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天,东方第一缕曙光照进长沙市明德中学的校园,“达材楼”西墙上的四个金色大字——“坚苦真诚”就会耀出灿烂的光芒,此四字就是这所百年名校的校训。它引领明德走过百年风雨,鼓舞明德铸造了昔日荣光,还将激励明德再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3.
田凤山是原黑龙江省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因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有一篇专门写此人蜕化变质过程的章,作巧妙地把“田凤山”这一姓名的三个字拆开后加上引号写入正标题《“田”“凤”“山”人生三部曲》支中又分别以这三个字作为三个小标题的领字,与田的人生轨迹对接。请欣赏这三个小标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错出的美丽     
赵龙 《江西教育》2007,(6):45-45
教完《长江之歌》,我发现很多同学在默写课文时把“赞美长江”的“赞”字写错了。“赞”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两个“先”.这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学生们错就错在这两个“先”字上.因为第一个“先”字悄悄地在笔画上作了变形,最后一笔换成了竖提。这一小小的不同稍不留心就会被忽视.我们班的那些个马大哈即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其实就是“错”字。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点不合逻辑。不是吗?“错”明明是一种糟糕,可“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了个极让人关注、又有价值的“金”字。难道“错”字真的与金钱有关?让我们细细地读读书,找找答案吧。首先,查字典可知,“错”的确是一种古钱的名称,如成语“铸成大错”一词中的“大错”,就是公元七年王莽下令铸造的一种刀形金属货币。《苏轼诗集·十八·赠钱道人》中也曾这样写道:“当时一快意,事过有余作,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那么,“钱币”怎么就和“错…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出现错别字是有规律的:有的是属于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有的是同音字、形近字混淆;有的是偏旁部首搞错了。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对字形、字音、字义记得不牢。这样,我就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办法帮助孩子记忆。歌诀法。如“切”字,孩子容易写成“土”字旁,“分”字容易写成“人”字头。我就编成歌诀: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切”字七刀是横着写,“分”字八刀是竖着写。孩子常分不清“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和“巳时”的“巳”,我就编成一句口诀:巳满已半己当底,以此帮助孩子分清这三个字在写法上…  相似文献   

7.
只要,只要,只要一个微笑。初春,硬土中一针绿草。雨停,云隙里一缕斜阳。这是作家刘心武在《一个微笑》中所写的,三句中就用了三个“一”字。这文字中最为简单的“一”字被运用得出神入化,由“一”个微笑,想像到绿草“一”针,斜阳  相似文献   

8.
《书的故事》(省编11册)中同一个“就”字,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它的含义也不同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区别“就”字的不同含义的。现将课堂教学实况摘要如下:师,“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离开座位走过去”这一句中的“就”是什么意思?生:这个“就”是“马上”“立即”的意思。师:对!课文中还有三句含有“就”字的句子,看看这三句中的“就”字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这三句话是:第一句: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是厚一点儿第二句:“你就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第三句:“……他惊叫起来,‘哦,你就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群体。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应基本达到“思想过硬、博学多智、务实创新、决策民主、廉洁奉公”这二十字要求。要达到这二十字要求,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校长切实落实“三种思想”,牢固树立“四个观念”,着力强化“五个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三“才”见精神三“才”见精神谈《一分试验田》中的三个“才”字□广西全州县全州镇光明完小唐咸康《一分试验田》中有三个带有“才”字的句子,较好地体现了彭总的精神特点。“这一下我才明白,原来他种这一分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的‘浮夸风’来的。”这句话是紧承彭总针对...  相似文献   

11.
“■”、“皙”、“■”形体近似,在文献使用上有混淆现象。从训诂角度来讲,“■”与“哲”是同源字,“皙”与“■”是异体字中的广义分形字;从汉字构形的角度来分析,这三个字有一个相同的构件“斤”,有相同的构件数目、结构方式、层级数目等,结构上确实极为近似。但是它们各自的不同构件决定这三个字具有不同的造字意图,所以,它们只可能是三个不同的字,而不可能互相合并。  相似文献   

12.
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册子上给王熙凤的判词有“一从二令三人木”之句,脂本此处还有“拆字法”三字批语.怎样破译?说者各异,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笔者不想旁征博引,太掉书袋,因为那不一定是实事求是作学问的方法.最好还是从雪芹那里找一些方法吧.先看一下,判词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不用引经据典,稍有文字知识者一看就能知道,“凡鸟”两字就是王熙凤的那个“凤”字(繁体)拆开而成的.这已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我们对第三句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也用同样简明的方法来解一下.“从”字的繁体写法是光写二个双立人(彳),不管是立房卧,反正双就是两个;这就先有两个人了.再在右边的上半边,横着并排字上两个“人”字,这又是两个人了.然后在这两个“人”字的下  相似文献   

13.
深入浅出改进教法○刘耀光(九江市庐山区中学)《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可以用16个字概括,这就是:“精简实用,返璞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从我三年的实验教材的教学来看,这16字思想,确实精妙贴切,相辅相承。下面仅就“深入浅出”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当“执行力”这三个字不仅仅作为一个名词,更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开始渗透到各级各类的组织或个人管理行为中的时候,在常熟市实验小学,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一种以铸造“执行力”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不过,那时好像还没有产生这个被叫做“执行力”的名词,也似乎还没有这门被称为“有效执行”的学问,老师们喜欢称之为“实小精神”,那就是: 敬业奉献,敢于攻坚,勇于创新,群策群力,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在常熟市实验小学,不管你是初来乍到还是土生土长,对这样的24个字一定是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因为,这24个字,不仅是每位实小人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更是脚下走着、手中做着的,已经深深融化进血液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高玉霞 《家庭教育》2007,(3X):35-35
女儿测测今年5岁了,闲来无事,我常常会教测测念念古诗,学学简单的字,可这孩子总是分不清“大”“小”“上”“下”这些简单的字。恨铁不成钢的我一见她这么几个简单的字都认不出就气不打一处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写字与做人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写字如同做,方方正正,顶天立地,棱角分明,立场定。另外,汉字在田字格中还有其特殊奥秘。在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中有这样四个字:众(三人为众)、品三口是品)、晶(三日是晶)、森(三木为),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好把,尤其是“众”和“森”在指导书写时,我然想到,这四个字都是有三个相同的体字组成,我们可以把每一个独体字做是一个人,他们的品格决定了他占的位置。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书写“森”。师:“森”由三个“木”字组成,这三个木”,老师把他们当成了三个小朋友。其有一个小朋友很…  相似文献   

17.
田凤山是原黑龙江省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因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有一篇专门写此人蜕化变质过程的文章,作者巧妙地把“田凤山”这一姓名的三个字拆开后加上引号写入正标题《“田”“凤”“山”人生三部曲》,文中又分别以这三个字作为三个小标题的领字,与田的人生轨迹对接。请欣赏这三个小标题:  相似文献   

18.
紧扣“丑”字设疑点拨──《丑小鸭》教学谈大理市下关四小贾焱《丑小鸭》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记叙了一只丑小鸭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扣住一个“丑”字,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一...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20.
成语的字数     
一提起成语,人们就会想起四个字的成语,如“一丘之貉”“五彩缤纷”“应有尽有”等。然而,成语并不都是四个字,综观成语词典,还有三个字的成语,五个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