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薇 《黑河教育》2010,(1):62-62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沈裔 《小学教学研究》2010,(5):78-78,8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艳 《华章》2009,(12)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认识主体,学生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关系着价值的实现.为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对8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对5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不过,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欢程度也有所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为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等教学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应用化和应试化两种倾向,即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强调为“通过考试”而学习.  相似文献   

8.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是充满期待的。小学生渴望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这类与一般课堂不同的科目。《课程纲要》对小学生信息课的要求是: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小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10.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婷  叶临 《成才之路》2010,(12):19-20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索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深化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传洋 《成才之路》2010,(24):73-73
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等等。即论述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和划分任务时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后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即学即用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宁 《考试周刊》2014,(12):126-126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广大一线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年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蒋晓红 《教师》2015,(3):10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通过让学生使用虚拟机来安装Ghost版的XP系统的过程来阐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丁大勇 《学周刊C版》2011,(8):161-161
信息技术是近年在中学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不是很重视,现在日渐为师生所重视。该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笔者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