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盛宣怀在清末创建了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大学规章制度,提出了“兴学救国”的主张和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办学思想,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盛宣怀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一、南洋公学的创立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实业巨子盛宣怀认为欲图自强,当以培育人才,筹设学堂为先,以兴学堂为己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天津海关道时,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成为中国新式大学设置的雏形(后改名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光绪22年)12月,他又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相似文献   

3.
盛宣怀,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4月27日,是清政府办洋务不可或缺的干才,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开拓者,一生兴办了采矿、航运、纺织、煤炭、冶金、铁路、银行、电讯等各类大型企业十多个。在兴办近代企业取得巨大成功、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他又先后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前身)和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等一大批近代新式学校,首开中国自办新式大学教育、公立新式普通中学、新式小学和正规师范学堂及职业技术教育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人才引进活动及其成效,对近代中国从事洋务的官员和实业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派亲王重臣远赴海外考察,选聘人才的作法受到郑观应等人的推崇,并向清政府提出了仿效的建议;日本采用派员出国留学,聘请外籍人才协助创办新式学校和派员跟随洋员匠学习等方式培养本国人才,终于实现了技术上的自立,对此李鸿章等人无不主张予以借鉴,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从而促进了中国新式人才的培养,推动了近代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盛宣怀正视外力入侵后中国矿权面临的严酷现实,主张在应用西学的基础上同洋商争利,开发中国矿源。他采取一系列保障中国矿权的措施,抵制洋商对中国矿业的垄断、扼杀。在长期办矿生涯中,盛宣怀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矿务思想,特别是先顾舆情、富寓于民的主张,使其思想跨出传统办矿之道的藩篱。毋庸讳言,盛宣怀的矿务理想与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这种悖论,成为19世纪晚期中国新式工业艰难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甲午战争后,盛宣怀认为欲图自强,当以作育人才,筹设学堂为先,以兴学堂为己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天津海关道时,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规定头等学堂应修习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它是中国新式大学设置的雏形。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曾赞助钟天纬在上海设立三等公学,同年11月他奏陈自强大计,分练兵、理财、育才三事,并请设立达成馆。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在上海创设南洋公学,分设四院,其中师范院即师范学堂,是中国师范学校最早者之一。其余外院、中院、上院则相当于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各习四年,三级衔接,依次递升。此三级学制对中国新式系统学制的建立起了一定作用。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在编辑教本,广译和介绍各国政治要籍方面,也做出一定贡献。盛宣怀于1916年4月27日在上海病逝。他的著作有《愚斋存稿》等。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是晚清新政改革的领袖人物,为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民族自强的需要,他在从事湖北地方近代化改革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他主张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农工商学”;重视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积极发展近代化新式教育;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农业。他的思想在今日中国也仍然是值得吸收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是晚清新政改革的领袖人物,为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民族自强的需要,他在从事湖北地方近代化改革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他主张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农工商学”;重视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积极发展近代化新式教育;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农业。他的思想在今日中国也仍然是值得吸收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1894~1897年他在视学贵州期间,创设官书局,引进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改革学制,培养近代新式人才;改革科举,选拔人才,推动了贵州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轨,为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盛宣怀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家,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在社会慈善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他走上慈善事业的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晚清社会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他的慈善事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征:以赈灾事业为主体,兼办各种慈善活动;重视教育;积极支持并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盛宣怀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