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完成2000多项发明,仅申请专利的就有1180多项。爱迪生终年85岁,即使从他出生之日算起,平均15天半就发明一样东西,这可能吗?1882年这一年,他申报的专利多达141项,平均两天半发明一项专利,这更难以使人相信。  相似文献   

2.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件发明问世。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项之多。在他的发明生涯中,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所以,人们送给他"发明大王"的桂冠,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以超人的勤奋和机敏,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等,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深受国民的爱戴。1924年5月,美国选民选他为"全美最伟大的人",美国政府还专门授予他一枚特级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样一位全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大王,也犯过错误吗?是的,他不只犯过错误,还曾固执地坚持错误呢。这里,把他的一次聪明的做法和一次愚蠢的举动一齐介绍给读者,请聪明的读者从对比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都有过当发明家、做发明的梦想,张淮的工作就是帮助青少年实现这一梦想。28年来,他带领学生收获了160多项专利,其中的30多项发明为他赢回了53枚奖牌。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张淮就被分配到重庆长寿区葛兰中学任教。1985年,学校首次开设科技辅导课,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学校委任张淮担任6个班的科技辅导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发明  相似文献   

4.
安宗翰 《世界发明》2003,26(7):43-45
只读过几年书的冯季强,是怎样搞出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又是怎样获益于自己发明的保健床垫呢?不妨听听他是如何组建他的“特种部队”,来帮助他完成发明的。或许你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毕业于江苏大学的吴多辉可谓名气不小,如今江苏大学里的学弟学妹还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因为他曾经是校园里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大学4年就申请了39项专利。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业余发明家是美国独创性天才的象征,他曾经发明了复印机和可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的每五项专利就有一项出自他手,然而,这位老兄更多时候不像是托马斯·爱迪生,倒像是一位爱小题大做的人.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发明的多用应急充电插头,在没有外接电源时就可以充电。”“这是我发明的用来给轮胎打气的装置,不用卸轮胎就能直接打气。”家住四平市58岁的男子田安,用了18年的时间,研究出了近百项生活小发明,其中已经有10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还有近87项发明等待开发。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9,(7):68-68
1998年。阿米尔·贝尔森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儿科奖学金,当他从以色列飞来美国的时候,随身行李中有一份包括64项医学发明的清单。其中大多数发明的灵感都来源于他多年来在以色列空军担任飞行医师的经验,而另一些则得自他在新生儿加护病房工作的经历。其中一项设计是一种更好的静脉滴注导管,它能有效避免静脉滴注时常常出现的血管损伤和静脉扭结。2005年,他成功造出了第一个样品。  相似文献   

9.
南京理工大学的王卫东.是暖道空调专业的毕业生。工作以来,他拥有上百项发明.其中17项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有“发明大王”的美称。然而.在他的发明成果推广和转让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常常被骗,种种遭遇.使他陷入新旧体制转轨的困惑中。  相似文献   

10.
许多初涉发明的人往往把发明与创新等同起来,认为发明就是创新。以笔者多年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感悟,认为把发明与创新等同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发明的外延小于创新,只有经过优化的创新才能被称为发明。但是,有许多人却往往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创新的结果,就应是一项发明,只要是一项新发明就可以申请专  相似文献   

11.
生紫烟 《知识窗》2014,(19):44-45
1989年,刘峰出生在安徽省一个收废品的家庭。父母把他送进学校,只想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但他却迷恋起了家中的废品堆,一个小电池、一个小喇叭、一个音乐发声片,这三样从废品堆中拣出来的东西拼在一起,就能组装成一个简易的电子门铃,一按就响,比买来的正宗产品还地道。爸爸告诉他,这个组装的过程,就叫发明。进人中学后,刘峰搞发明的劲头更足了。几年时间里。他就获得过四五项发明专利,成了远近有名的“小创客”。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人,看见杂志报端所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感觉非常高兴,真正自豪。在认真读过《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期36页《100项重要发明及其启示》以后,大脑对文明的概念就模糊起来了。为什么呢?文明应首推遮身掩体、防寒御冻、保护肌肤的衣着。试想自身不保时,有什么发展进步,有什么文明可言呢?中国在全世界100项发明中,丝绸排在第一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谁发明的呢?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265页载有,嫘:嫘祖、人名,传说是黄帝的妃,发明养蚕。养蚕干什么,缫丝,依照推算,黄帝当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这就对了,是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再织成丝绸…  相似文献   

13.
一些初涉发明的人往往把发明与创新相等同起来,认为发明就是创新。以笔者多年从事发明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感悟,认为把发明与创新相等同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发明的外延小于创新,只有经优化的创新才能被称为是发明。但是,有许多人却往往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创新的结果,就应是一项发明,只要是一项新发明就可以申请专利、进行开发。其  相似文献   

14.
金建平,男,浙江省温州市人。1990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现温州大学)中文系,结业于浙江省绍兴市政法干部学校民法专业,曾就读于湖南大学法学专业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自1992年发明香味鞋至今,他孜孜不倦于鞋类领域的研究,已获得3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已公开20项发明专利。2012年,他申请的230多项专利现正在审查中,成为鞋类领域创新发明的佼佼者,他一年之内申请200多项专利,在国内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许多初涉发明的人往往把发明与创新等同起来,认为发明就是创新。以笔者多年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感悟,认为把发明与创新等同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发明的外延小于创新,只有经过优化的创新才能被称为发明。但是,有许多人却往往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创新的结果,就应是一项发明,只要是一项新发明就可以申请专利,进行开发。其结果导致了目前这样一个局面:在现在的专利文献中,  相似文献   

16.
在鄂南山区有这么一位貌不惊人、年逾花甲。却拥有百项发明的发明家,他就是被称为“湖北发明第一人”的周天坤。  相似文献   

17.
王晓进,一名拥有168项发明、数十项知识专利产权保护的教师。在学校里,他是无人不知的“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18.
发明家的传奇故事至少像达·芬奇和他的飞行机器以及爱迪生和他的灯泡、电池一样古老。甚至在当今的世界,个人的想法仍然有一席之地。发明家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官僚机构会产生它们自己的弱点。技术本来就是不稳定的,如果把它完全固定、理性化和规则化,就会使它丧失生命力。一项完全按计划搞出来的发明根本不“是发明出来的”。改进是可以计划的,而发明则不能。必须先有发明构思然后再完善和推广它们。象森林大火之后会长出杂草一样,发明往往是在战争、萧条或其他突发灾难期间应运而生的,回顾历史可以看出,1945年前后由于第一、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9.
爱迪生不仅是发明家,还是杰出的企业家和创新者,但他留给后人的财富并未得到充分发掘。大家知道他有过许多发明,但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而这些失败是更宝贵的财富。他一生共获得1000余项专利,就当这是他成功实验的次数,那么谁知道他一共试验了多少次,失败过多少次?  相似文献   

20.
刘玉恩,51岁,198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现任教于集美大学。刘玉恩先后完成7项专利项目的研究。2003年,发明的防盗两用窗在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铜奖;2004年,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他的新型螺纹紧固连接件防松方法获得银奖;同年,他发明的新型高效棒料倒角机投入生产;2005年发明的不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