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涯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长期出入宫廷,与王建一起推动了大型连章体宫词的形成和发展,但王涯的宫词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与王建宫词同等的重视,其创作略早于王建,在艺术手法上也更为含蓄委婉,更有诗人气。通过对神态、话语、器物、景致等的描写,描摹宫人的心态,但另一方面王涯所写宫词对社会生活触及较少,所以客观上表现出的社会深度较少。总的来说,王涯在连章体宫词的创作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祜是中晚唐著名的诗人,其人其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张祜的宫词数量较多,在兼有传统的宫怨题材之外,以大量笔墨将本朝政事纳入诗中。以咏史态度创作宫词,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宫词充满了讲讽怨谲的春秋笔法,亦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唐宫词与中唐士子人格两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宫词,在中唐时期十分兴盛。中唐宫词从前期如火如荼的“新乐府”中游离出来,从纵向上看,它不同于齐粱到盛唐的“宫怨”;从横向上看,它在“元轻白俗”和“韩孟怪奇”两种诗风的夹缝中另辟蹊径。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体现了宫词创作主体——中唐士子人格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6.
王建因百首七绝《宫词》有宫词之祖之誉。其前20首宫词对帝王生活作了多角度与多侧面的展示,多具庙堂之气;后80首宫词着眼于宫廷妇女的集体形象,将其生活百态与幽微隐秘的内心世界予以全真全景式展现,有清新情藐之妙。《宫词》素材得源于与宦者王守澄的闲谈,其诗有证史或补史的文化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花蕊夫人在宫词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她继承了前人的宫词创作方法与经验,在内容方面更丰富:她从钓鱼、赏花、打马球等来写宫廷娱乐;从宫女游园、嬉戏、扑蜻蜓等方面描宫女情态;在形式上铺陈直叙,用白描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语言上清新朴素,是纯粹的心灵抒发,花蕊夫人宫词往往从自己真实的感觉出发,真挚抒写自我的感情,深情款款、真切动人。  相似文献   

8.
王建是中唐新乐府运动时期的重要诗人,其乐府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方面有一定的深度。他“尤长宫词”,有描写唐代宫廷生活的《宫词》一百首传世。历代对王建《宫词》评价不一。《唐王建〈宫词〉旧跋》云:“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尔。”《苕溪渔隐丛话》云:“余阅王建《宫词》,选其佳者,亦自少得,只世所脍炙者数词而已。”又《拜经楼诗话》云:“王建世托近倖……言多涉于亵俚。”  相似文献   

9.
周絜为清中后期湖南湘潭方上周氏女诗人群体的重要成员,其现藏于湖南图书馆之代表作《天启宫词》咏明代天启年间宫闱之事,与明代秦徵兰《天启宫词》、蒋之翘《天启宫词》并称于世.其作敷辞雅致,平易自然,可称道之处甚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周絜《天启宫词》之所以能够刊刻并广泛传播,与其男性亲属的帮助密不可分,其本质是书香世家对耕读...  相似文献   

10.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祜宫词占有重要的地位。张祜创作的宫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一题一咏,富于变化。张祜常以春秋笔法写作宫词,藏褒贬于叙事中,形成了讽谏委婉、构思工巧、造语清新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