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长顺  李欣 《视听界》2006,(2):78-80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段时间以来,“村村通”工程增加了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频道数量,提高了收视质量。现在全国通有线电视的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可以收看到20套以上画面清晰的节目,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等数字化走在前列的地区,农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数字化初现端倪。“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  相似文献   

2.
“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国家主持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推进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的进步,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但是只通设备,不通内容,难以达到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面展开,计划至2010年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同时加强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广电"村村通"建设: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毅 《现代传播》2006,3(5):45-50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是一个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究其原因,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对这项建设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中国农村广播电视基础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未来进行展望;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5.
<正>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三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与支持下,完成了10万余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国已通电的行政村全部开通广播电视的任务,解决了7000多万农民群众的收听收看问题。实践证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成绩显著,作用明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邓年生 《声屏世界》2001,(10):41-41
今年3月,从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遂川县广播电视局荣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称号。这是该局今年继荣获“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之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优化实现--以"村村通"工程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问题进行探讨.全文立足于"村村通"工程这一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问题的实现形式,在分析我国现实环境的基础上从广播电视技术管理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文章在考察当前面临的技术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对"村村通"工程的设备维护管理、成本核算、创收渠道、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力求发掘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村村通"工程优化实现形式,以技术管理制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村通"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在巩固和扩大“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向农民提供合适、优质的内容服务,自然是“农村服务年”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作为我国四级广电媒体最基层的县级广电来说,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向当地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15年,在这15年间,一方面它确实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效地改善和普及了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前人研究都将它放置于广播电视业发展或者农村建设的内部来看待,但本文认为,“村村通”工程所面对的农村现实源于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之下急剧的广播电视市场化改革,而在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回应由此带来的城市中心主义的问题,因此,它既难以真正回应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涵,又难以对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发展做出实质性的改变,所以需要跳脱内部视野,而在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对其进行考察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8月28日,江西省召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表彰先进,对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落实责任和任务,通过今后四年的努力,让更多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都听到看到内容丰富、信号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推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村村通"返盲现象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这项工程的实施惠及了山区农民,对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几年过去了,“村村通”成果巩固得怎样?农民群众是否能正常收看到电视节目?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全县的“村村通”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村村通”现状山西省代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雁门关脚下,全县11 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约21万人,65000多户,属国家贫困县。其中山区村庄152个,9200多户,23000多人,  相似文献   

13.
丁玉忠 《大观周刊》2012,(17):294-294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了解决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农民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而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保证城市和农村广泛使用有线电视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山区有线电视事业,如何应用新技术加快山区网络建设,已成为广播电视部门的首要问题和重要任务。本文从村村通工程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建议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尽快实施广播电视“入户工程”,力争到2005年基本实现东部地区和其他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户户通广播电视的目标”,是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机遇、新起点,它与“九五”规划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样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这些年来各级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为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历尽千辛万苦,但由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特点所致,不少远离城区的山乡至今还收听收看不好广播电视节目,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虽然解决了部分农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但毕竟是僧多粥少 据调查统计,仅鹰潭市就有一千多个地处山区的自然村还属盲点…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广电总局1998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全国已通电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大大提高了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村村通”工程运行良好,但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盲”现象。我国至今仍有近48万个自然村、8000多万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进一步巩固“村村通”工作的成果,解决一些地方的“返盲”问题,是“村村通”目前工作的重点。为此,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抓紧贯彻落实。本期特稿栏目刊发的《重谈广播问题》和《杨部长的广播情》两篇文章,既反映了一些地方“返盲”的现状;同时,浙江省金华市解决广播覆盖的事实也说明,只有像该市委宣传部长杨守春那样,对开辟农村广播阵地想方设法,真抓实干,才能进一步巩固“村村通”工程的成果,才能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6.
近期,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纷纷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播出了大量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春节前后推出的“建设新农村”系列报道。综观新时期的这些有关“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报道,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最新进展。但是,也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把“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和标准简单化、公式化,导致新闻报道存在“失真”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正确实施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反而在农民心中产生了不好的负面影响。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的媒介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家应加强对农村大众媒介设施的投入 农村媒介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所以在目前广大农民尚不富裕的背景下,政府应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媒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频道资源,让广大农民兄弟收听收看到与城镇居民同等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农村居民已经在经济上落后了,不能让他们在精神化上再贫困了。不然,“知识鸿沟”的存在会更进一步拉开他们与城市居民的多层面差距,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村村通”工程就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媒介设施投人项目。1998年一2000年的三年间,各级政府共投资16.2亿元,在10万余个通电的行政村接通了广播电视,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传播环境,使7000余万农村居民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早闻鸡叫,晚闻狗咬,无事睡觉”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8.
对农节目服务工程是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认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而增强建设好对农节目服务工程的坚定性、自觉性,这是当前摆在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面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07,(8):79-80
中宣部总结表彰2006年落实科学发展观报道对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提出要求,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速确保农民明年收听收看奥运节目,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广播分会成立,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全面启用新栏目曲,中央电台黼之声首都机场直播间开播,中国广播网银潞全新节目开始试播,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广播人,我们一直关注着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发展,村村通中广播的喜与忧也一直是各地广播人谈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此,中国广播杂志特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贵州、河南、陕西、北京五个省市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程的负责同志撰文,请他们介绍各自省市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生存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