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金发作为五四诗坛的异军,最早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来。他给中国文坛开启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现代性视野,冲击了传统审美习惯,但又在创作中走向歧路,成为晦涩诗的始作俑者。本文通过分析他诗歌的象征主义主题和“审丑”的美学倾向,力图对李金发的诗歌做一番现代性阐释。  相似文献   

2.
李金发的诗以风格怪异见称,这是因为,他接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把西方诗歌的“纯美”理念纳入新诗的创作中,从而使他的诗悖离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目的,真正接近了西方诗歌的艺术自我化和生命化的本质。本文试图从纯粹艺术的角度重新解读李金发的诗歌在审美境界中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与关怀。  相似文献   

3.
袁洁  韩丽丽 《文教资料》2008,(28):152-153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关于诗的观念、诗的艺术特点、诗的理想等论述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他上述诸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评论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确定了他在引进和创作象征主义诗歌的诗歌形式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一个介绍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到中国的诗人李金发,他的诗歌今昔评价差距颇大。世人大多认为他的诗怪诞、晦涩、难以索解。本从读审美接受水平的限制、化的跨地域影响、时代和尽情尽性抒写情绪的需要三方面来剖析李金发诗歌的创作成因及难以为当时人所接受的化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象征主义是发生发展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思潮,李金发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西方象征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新诗领域的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作的共性,而对李金发及象征派的诗作在学术认识上一直存有很大分歧,贬多褒少.象征主义诗潮的产生是与特定的时代,历史因素相联的,对其认识不能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本文力图从李金发诗作入手来客观的评判以其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潮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众说纷坛:一个有意味的文学现象在中国现代诗人中,最有争议的一个就是以“诗怪”著称的李金发了。从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的1925年至今近七十年,对李金发及其“怪诗”臧丕纷纷,褒贬不一,构成了一个值得引人思考的文学现象。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读者都可以作出不同的审美评价,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文学接受观念必然表现出历史视野的差异。然而对李金发诗歌评价的两种鲜明对立的观点从20年代持续至今不能不令人诧异。最先发表李金发诗歌的(语丝)杂志,刊登广告时说:(微雨》的“体裁风格、情调,都与现实流行的不同,是诗界…  相似文献   

7.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者。本文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本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曾以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诗怪".着重从创作方法、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人生道路等四个方面论述其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进而提出他在中国新诗史应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中期 ,李健吾、朱自清等人的诗学批评 ,肯定了李金发诗歌在意象的创造方面的价值。李金发自身的诗歌意识 ,也十分重视意象创造在诗歌中的地位。诗中拥有的“移人的异国情调”,使他关于异国风情、文化、习俗的描写 ,以一种新奇的气氛和色调进入新诗的意象世界。他笔涉女性时敏锐的感觉与细腻的观察 ,给诗中的意象带来了特有的异国的色彩。现代大都市充满矛盾的生活和气息 ,进入他的感觉和想象 ,使他的诗中出现了一些富有新鲜感的多样呈现的城市意象。这些异域城市意象创造的尝试 ,在新诗现代性的发展中 ,具有美学探索的前驱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有效地继承了早期新诗拓荒阶段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融汇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等诸多艺术创作手法,采用中西兼容的诗歌创作原则,基本祛除了早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文化的严重弊病。此种诗歌主张承前继后,开创了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种可能性,重构了一种现代诗学理路,为现代派诗歌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李金发诗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理应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史上,李金发最早带来了西方象征派诗歌的风格,对于李金发诗歌的象征色彩已经有不少论者论及,本文重点论述李金发诗歌对白话的诗学实践,对二十世纪文学汉语的建设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介绍、评述 194 9年以后中国大陆李金发研究的情况。以 1980年为界 ,前一阶段 ,李金发被贴上“逆流”、“反动”一类的政治标签 ,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1980年之后 ,李金发被置于广阔的学术背景上重新审视 ,研究者对李诗的流派特征、诗美诗艺、诗思选择和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原因以及创作缺失等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他大胆反叛、勇于创新 ,挑战世俗、积极探索 ,以先锋的姿态引进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艺术 ,开中国象征派诗歌先河的历史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前驱的殊荣无疑属于李金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李金发被认为是中国象征派新诗最早的创始人和实践者,他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印象,应该从异质性入手看看他的诗到底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的,应如何肯定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金发受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创作的象征诗 ,扩大了中国新诗的艺术表现领域 ,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无疑是推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在中国传播最力的诗人之一。对他的诗歌理论及创作 ,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去观照 ,既可使我们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 ,也可对其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 ,李金发这位象征诗的“幽灵”渡海来台湾 ,影响了许多台湾诗人的诗风。为此 ,苏雪林以“巫婆的蛊词”等语诅咒李诗 ,引发覃子豪与她的一场笔战。 70年代 ,台湾出版的各种现代文学史、新诗史著作 ,都给李金发一定的地位 ,不像大陆甚少提及或干脆在文学史上除名。台湾的右派与大陆的一些人否定李金发的出发点不同 ,但他们的思维方式表现了惊人的一致性 ,即在反理性、反启蒙即反现代精神方面没有什么本质的分别。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在推介李金发时强调其诗作的形式意义,而忽略了观念价值,这影响到人们对李金发的理解和评价。其实,李金发诗作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才是更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中国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人,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极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波特莱尔与魏尔伦,而另外几位重要诗人如马拉美、兰波等则对之影响甚微。本文从影响和接受的双重维度分析了出现这一厚此薄彼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摩罗派诗人拜伦、雪莱等曾得到鲁迅先生高度赞扬,中国摩罗派诗人于赓虞,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曾在中国诗坛有一定影响,后来研究者甚少。文学史家、评论家唐弢生前曾希望在研究李金发的同时,也研究于赓虞。本文对于赓虞的创作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