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常听音乐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不听话了,纪律越来越差了。从来没有听到老师反思自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而走访学生却发现,许多学生双休日都报名参加了校外音乐类的兴趣特长班,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发生呢?我上网百度搜索了一  相似文献   

2.
笔者是处在音乐教育第一线的初中音乐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喜欢音乐却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课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但是多数学生们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音乐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们却无动于衷,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学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那么,音乐课堂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刘海鹰 《考试周刊》2014,(51):165-165
<正>音乐是一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呢?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根本不感兴趣,根本不喜欢学习这门学科,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大都是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  相似文献   

5.
一、围绕音乐教学各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1.调整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使学生掌握有某种文化价值的内容。即“教什么”。那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看他们需要什么和喜欢什么。旧教材中很多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他们不感兴趣,更无法作用于他们的感情世界。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呢?当拿到新教材时,我激动不已。新教材能从孩子的生活出发,注  相似文献   

6.
从教已经两年了,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对他以后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呢?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硬的知识灌输,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上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呢?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让我检查数学作业,有一道类似的题期中考试刚考过,现在她还错了,还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我不由地发起火来:"你真不长脑子,期中考试不是考这个题了吗?上次错这次还错"孩子满脸的委屈,小声说:"我不是急着做其他的吗?你怎么不表扬我那些呢?光知道批评我。"我轻蔑地说:"哼哼,连做过的题你都做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呢?我觉得关键是教师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观察、发现,并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期观察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喜欢涂涂画画,这个兴趣是学生们与生俱来的,但还有些问题困扰着学生,使他们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不仅要能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音乐享受?我们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而我作为一个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但自己要学好音乐知识,还要研究怎样教学生感兴趣,去喜欢上音乐课,这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可再难,农村的孩子一样也有享受音乐的权利,怎样教会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呢?就要  相似文献   

10.
李霜 《广西教育》2004,(7B):72-73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跨入艺术殿堂的敲门砖。那么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强度差异,按照导趣、激趣和增趣的“三步曲”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水平。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2011,(1):35
Q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前两天对我说老师不喜欢他,上课从不让他回答问题,有时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孩子对那门功课也没兴趣学习,我检查他的作业时也发现,错误很多。我很担心时间长了,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我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问与答     
正Q小小"电视迷"我家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喜欢看电视,动画片、音乐、童话剧,什么都喜欢。我怕长期这样会让他眼睛近视,如果我把电视强制关掉,他就会趴在地上耍赖。请问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不再那么迷电视呢?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呢?现就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教学艺术的巧妙运用初中音乐课内容繁多,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学生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鉴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通常用情景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导入新课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本能,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孩子还是幼儿时期,走在大街上,听到快乐的音乐时,他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自己的身体,听到熟悉的歌曲时,他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哼唱.但是,为什么在进入学校学习后,我们的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了呢?通过观察与研究,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厨师学习,给我们的音乐课加上一些"调料",让音乐课变得更适合学生的口味,让音乐课真正成为-道"美食",让我们的学生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16.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给他们的重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的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时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听觉艺术,是抽象、不可造型的艺术。而美术是一门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相对于音乐而言,比较直观形象,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更喜欢上美术课。如何让学生也喜欢上音乐课呢?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尝试着为学生开辟音画空间,让学生带着画笔走进音乐课堂,巧妙地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音画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无穷的潜力与创造力,借画笔下的美景来理解音乐,并通过画笔表达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无穷享受。  相似文献   

18.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特斯其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治情操的助长剂."兴趣是认识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作为音乐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孙波 《中国教师》2014,(16):41-42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也是创设高效音乐课堂的关键。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课本音乐提不起兴趣,他们只喜欢流行音乐,一提到课本音乐就表现出强烈的排斥,这不仅不能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还会降低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兴趣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第一,创设愉悦氛围,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创新导入方式,以"好奇"带动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不喜欢作文的现象普遍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没有兴趣。”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而教师却硬要学生愁眉苦脸地写,这怎么能把文章写好呢?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确实是智慧之门,只有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高超艺术。教师的艺术表现,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和方法,其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多年来,我采取了下面几种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