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陈利传 《生活教育》2012,(22):82-84
建立和谐有序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形成良好班级纪律的需要,也是每一个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班主任,要重视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自我创新的学习环境、知法守法的法制环境以及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教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
杨晓刚 《成才之路》2014,(17):50-50
正班级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表现、心理影响至关重要。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懂得如何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开出下列"六剂方":一、美化班级环境布置是创设良好班级氛围的温床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优美的班级环境能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能使学生在无言的熏陶和形象的教育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从而得到健康的、主动的发展。班主任在进行室内布置时要融美化、教育为一体。"班风"的设置提  相似文献   

3.
钟羽 《江西教育》2022,(11):90-91
幼儿园班级环境指的是班级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发展的保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前,"STEM"理念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发展迅速,因此将"STEM"理念融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本文将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为抓手,分析当前"STEM"理念...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学校应向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团结、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强的后盾。所以,教师要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出发,设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怎样强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笔者就近几年的教育实践,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班主任工作首先是爱的教育。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爱心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起点。班级管理头绪众多,班级里的学生千差万别,班主任要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因材施爱",智慧地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6.
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林 《班主任之友》2003,(11):14-1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各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优化教室环境: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  相似文献   

7.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由班级目标、班级环境、班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一、创设优美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让爱住我家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粘合剂。只有有了爱,其智慧才能像春雨,无私地滋润着幼苗和花朵。班级管理也需要爱,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在爱的氛围中进步。而班主任就是严父、慈母、朋友的角色。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去实施爱?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集体?在农村中学,不同阶段的管理给予"爱"的不同诠释。  相似文献   

10.
班级精神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建设良好班级,精神是支柱。通过理想教育,诱生班级精神;以"爱"育"爱",倡导班级精神;确立班级目标,彰显班级精神;学会慎独,心驻班级精神;沟通家教,光大班级精神。班级精神就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家教世界》2014,(7):86-86
教育需要爱,爱也需要教育。本文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结合班级环境、经典文化、班级活动三方面讨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创造非常幽雅、优美与和谐的班级环境非常重要。作者结合多年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践,以"创设教学相呼应的班级环境"为主题进行探讨,提出注重以幼儿的视角创设班级环境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首先是为了学生,班级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针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简要分析和梳理,以进一步领悟小学班级管理经验,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本文认为,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及时、适度地以“宽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做到“严以宽,宽以爱,爱以教”,就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对小学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活动是展现班主任教育理念、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班主任可以借助活动制定班规、营造环境、促进提升、见证成长,实现"建班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琰 《现代教育》2014,(6):74-75
通过班级环境建设可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使学生融入健康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不自觉地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技工院校是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在班级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格外突出专业性,要与企业文化对接,将企业的环境深入到班级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笔者选择了"忠"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在建设班级"忠"文化之初,笔者带领学生搜集有关"忠"文化的资料,并最终定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携"忠"  相似文献   

17.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班级环境主要包括班级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压抑、紧张、害怕的气氛中,会影响到幼儿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追求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班级心理环境的创设,而班级和谐的心理环境离不开以下三个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把握住"严"与"爱"的尺度。对学生过分宠爱或者对学生过分严厉,都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班主任要认识到爱是教育的真谛,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离不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只有"严""爱"融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与管理效果。本文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严"以及"爱"与"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中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有益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海英 《阅读与鉴赏》2011,(6):79-79,22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和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仅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创设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根植于爱。"就是说教育要在爱的基础上实施,爱是润滑剂,爱是春风,爱是甘霖。用爱施教于人、寓教于人,是每个教师、每位班主任的成功秘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宰和舵手,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导师,这份工作繁琐复杂,令人牵肠挂肚。但是只要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善待爱护每一位学生,班级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在我的班级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