简洁,《金史》规范,《宋史》丰满,虽各有瑕疵,然在历代正史中,都各具特色。实录的编纂形式主要有皇帝实录及后妃、功臣列传,但史稿都已亡佚;国史即《元朝秘史》,  相似文献   

16.
格列索斯是希腊的著名民主人士,统一民主左翼党行政委员会委员、“黎明日报”社长。宰德国纳粹占领希腊、第二次大战后英国占领希腊直至希腊反动统治期间,格列索斯始终坚持不懈地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在德国占领期间,格列索斯曾经从雅典城堡上扯下德国法西斯卍字旗,在反对敌人的斗争中,他曾几次被捕入狱,并且三次被判处死刑;但是,就在他被关在狱中的时候,希腊人民仍然两次把他选为国会议员。 1958年12月5日,希腊反动当局再次以“莫须有”的“间谍活动”罪名,逮捕了格列索斯。这一暴行,立即引起了希腊人民和世界各国公正舆论的谴责和强烈的抗议。中国、蒙古、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都曾发表过抗议书,声援格列索斯。虽然由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希腊反动当局曾经不得不宣布延迟对格列索斯的审判;但是,希腊军事法庭还准备杀害他。目前,在国际上,一个营救格列索斯的运动正在展开。为了表彰格列索斯在保卫和平和民主事业中的杰出贡献,1959年3月16日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他1958年度国际新闻工作者奖金。基尔科斯介绍格列索斯的这篇文章,发表在1959年第4期“苏维埃报刊”上。现在译载在这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和平民主的斗士。  相似文献   

17.
自由裁量权不仅是现代执法者使用的一种权利,而且在古代的司法审判中也已广泛使用。其实,在西汉时期,春秋决狱式的审判中就包含了自由裁量权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虽然不乏诸多进步之处,但也有法律专家与人大代表担心,刑诉法修正案第七十三条因无严格限定,可能不利于防堵刑讯逼供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即将表决前,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此次修订有不少进步,例如第一次写进"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扩大和保障了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侦查阶段介人权,等等。但是在个别条款上,例如第七十三条  相似文献   

19.
孙喆 《兰台世界》2011,(6):36-37
自由裁量权不仅是现代执法者使用的一种权利,而且在古代的司法审判中也已广泛使用。其实,在西汉时期,春秋决狱式的审判中就包含了自由栽量权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宋元之际遗民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二十卷,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该书选取唐宋诗人1000余首七言绝句,分为300余格,每一首诗都有蔡正孙本人的评释。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国本土失传,但在日、韩两国流传不替,据日人山本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称此书有"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朝鲜的古刻本。朝鲜时代的书目,如《考事撮要册板目录》全罗道罗州下及庆尚道庆州下就著录有此书的刻板。李仁荣《清芬室书目》卷二和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