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用“弃九验算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若用来解题,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为例,来说明弃九验算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一、确定符合题意的三个数的位数根据减法定义可将上题转化成等价题目:“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用“弃九验算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若用它来解题,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为例,来说明弃九验算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一、确定符合题意的三个数的位数根据减法定义可将上题转化成等价题目:“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985年4月第一版)第2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教学参考资料讲,这道题的答案很多,可以用凑  相似文献   

4.
巧用余数     
例1,有一串数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5,第二个数是8,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恰好是前两个数的和。5,8,13,21,34,55,89,144……问第1994个数被3除后所得的余数是几?(不可直接用除法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2页第17题思考题是这样的:“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教学参考书》上说此题“有3种答案……”而我们在教学中却找到了7种答案。 解这道题,可先将9个数字进行分组,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进行尝试,找出答案。用9个数字(每个数字用一次)组成相等的3个分数,按每个分数所用的数字个数来分,有以下3种可能。 (一)3个数分别用2、2、5个数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五册通用教材,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解答时,不少师生采用硬拼乱凑的方法,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难找出正确答案。现将该题解析略述如下,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测个数例 1 有一堆大头针 ,估计有几千个 ,利用天平如何很快确定这堆大头针的个数 . 分析与解 在测出这堆大头针的体积的情况下 ,因为每个大头针的体积基本上是相同的 ,所以 ,要想知道其个数 ,只需知道每个大头针的体积即可 .不过 ,在此题中 ,每个大头针的体积是不可能知道的 ,此时 ,我们可将其作为过渡参量引入 .方法 :(1 )用天平称出这堆大头针的质量M .(2 )取n个大头针 ,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 .(3 )设每个大头针的体积为V ,则大头针的密度 ρ=mnV,这堆大头针的体积V总 =Mρ=MmnV ,这堆大头针的个数N =V总V =Mmn .…  相似文献   

8.
一道思考题的完整答案有一道思考题是:“用0、1、2、……9这10个数字组成3个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一本教学参考资料上指出只有8种答案。其实本题有72种答案,现分析如下。本题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有两种情况:一是...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15页有道思考题,内容是“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其中的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把这道题改写成竖式计算,就是一道填充题,形如:□□□  相似文献   

10.
有三个盛梨的篮子.每个篮子里的梨个数均相同.如果用这三个篮子里的梨再加上4个梨,就可以摆成一个间隔距离相等的正方形,并且这个正方形每行的梨数和每个篮子的梨数一样多.请问,每个篮子原有多少个梨?  相似文献   

11.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既有益于综合应用知识,又有益于发展思维能力。只是有些题目,解答起来并不容易,本文拟对一道数字组数问题谈谈我的思考过程。为方便起见,采用解题的形式来叙述。问题1:用1、2、3、4、5、6、7、8、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8页第15  相似文献   

12.
[题目]用1、2、3、4、5、6、7、8、9、10、12、13这十二个数编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算式各一个,且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相似文献   

13.
开心茶座     
《家长》2002,(6)
巧添数字请你在六角星(见图1)的各圆圈内分别填入1-12这些数,并使每条线上的4个数之和为26,每个菱形上4个顶点的数之和也为26。以六角星每个顶点为顶点,组成大的三角形,使每个顶点的数与其相压的4个数的和(如图1中A、B、C、D、E,5个数之和)也为26。  相似文献   

14.
《红领巾》2007,(11):54
[例题精析] 例1 将八个数从左到右排列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七个数和第八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某些列方程组解的应用题,因未知数的个数多于可列出的方程个数,要想求出每个未知数的值,一般是不可能的,如果对题中的一些未知量,只是设出,用于代换、转化,而不去求出其具体取值.即可用“设而不求”法解应用题,则会加快解题速度,便于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6.
贵刊1990年第二期载文(《一道思考题的探求》,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985年4月第一版)20页的思考题:“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通过对题目中所要求的三个数的位数分析入手,采用分类凑数的方法,逐步探求出问题的解答,这对帮助教师掌握教材和如何指导学生分析解答类似的一类组数思考题均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07,(11):54-55
【例题精析】 例1将八个数从左到右排列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七个数和第八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现行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六册17题是这样的: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使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 这道题按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用探索的方法写出一组符合题意的数就行了。但是作为教师则需要知道符合题意的数组究竟有多少?探索出符合题意的数组的成功率有多大?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本文中用字母a、b、c、d、e、f、g、h、i表示九个数字。用abc=100a+bc=100a+10b+c表示由a、b、c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93年第六期上刊登了一道数学趣味问题:“三尉填数”。具体问题是:“请你将22~28连续的7个数填入下图的各块中,使每个圆圈内的4个数的和都等于100。该怎么填呢?并且给出一个答案:现在给出这道趣味问题的解法:用 a,b,c,…,g 中  相似文献   

20.
三圈填数     
亲爱的读者,请你将22—28连续的7个数填入下图的各块中,使每个圆圈内的4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0,该怎么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