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美国密歇根州医科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秘密武器。科学家称之为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它在骨髓免疫细胞移植后出现,能消灭患者体内的恶性细胞,不过捐赠细胞与宿主细胞之间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移植健康捐赠者的骨髓可以挽救无数白血病、淋巴瘤和其它血液及免疫系统癌症患者的性命。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6日《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的网络版中,文章阐述了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在移植物抗白血病癌症的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该发现的意义重大,因为它有…  相似文献   

2.
<正>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叫"血癌",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在导致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也排首位,是威胁儿童和青壮年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的早期预警及诊断对于降低其死亡率与预后复发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白血病的临床诊断非常复杂,其中骨髓穿刺取样检测是常规的、必须的检测手段。但是骨髓穿刺会给被测试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难以被普通人所接受,且无法实现早期预警。有效的白血病早期诊断方法,对于白血病的成功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一种可以准确的对微量白血病细胞特异性识别与诊断,诊断过程简便、廉价,且诊断方式能被常人心里所接受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够及早发现白血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充分治疗,从而使患者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挽救。  相似文献   

3.
杨昆 《百科知识》2002,(10):41-42
白血病又名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并侵犯身体其他器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276/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男性血癌患者死亡率居第六位,女性死亡率居第八位,在儿童中则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麻州妇女不幸患血癌 2003年12月,美国麻州列克星敦市35岁的妇女克里斯·布里吉斯被诊断出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即俗称的血癌.资料显示,这种病是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一种,患者体内的白血球会出现不正常的增生现象.罹患初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的发展亦相当缓慢.  相似文献   

5.
患有罕见致命疾病的儿童在北京接受了第二次干细胞治疗手术——直接针对他的大脑。 今年4月,年仅7岁的小男孩维克多·奥斯霍姆从他的家乡瑞典来到北京海军总医院,在那里.医生把500万个干细胞一次性地植入到了他的大脑中,这是维克多·奥斯霍姆第三次来中国——他在200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并移植了1000万个干细胞。[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个妹妹救哥哥 据报道,今年4月,浙江舟山一对夫妇为了救治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8岁的儿子夏健,生下了祈盼已久的女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医生们用该女婴的脐带血为夏健进行了"母体脐带血移植手术,从而使他们的儿子有了获得新生的康复机会.  相似文献   

7.
徐新明 《知识窗》2004,(3):24-25
从历史上看,差不多每隔50年,南非大陆就会出现一次疟疾极其猖獗的周期.据统计,疟疾的发生次数,仅2000年在南非就高达6.4万次."2000年,有3万多患者来这里接受了治疗",莫斯福尔特医院的巴比医生说,"平均每天得救治1000余名患者'.由于事态一直在不断恶化,南非夸祖卢一纳塔尔省不得不取消原先的禁令,于2000年2月起允许重新使用禁用多年的DDT农药.  相似文献   

8.
<正>在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571356、81271708、81571818)以及科技部973等项目的资助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君教授、李兰娟院士与药学院陈新教授合作,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huma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scuing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in pigs"(定量评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博览     
成人脑干细胞可以死而复生 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厘米,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研究人员抽取出病人脑内的异物后,冲洗异物上附带的碎片脑组织,进行克隆、分离,在病人体外培养出病人的脑神经干细胞。为了保证临床移植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还在猴子的脑内进行了类似移植试验。之后,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创伤很小的神经干细胞移植,500万个干细胞从不同的注射点移植到患者脑内。病…  相似文献   

10.
杨霞 《今日科苑》2006,(3):49-49
63岁的姐姐捐出了造血干细胞,用来救治56岁的弟弟。最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这对姐弟成为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受体最高年龄组合。现年56岁的老杨去年11月被查出患上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11.
走近志愿者     
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启动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在整个北京甚至全国范围的青年人中间掀起了一股积极申请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浪潮。根据北京奥组委的估计,北京奥运会大约需要7万名赛会志愿者,残奥会大约需要3万名赛会志愿者。这里,所有关心北京奥运会的国人,  相似文献   

12.
交易所     
《科技新时代》2009,(2):119-119
[AIDSCURE]2018年之前,科学家能发明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可靠基因疗法 两年前,一名居住在德国柏林的42岁男子进行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这名男子同时还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因此医生为他移植了带有艾滋病毒抗体的骨髓干细胞。两年过去了,研究人员发现,不仅他体内的癌细胞消失了,艾滋病毒也不见了。这个成功案例让人们对基因疗法充满了希望。但是科学家的声明却给满怀希望的人泼了一盆冷水——有30%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会死亡,而且只能应用于癌症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307医院全军血液病及放射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艾辉胜带领团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微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6年生存率达80%以上,这一结果明显高于传统移植。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4,(11):70-71
白血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曾经几乎可以宣判患者死刑。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病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厘米,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研究人员抽取出病人脑内的异物后,冲洗异物上附带的碎片脑组织,进行克隆、分离,在病人体外培养出病人的脑神经干细胞.为了保证临床移植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还在猴子的脑内进行了类似移植试验.之后,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创伤很小的神经干细胞移植,500万个干细胞从不同的注射点移植到患者脑内.病人术后恢复平稳,检查发现脑部受损区域的代谢与移植前相比有所改善.目前,病人可以从事编织毛线、包馄饨等细致动作.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专家最近研究发现,对烧伤老鼠施行的各种皮肤再生移植方法中,移植骨髓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最佳。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将40只烧伤的老鼠平均分成4组,给其中1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为第2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异体骨髓干细胞,给第3组老鼠移植老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对比,对第5组烧伤老鼠不作任何移植。1个月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获悉,最近广州一例患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20余年的病人,采集骨髓并分离干细胞后,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各项肝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瑞云教授介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是世界上最前沿、最热门的医疗技术之一,它与传统肝移植治疗方法相比,  相似文献   

18.
8月10日,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免疫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谭锦泉教授及助手张秋萍副教授等在白血病的致病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异常增高表达,是造成白血病患者脏器损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联合使用白介素-2、白介素-4将可能明显改善白血病患者器官的损害,从而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极有前景的思路。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被SCI收录的国际尖端的肿瘤学术杂志《CancerResearch》10月号上,该文章的影响因子高达8.0。谭锦泉教授等通过临床对…  相似文献   

19.
法国几家报纸报道说,一位瘫痪10年的法国人在接受了植入微芯片恢复神经功能的手术后,重新站了起来。现年39岁的马克·梅尔杰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瘫痪。2001年1月,他在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术中接受了芯片移植。医生们认为这种手术给成千上万的截瘫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昭和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从松树的松球中发现了有防癌作用的新的分化衍生物质。这种分化衍生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将人90%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