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申报对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提出了要求,本文分析了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对于课程建设的作用、网站建设的步骤、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础是加强课程本身的建设和积累。  相似文献   

2.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1.精品课程的推广利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高校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大多为政策驱动.作为外部资源争取,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花费很大的精力在精品课程的参评上。不少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是匆忙建成的,在网络资源的建设上.建设目标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田玉伟 《现代教育》2014,(11):103-103
一、精品共享课的建设现状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已经历了11个年头,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材与课程资源,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建设课程网站没有以学习者为主体,仅仅是为了一些个人利益进行申报,使得后期的推广与维护中断,从而导致课程网站使用率低下;其次,部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稀少,且发布的信息也过于单一,不利于资源共享;再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在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在教学和学习应用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评估和共享导向的建设思路难以满足当代高校的学习需求.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在教学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缺失.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以促进学习为导向,面向教学有效应用,从评估体系、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考量,通过整合设计与混合应用提升其教学应用水平,以提升各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促进有效教学和学习,关键在于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和应用.本文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性诉求出发,探索基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高校混合学习设计框架,并根据高校教学实践,阐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支持下的混合学习策略设计的三个维度,为提升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有效性提供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精品课程及其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及其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功能更加全面、行政监管便捷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平台,把平台分为两大部分:申报网站和教学网站。在申报网站中增加了专家与行政监管人员留言模块,通过这些建议和意见,可以及时改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在教学网站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模块,改善了交互模块以及师生评价模块。提出了精品课程网站应该公示专家与行政监管上网的时间记录的设计,以期接受大众监督,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相互督促、不断进取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外精品课程网络(网站)资源建设及开放共享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审视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结合江苏省精品课程资源库的实际建设与调研,提出了精品课程未来的建设策略——标准化与开放性,即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标准化组织与服务整合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8.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要求精品课程内容全部通过网站的方式对外开放。调查了部分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分析了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和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精品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课程网站(尤其是申报网站)的建设上,走人了精品课程建设以争取评奖为目标的误区,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能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背景,从观念、应用、平台设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技术平台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介绍了四川大学工程训练积极申报精品课程的情况,指出通过申报和建设工作,能够从多方面促进工程训练的课程建设,更好的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