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彭俊平提醒,肝癌已成为癌症致人死亡的"二号杀手",大部分肝癌患者发病时已进入晚期,但肝癌并不可怕,只要做好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积极综合特异性治疗这"三级预防"工作,就可有效避免肝癌发生或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余燕红 《金秋科苑》2012,(20):105-106
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3月18日“全国爱肝日”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陈敏山主任呼吁,不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定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定期做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等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肝病的状况,以防发展到肝癌。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1,(20)
1毫升血数小时内准确“预报”肝癌中国科技网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准确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记物;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6.
谭敦民 《百科知识》2007,(9S):60-61
俗话说“肝癌三个月”。生存期短是肝癌的最大危害。很多患者发病不到半年,就丢掉了性命。因此,肝癌以其高死亡率被称为“癌中之王”。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10,(9):4-5
军事医学科学院8月2日宣布,由该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贺福初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肝癌研究领域又有重大发现。该实验室功能基因组学课题组在周钢桥研究员的带领下,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人类染色体的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这一重大发现不但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解析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物靶标。《自然·遗传学》同日在线发表了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下述声明曾于1988年1月26日至28日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卫生部长关于预防艾滋病的高级会议”上发表,声明表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拟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1-11
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准确“预报”肝癌。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该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记物;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检测方便,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该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科技广场》2003,(6):5-6
为了贯彻党中央防治“非典”要“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方针和响应省委、省政府打好预防“非典”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号召,4月24日上午,江西省科技厅召开了由江西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省疾控中心、省儿童医院、江西本草天工和汇仁集团等单位有关专家参加的“预防非典型肺炎科技对策征询会”。与会专家针对我省的实际,就预防“非典”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总结近年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常见中医证型及治法方药,为中医药更好增强肝癌患者免疫功能,预防转移,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4,(5):88-88
4月4日上午,徐汇区田林街道爱卫办组织社区爱国卫生志愿者围绕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病媒传播的疾病”,以及4月爱国卫生月的主题“清洁环境、消灭四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开展了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和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10):6-6
因难治与早期难于发现,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肝癌是第六大常见癌症,在癌症中,肝癌是第三大死亡因素。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拜耳医药保健的口服抗癌药多吉美可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或肝癌患者的治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肝癌系统的药物,它是惟一被证实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居首位。近年来大肠癌、结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有所上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发病的60~70%.位居第一.在死亡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因此开展消化系统肿瘤诊断治疗研究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因病去世,许多热爱他的观众都不胜惋惜和感慨。42岁——正是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是什么病症如此凶险呢?答案正是本文要谈到的“癌中王”——肝癌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5日报道,全球寻求找到对付“非典”病毒方法的努力已变成争夺专利权的竞争。破译造成这种疾病的病毒的遗传基因密码的加拿大科学家申请取得这方面的专利,而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种病毒的香港专家也要求获得专利。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则要求获得发现“非典”病毒的专利。另外,美国一些制药公司,例如COMBIMATRIX公司,要求获得可以用于抑制那种病毒的60种药物的专利。提出申请专利的要求越来越多,反映了科学家和制药公司之间为了获得对付那种病毒的专利权展开的激烈竞争。一些制药公司已在生产检测“非典”病…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超过一万人。当下,全球科学家和跨国制药公司目前正全力以赴开发“万能”流感疫苗,就像预防麻疹、小儿麻痹的疫苗那样,一辈子只要打一针就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流感。  相似文献   

18.
顾健人(1932.1.13-)分子肿瘤学与基因治疗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基因治疗重大项目责任专家。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治疗研究,围绕人原发性肝癌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癌变的分子机理及探索肝癌生物治疗新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报导人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和肝癌的自泌/邻泌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癌的病因、演进及发展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目前脑瘤的基因治疗已开始进入临床试验。获国家…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癌细胞,在用药上都主张“大剂量”、“多品种”。在国外中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平均一年生存率为70%以上,两年生存率为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让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哪怕病人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也认为很正常。某大医院曾对100余名肝癌患者进行过死亡追踪,结果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患双方都应改变“用药多就有效”的错误观念,医生更应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保护病人正常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据媒体报道,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肝癌患者占全球的55%,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生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针对肝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防治肝癌带来了新的希望。侯晋,2005年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并获医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