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没有自己的技术? 信息安全专业已经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独特分支.国内很多大学都已经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或专业方向.那么,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前途吗?应当怎么教?应当怎么学?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随着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推进,杭州市教育局近日出台了《杭州市中小学名校认定标准及办法(试行)》,对小学、中学、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名校认定和名校建设进行了具体的量化。笔者对这种名校“量化”的做法有三点忧虑:一是实行“名校”量化,按标准进行大批量的复制,是否属于“大跃进”式的浮夸风?二是实行“名校”量化标准会不会走向“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办学误区?三是“名校”的硬件可以量化,名校的软件、名校办学思想能量化吗?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名校”工程已经走入误区。目前,教育现代化成了许多欠发达地区中…  相似文献   

3.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经过了复杂的申请过程和缴纳了昂贵的费用后,终于进入了欧洲或美国的名校,开始了高科技专业的学习。很快,他们就发现大多数的名教授和老师是印度人。中国留学生感到困惑,怎么好不容易来到了欧美的名校,教课的却是印度人。  相似文献   

4.
在考研前填报志愿时,考哪个学校是和考哪个专业一样重要的问题。考名校还是考一般院校,考本校还是考外校,都值得认真考虑。大家的共识是:名校对自己的发展、对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都有更大的帮助,而且名校的机会多,选择面广,所以上名校的研究生是考研者共同的期望。正因如此,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名校的竞争更加激烈,比一般院校难考,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能力。真是这样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教育大地上,“名校”林立.政府需要名校,打造名校常常被提升到“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度.社会需要名校,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名校,赢在起跑线上?对名校的需求如此之旺,也难怪走遍大江南北,名校遍地开花了. 但,名校多了,便发现名校之“名”下却是千姿百态甚至截然不同的学校生态.于是,渐渐地,对名校有了一份警惕,越是大牌名校,越要审视它的整体与细节,看看报道中的它和实践中的它.  相似文献   

6.
张伟用 《留学生》2012,(9):56-57
她,美国名校博士,本有机会留在美国大学和世界500强公司傲一流的研发人员。却毅然抛开了原有专业的束缚,回国投身美国留学申请服务。对留学情有独钟的她。是怎么看待、分析留学申请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的呢?  相似文献   

7.
近日,湖北省2004年艺术专业招生考试政策出台。2004年艺术专业怎么报?怎么考?怎么招?有些什么重大变化?带着艺术考生十分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名校?名校喜欢哪几种学生?这些名校中存在什么教学问题?近来,美国陆续出版了好几本教育类书籍,为大家解答了上述疑问。全美闻名的白朗教育丛书推出《美国大学档案》,用最新数字审核美国高校运营。教育专家詹妮弗·瓦什本女士著书《美国高校的集体腐败》,披露美国大学的详细内幕。哈佛大学毕业生罗斯·多萨特发表著作《哈佛与统治阶级教育特权》,讲述身处世界最高学府的读书经验。鉴定名校的标准是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渴望花钱送孩子进入名校。今日全美家长首选的名校12强中的前五位分别是: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  相似文献   

9.
近日细细品读《中国教育报》上伍阳斌老师的文章《名校的真经怎么取?》一文,感慨颇多。纵观许许多多的地方或学校,尤其是当下传播媒介极为发达的今天,一所名校的成功经验极易被炒作,由此引发的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涌向名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目前的洋思现象、杜朗口现象等等。作为学习者,总是怀着一颗朝圣者的心去观  相似文献   

10.
学校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后,如何能进一步提升学校品位?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解决教师整体水平制约创建名校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名校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容回避地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名校究竟能不能一夜打造而成?名校之"名"有何用场?名校发展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厘清这些问题,对学校自身建设和推动教育改革都有  相似文献   

12.
考上名校却想退学小华(理科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各种作文、英语、奥数、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他还曾是省三好学生。他当年高考以全市第十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一所著名高校(由于该生的事件在当地家喻户晓,这里出于对他的尊重,所以不具体指明哪所学校),并且以高分进入该校的热门专业。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华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我现在不想学习,我想退学。小华怎么了?  相似文献   

13.
就业热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一新生的迷茫与困惑问题一尊敬的编辑:你们好!我来自农村,现在是一重点交通大学的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学的专业几乎是“最没有前途,最冷僻”和几乎达到了别人“还有这个专业呀?”的惊呼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不多,北大、清华等名校还没此专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所曾经颇多争议的学校。她的名字叫翔宇教育集团。2001年,她将宝应县三所最好的公办学校——宝应县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中学和宝应县中学——捆绑收购,开了中国民间资本收购公办(且是基础教育)名校的先例,公办名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不该一卖了之?公办中小学名校集体转制民办,是不是意味着要加重老百姓子女的教育成本?所谓“宝应模式”,是不是又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关于她的“前世”——公办中小学名校捆绑转制,媒体已经多有报道,本刊也于2004年第4期(教育管理)用“独家策划”的方式,对所谓“真假民办”作了专题探讨。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她,是想看看她的“今生”——转制以后的公办中小学名校究竟发生了什么?寻找她的管理秘笈——是什么力量使她能够立于潮头、独领中国民办中小学教育风骚?  相似文献   

15.
三问孙双金     
1本刊记者:孙校长,北京东路小学是一所小学名校。她身在六朝古都、省会城市南京。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作为一所城市小学名校的校长,您是如何针对城市教师的特点引领他们专业成长,并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享受到职业幸福和自我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某名牌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不久前到吉林某高校求职,该校发现这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于是将其拒之门外;王某今年研究生毕业,联系了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很有希望签约,可用人单位却以第一学历不是重点大学将他拒签。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时面临的这一尴尬不得不令人深思:难道只有拥有本科名校、硕士名校、博士名校的学历背景,才能找到工作吗?用人单位为何有“名校情结”?  相似文献   

17.
牺牲热门专业受最好的教育毛烨(证券公司研究员,经济学硕士):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的话,我更愿意到名校念数学等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而不是到二流大学学经济。名校师资强,讲座多,有学术氛围,身边的同学又相对更为优秀,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没法比的。况且,一些冷门专业是基础,比如学好了数学,再学计算机或者经济都很容易。本科是通才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以暂时牺牲热门专业为代价来受全国最好的教育是值得的,专业方面的缺陷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弥补。冷与热是变化着的许健(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当初为了进名校,我选择了服从调剂。看到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18.
你听说过文物与博物馆学(简称文博)这个神奇的专业吗?神奇到一般人是不知道的,神奇到人文学院的老师都不太了解,我去香港大学交流要学院老师签字,老师反复问了几句:"博物馆学?"潜台词是,你博物馆学的出去交流干什么?开设文博专业的高校都是响当当的名校,考古以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北方高校最为著名。也是,人家地理位置好,文物多。而南方的高校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  相似文献   

20.
宋亮 《教育》2012,(32):27-28
担任某部委副局级干部的钟宿安20年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就报考大学专业问题,近日他接受了《教育》旬刊记者采访:"当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但是没有考上,被调配到了一个无人报考的人事管理专业,心高气傲的自己差点重考。后来才知道,这个冷门专业其实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志愿填报应该怎样拉开梯度?分数没考好还可以上好学校吗?职业规划与专业不一致怎么办?每年高考查分后,在很多高考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其实有一些名校的好专业,经常是没有人报考的——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