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未来,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并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上绽放感恩之花:深挖教材感恩素材;做一名感恩的教师;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
杨晓英 《教师》2012,(27):11-11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地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3.
<正>一、开展感恩教育的背景2007年3月,盘龙区新迎第一小学全面启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研究。《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的假设是:小学生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时期,感恩教育是重要的人格教育内容,系统、专业的感恩教育开始于孩子的认知教育,也是为了给孩子的价值观体系中注入感恩这一重要的人类生存价值观,让孩子从认知的  相似文献   

4.
学会感恩     
9月12日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着——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世界。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和给予爱。父母也是我们感恩的对象。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为我们操劳。小时候,年轻的父母为了养育我们而失去了青春;上了小学后,勤劳的父母为了教育我们耗尽了精力。父母为了我们牺牲了太多太多,当我们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父母。学会感恩,我们要感恩老师。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是为了提高中职学生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感恩老师     
钟杨薇 《小学生》2008,(9):30-30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翱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它根基;我要感恩很多很多的老师。在亿万孩子茁壮成长中,是谁在谆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是谁传授他们各种知识?是谁对他们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无私奉献?不用说,那就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们染白了双鬓,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存在的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对大三班开展的"感恩有你"的班级特色教育工作展开了探讨,分别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校园、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六个方面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从而为关注幼儿感恩教育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感恩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素质之一,一个会感恩的人会很快被大家接受,一个会感恩的人在未来社会生活里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学生在家里是小太阳,在被宠坏了的性格里往往缺乏感恩意识,认为被人关心是应该的,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课题研究我认为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一、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我经常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我先让学生按月收集中国有哪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宽甸县八河川小学积极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为了使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励志、成才、感恩》,并以此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天背诵一个励志警句"、"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每月训练一个好习惯"系列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每天记住一个警句,写出喜欢的原因,每周阅读一个感恩故事,写出感恩体会;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做到自我、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践行“以人为本”思想,真正实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这一目标,孙村煤矿积极开展“企业关爱员工、员工感恩企业”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向感恩”,企业感恩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员工感恩企业为自己提供发展成长平台,发自内心地回报企业,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感恩对助人行为的预测作用,细化感恩与负债感、快乐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对296名大学生进行情景实验,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协方差分析技术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发现:感恩与负债感、快乐不同,它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价值的情感特质;感恩比负债感和快乐更能正向预测助人行为等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的心态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们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自私自利、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从加强传统感恩文化教育、提倡内化教育、培养感恩情怀、构建"三位一体"感恩体系等方面入手开展感恩教育,以期达到内化学生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会感恩     
正10月19日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着——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世界。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和给予爱。父母是我们感恩的对象。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为我们操劳。小时候,父母为了养育我们而失去了青春;上了小学后,父母为了教育我们耗尽了精力。父母为了我们牺牲了太多太多,当我们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14.
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开启感恩心窍;从多维度上认知感恩价值,增添感恩动力;清晰而虔诚地明确感恩对象,知道向谁感恩;全面掌握感恩环节,使用恰当的感恩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我院成功实践了"家书教育"感恩活动,生动展示了家书的特征:民主共情,和谐共融;话语朴实,句句通心;文笔极佳,充满哲理;回味往事,感悟成长。活动有利于抚平代沟,构建和谐家庭;促使学生感恩知恩,立志报恩;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有目共睹,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进行感恩教育必须重视下面五点:在观念上真正重视感恩教育;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创设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恩教育应当是循序渐进的链条式教育;感恩教育应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篇小小说,《招牌菜》的特点是在有限的文字空间里,表现了更别致精巧的情节。全文的中心是“感恩”,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设置了两个人物来表现:林子是正面人物,也是小小说的主人公。因为感恩,他不愿父母为供他上学再吃苦受累而悄悄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因为感恩,小说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林家是如何获得“秘制盐水鸭”的配方和那坛百年老卤的;因为感恩,林子父母才放心把林子送到二叔那里学手艺,他们觉得二叔应该会倾囊相授;因为感恩,林子把开饭馆的钱回报给社会,先后供养许多贫困学生上学,捐款给福利院……;因为感…  相似文献   

18.
曾宪云 《下一代》2011,(5):23-23
辽宁省宽甸县八河川小学积极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为了使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励志、成才、感恩》,并以此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天背诵一个励志警句”、“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每月训练一个好习惯”系列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感恩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是:本质把握不准,存在庸俗化倾向;教育内容不清,缺乏完整性和层次性;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实效性;教育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教育主体素质不高,缺乏示范性。为了把握高校感恩教育的标准,促进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实现,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言传与身教并重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20.
白玉 《成才之路》2020,(7):20-21
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研究感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有感恩精神的人;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恩的力量,树立感恩意识;积极营造感恩环境,让学生在感恩中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