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世推崇为"画圣"。有一次,唐玄宗派他先去蜀地写生,再回到宫中作画。  相似文献   

2.
烙饼的启示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有"画圣"的美名。然而,幼时的吴道子并不聪明,虽喜欢画画,却总是不得章法。有一天,他画得心烦,便出门游玩散心。来到一座庙里,看见两个妇人正在烙饼。年老的坐在东头擀饼,年轻的坐在西头烧鏊子。只见老妇人随手用面杖一挑,那饼就像长了眼睛一  相似文献   

3.
心诀与手诀     
正唐代文人段成式在《寺塔记》中,记载了画圣吴道子与弟子卢棱伽的故事,颇有深意。故事说:卢棱伽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棱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卢棱伽用心学习吴道子的画风,作品尚未完成,画技就已得到老师的大加赞赏。但是,吴道子却忧其"用思太苦",恐伤及性命,结果一语成谶。故事的关键之处在  相似文献   

4.
空前绝后     
典故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宋·赵佶《宣和画谱》  相似文献   

5.
乐圣李龟年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11):56-5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上,不仅古典诗歌的发展进入繁荣的高峰。而且书法、绘画艺术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等拥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和一大批名家。多种风格、流派的百花齐放,题材内容的丰富和艺术表现的多样,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文学艺术创作的全面成熟,可谓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绘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成熟阶段,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期。吴道子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画历史悠久,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画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的岩画到壁画,后来演变到卷轴画,并最终形成了以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三大体系为主的中国画。唐代是古代人物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画家。中国美术史中讲到"吴带当风",说的就是有"画圣"之称的唐代人物画家吴道子,因人称其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故而被誉为"吴  相似文献   

8.
大唐时期,全国各地的壁画之盛、画家之多、技艺之高,均达到了一个峰值。而其中“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又名道玄,尊称吴生,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卒年不详。少年时孤苦穷困,早年为民间画工,熟谙画理。初曾从师于张旭、贺知章研习书法,  相似文献   

9.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真迹多已经失散,后人见到的大都是宋人的摹本,然而吴道子粉本《八十七神仙卷》却在1937年由徐悲鸿在香港偶然得之。此画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笔墨遒劲洒脱又充满韵律感。《八十七神仙卷》随徐悲鸿经历战乱,还曾经战火中丢失,又失而复得,留下了一段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形象性与意象性是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的精神实质.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其书写性特征又与绘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推上了重视笔墨趣味、不拘于形似超越形似的写意高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工画者多善书",表达对当时宫廷画家缺乏激情、只求形似、毫无意韵的绘画样式的不满,提倡一种快意书写、将书法用笔的气势与力度融合于绘画之中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吴道子艺术的赞美,赞赏一种书写性重要的文化意趣,也为后世的文人画家提供了从事绘画实践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绘画与书法用笔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合法性"基础,促进了唐代"水墨之变"局面的形成.随着用"笔"与用"墨"技巧的进一步融合,文人画笔墨范式与趣味基本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1.
王晨 《林区教学》2012,(10):63-64
为劝善惩恶描绘的地狱图,称之为地狱变。这种震撼人心的地狱描绘图,始自印度阿旃多石窟寺。西域、中原也有地狱图流传至今。我国自唐代以后即盛行着这一种绘图,张孝师、吴道子等人,皆为著名之高手。其中,又以吴道子最为有名,他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景公寺"墙壁上绘出"地狱图"时,京都长安的观者惊惧万分,不敢食肉,两市屠夫为此而转行。  相似文献   

12.
天宝年间,唐玄宗很留恋四川嘉陵江山川美景,就令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去四川描绘嘉陵江的景致供他欣赏。吴道子回京后,唐玄宗想看看他的画稿,吴道子奏道:“我没有画什么画稿,都记在心里了。”  相似文献   

13.
(一) 谁都知道,在世界文艺史上,并非所有的巨人都诞生在经济繁荣的沃土上,诚然,唐代的昌盛培育了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画家吴道子;伊丽莎白时代的富庶造就了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得出如下结论:文艺的发展永远是与经济同步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墨竹的起源之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于唐明皇李隆基。元代张退公《墨竹记》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二说是起于吴道子。元代李在《竹谱详录》中说:"墨竹亦起于唐,而源流未审……黄太史疑出于吴道子。"三说是起于五代时蜀国的李夫人。《图绘宝鉴》卷二记载:"李夫人……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  相似文献   

15.
诗圣:杜甫,字子善,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画圣: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帝当风”之美誉。 书圣:王羲之,字逸书,晋琅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写意人物画基础教学的思考赵敬之写意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自魏晋南北朝始,这种画风就已经形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代的吴道子、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可谓写意人物画的先驱。以后经过元、明、清三代,这一形式逐步得到了演变、发展,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艺术中,绘画与书法是两姊妹。古人把这种血缘关系称之为“书画同源”。据说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学绘画之前,先向当时的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所以张彦远说他作画的笔法受之于张旭。这样看,“人之学画,无异学书”的提法是有道理的。中国古代有许多大书法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画家。如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柯九思,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郑板桥、赵之谦,现代的刘海粟、启功。以书入画是中国画家攀登艺术峰巅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画美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论题,也是宋以后文人画主要标志之一。元以前,艺术家们对这个问题没有从理论上作比较系统的论述。元以后,以书入画才在画家的审美意识中进入自觉阶段,这与画风的转变有关。元代文人画大兴,绘画强调主观意识的  相似文献   

18.
吴道子被人誉为“画圣”,在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主要以“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为聚焦点,探究吴道子人物画在绘画史上的创新特点与价值,启迪人们继承传统的同时,要重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唐代书法繁荣昌盛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书法教育的普及。唐代帝王本身就喜爱书法,对太子、诸王以及后宫的书法教育亦相当重视,这可以说直接促进了唐代书法的兴盛。唐代皇室的书法教育,不但是唐代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唐代教育兴盛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高古游丝描,是中国画中一种非常细劲有力的描法.六朝时期的顾恺之,便是这种描法的代表人物.陆探微承其衣钵,张僧繇又在此基础上创"疏体"一派."疏体",仍属于高古游丝描的范畴.唐代梁令瓒临摹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图一为作品局部),是唯一能够反映张僧繇绘画风格的作品.周昉、张萱等人作画也遵循高古游丝描法,但用线更粗率.此描法又称为琴弦描.至盛唐,吴道子一改其法,创造了兰叶描.相传,他借舞剑助兴,挥毫泼墨,才创造出此描法.由此可以想象,兰叶描用线必然不像高古游丝描那样严谨,而是更富有写意性.吴道子的真迹已失传,宋摹本《送子天王图》(图二为作品局部)被徐邦达认为是最具有吴道子用笔神韵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