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著阅读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走向。但是处于九年级阶段的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没有闲暇时间来阅读名著,毫无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因此初中阶段要注重培养九年级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名著。本文从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激发九年级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习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涉及一些名著阅读内容,这些名著都是经历过时间洗涤的艺术作品,并且通过这些名著作品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同时也能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通过对培养初中生阅读名著兴趣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相应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提高名著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假期生活开始了,我邀请家长、学生一起读名著,建立读书共同体。读名著,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还可以有效地落实课外阅读活动。为此,我制订了一个方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学生、家长共读一本名著,分为研读、交流、分享三个阶段,通过班级微信群,展示阅读成果。  相似文献   

4.
江花兰 《考试周刊》2014,(86):23-23
<正>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打磨而沉淀下来的经典。阅读名著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甚至很多省市把名著阅读列入中考的考试范围,以201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名著阅读的分值是6分,考查的篇目涉及《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等六部名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在实施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我们的语文教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同时,作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修养,以适应新课标课外阅读的要求,当好学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守门人”和“推动者”呢?笔者结合阅读实践谈点粗浅体会,权作引玉之砖。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阅读意识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接受文化传承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前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  相似文献   

6.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按专业对本科生培养做出整体设计和规划安排的教育文件,是关于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框架和教育管理规范.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指出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孟永明 《考试周刊》2014,(31):36-3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阶段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亲密接触,可以增长见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然而,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1)当前思想教育滑坡,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2)网络文学的流行、动画快餐的泛滥,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3)现行评价制度不  相似文献   

8.
培养方案是关乎本科生培养的关键,2017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之前2009版和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工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翻译介绍了2008年版的美国化学会制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规范"。本规范对大学机构本身的要求、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课程体系、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学生技能要求等等做了具体规定。这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求,对我们的化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名著导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而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同时要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名著导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