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野草·题辞》的开头.这“充实”而又“空虚”的境界,不仅是鲁迅当年写作《野草》时心境的形象写照,也是整部《野草》诗集的一个非常确切的注释.这注释的扑朔迷离和笼罩在《野草》上空的一层云雾所构成的画面极其和谐.于是《野草》成了鲁迅著作中最难读的一种.当代著名的研究鲁迅的专家李何林同志也认为解释这些诗篇并不容易;“凭这一点”,澳大利亚的学者梅贝尔·李写道,“他就应当受到称赞”.但《野草》在鲁迅著作中却又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这倒不是因为它难以理  相似文献   

2.
谈《野草》     
谈《野草》景山鲁迅的《野草》可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散文诗集,但同时又被认为是鲁迅的最难读懂的一部作品。《野草》共收散文诗23篇,另“题辞”一篇。当然不是篇篇都难懂,例如《风筝》、《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都是很好...  相似文献   

3.
《野草》是鲁迅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的一部散文诗集。由于鲁迅写作《野草》时,正是新文化战线经过了一次大分化之后,他因寻不到“新的战友”,而感到苦闷、彷徨;在写作方法上,《野草》又较多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这样,《野草》成了鲁迅著作中最难读懂的一种。《野草》自一九二七年七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陆续有人撰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野草》只有三万来字,从篇幅来说,可算是他的著作中最薄的一本书,然而对《野草》他却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私下,鲁迅跟比较亲近的冯雪峰、川岛和肖军等人曾多次表露过自己对《野草》的珍爱之情。由此可见,《野草》在鲁迅作品中的地位:《野草》,不仅在鲁迅思想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从体式和艺术构思的独创性上来看,它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特殊地位。从二十年代章衣萍和高长虹发表有关《野草》的评论文章以来,时经半个多世纪,出现了大批研究《野草》的论著。近几年来,又陆续出  相似文献   

5.
关于《雪》的主题,诸家意见不一,而分歧的焦点在于有无象征和寄托上。我认为,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诗中,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寄寓了美好的理想,表现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有所象征和寄托,这本是不少散文诗的特点之一。《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在谈到《野草》的写作时,就曾经说过:“这二十多篇小品……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胡了。”又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  相似文献   

6.
评论一个作家的作品,一般来说,评论者最好具有与作家相应的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然而,对鲁迅这样的作家,评论者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是难乎其难的。因此,我们对鲁迅的研究,总是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上,而对《野草》的研究更是如此。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野草》时,就受到法国象征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的影响,然而,《野草》研究六十年,我们还在对这些影响进行艰苦地探索与研究。最早提出《野草》有象征色彩的是刘大杰。他在!928年发表的《呐喊与访煌与野草》一文中认为,“鲁迅从《狂人日记》以后,以至《仿…  相似文献   

7.
鲁迅写作《野草》的原因,评论界一直有多种不同的看法,鲁迅自己说是因为《新青年》团体分化而创作《野草》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本文明确指出,对长期的无性婚姻的不满与追求自由理想婚姻而产生的种种矛盾,才是鲁迅创作《野草》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鲁迅一生创作的散文诗,都已收在《野草》这个集子里了。一九八○年五月三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鲁迅在“五四”时期,以神飞作笔名写的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于是打开了《野草》集外,鲁迅无其他散文诗之谜。但是,除《野草》和《自言自语》以外,鲁迅还有没有别的散文诗,或者具有散文诗的格调和风彩的作品呢?孙玉石同志在《<野草>与中国现代散文诗》一文中,作了肯定的答复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散文诗集。发表方式的独特,出书编序的慎重,隐晦难懂的意蕴,说明《野草》的创作有别于《呐喊》和《彷徨》。鲁迅似乎并不在意读者懂不懂,但《野草》却是鲁迅的最爱。鲁迅一再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真正走进《野草》的艺术世界,才发现这部诗集实为爱情讴歌,为爱情作证。其实,《野草》是一部具有象征意蕴的爱情散文诗集。  相似文献   

10.
<正> 《野草》的艺术美,集中体现在它的悲剧性美学效应上,而它的悲剧性美学特征又主要是通过作品严肃悲壮的抒情主题和生动感人的意象系列体现出来的。《野草》是鲁迅那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鲁迅自身人格精神的结晶,它是一丛将作者的人格精神和思想感情的根深深扎进中国社会严酷现实的土壤里而生长起来的“野草”。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侧重于思考外部世界,而《野草》则是鲁迅自己孤独、痛苦、绝望而抗争的灵魂的体验和升华,完全是鲁迅的“心灵史”。《野草》的每篇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交织着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矛盾情绪:一方面顽强坚决、渴望战斗;一方面又彷徨苦闷、忧伤寂寞。  相似文献   

12.
《野草》历来以其艰深隐晦吸引着学者们执笔与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感应。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 0 0 3年出版的刘彦荣的学术著作《奇谲的心灵图影———<野草>意识与无意识关系之探讨》,则于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展示了又一独特亮丽的风景。这本论著,注重从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野草》的创作缘起,于传统研究方法外另辟蹊径,兼顾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构筑了“奇谲的心灵图影”。正如书中提到的,《野草》措辞的含糊使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鲁迅留给后人的世纪性的“文学猜想”。而本书即是从诸如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符号学等领…  相似文献   

13.
《野草》是鲁迅急需抛弃一切绝望,寻获新生而艰难探索的集中体现,而《过客》则又集中体现了《野草》对希望与绝望、历史与背景等悖论的拷问过程,是鲁迅开始走出"第二次绝望"的一个转折点。他试图通过忘却、疏离来摆脱"虚空中的暗夜",哪怕前路也是虚无,他只需要当下的"在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结合《野草》整体和鲁迅创作的时期特性的广阔背景上考察《过客》,我们才能理解鲁迅投射在《野草》里的基本面貌,才能使鲁迅研究"从独断型诠释学转换为探究型诠释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齐慧爽 《现代语文》2009,(10):156-157
鲁迅的《野草》独具魅力。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真正魅力,对《野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解读,至关重要。《野草》中鲁迅寻求希望,与绝望抗争,敢于直面存在的虚妄。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矛盾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客观世界,也来自鲁迅内在的精神世界。与鲁迅沟通,是走向《野草》解读的第一把钥匙。本文从绝望与希望的矛盾中探讨鲁迅《野草》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联野草》的深层把握。  相似文献   

15.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在鲁迅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集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当时的鲁迅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后来鲁迅并不满意《野草》所流露出的思想情绪,认为其“心情太颓唐了”,“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但肯定:“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确实,无论是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野草》都有独特的风格,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和才华。本文仅就其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索,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6.
鲁迅生命独语《野草》处理的是内部世界的幽暗焦灼。其核心问题是个体如何在虚无的存在中存在?鲁迅选择直面虚无、抵御虚无、直至反击虚无,在紧张的对抗中保持生命的激情。鲁迅思想震荡的脉络并不呈线性而是网状。《野草》的叙述相互纠缠,伴随大量象征、隐喻。文本既有思辨性又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影的告别》出自鲁迅的散诗集《野草》,个人认为它是《野草》的代表作品。鲁迅的作品中,小说是新化革命的号角,杂是政治斗争的匕首与投枪,诗则是写给自己的,是纯粹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学。这不但是理解鲁迅的入口,而且是扩张我们对诗理解的至。  相似文献   

18.
《孤独者》与《伤逝》相隔四天完成,鲁迅不公开发表的原因与《野草》直接相关。《野草》记录着鲁迅“难于直说”的爱情心理历程,含蓄委婉,有意掩饰爱情色彩以免引起对手的攻击。而《孤独者》、《伤逝》在彻底反封建主义思想中又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鲁迅为了保护《野草》的神秘,保护自己的爱情,于是把《孤独者》、《伤逝》锁进抽屉,不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9.
《野草》是鲁迅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鲁迅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野草》包含了他的全部哲学。鲁迅自己并未曾明言《野草》到底包含了他的哪些哲学。《野草》主要包含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对绝望的抗争、对生与死的超越和对事物发展的辩证等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正>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野草》,以其继承性和独创性的高度统一而闻名于文坛,本文从两个方面浅论它的继承性。一、《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与鲁迅注意吸收、借鉴大量的外国文艺作品是分不开的。《野草》中24首散文诗的创作时间是1924年至1926年。1926年以前,俄国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已大量地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这些作品,在题材立意、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均给鲁迅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受到屠格涅夫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采用第一人称上。屠格涅夫51首散文诗中,有26首是用第一人称叙写的。《野草》中采用第一人称叙写的竟有16首之多,如《题辞》、《秋夜》、《影的告别》等,占三分之二篇幅。这种手法的运用,显然是冲破了旧诗歌的束缚,自觉地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