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青海省刚察县扎苏合10 MW光伏发电工程为例,对比了光伏电站固定支架和固定可调支架(包括月调式、季调式和半年调式)对电站发电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月调式安装方式的年发电量最高,比固定式高6.31%,月调式的倾角调整范围为4°~66°;季调式安装方式的年发电量比固定式高5.15%,倾角调整范围为10°~62°,春夏秋冬四季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分别为28°,10°,52°,62°;半年调节方式的年发电量与固定式相比能提高5.07%左右,调整角度分别为58°(冬季与春季)和20°(夏季与秋季)。综合考虑发电效益和不同调节形式支架的复杂程度及对应工作量的大小,半年调式支架更适合作为青海省刚察县扎苏合10 MW光伏发电工程的固定可调式支架方案。  相似文献   

2.
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其性能优劣决定了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维。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利用FLUENT软件对光伏支架风场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光伏组件所承受的风荷载,并将计算结果与日本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验证。通过建立光伏支架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光伏跟踪支架刚度、强度及模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最大应力和变形为约束条件,在HyperStudy中运用全局响应面法对跟踪支架各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光伏跟踪支架减重70 kg、轻量化减重率达19.4%。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的组成、种类及发电特性,提出采用国内光伏电站未运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保证电站及农业种植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刚察县扎苏合10 MW光伏电站为例,给出固定可调式支架的结构形式,并根据光伏电站所在地的全年光照情况,将全年时间分成若干段,计算出固定时间段内发电量最大的电池板倾角。得到按季节调整的最优角度为10°、28°、52°、62°,并分析不同角度下太阳能支架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固定可调式支架在不同倾角情况下,中间立柱与横梁连接处需加强处理。建议青海省新建光伏电站中采用固定可调式支架,对太阳能电波板的倾角进行月调、季调或半年调。  相似文献   

5.
南京奥体中心的观光塔为一高耸结构,其风荷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观光平台及观光塔本身形状的复杂性,建筑规范无法准确给出其风荷载,因此需要在风洞中进行测压测力试验,以测定观光塔整体及局部风载,获得风场数据.文章介绍了整个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各风向角下的风压分布特征给出了结构抗风设计和考虑载人时的最不利风向角与最大风压值,可为观光塔结构强度设计、电梯间及观光平台的玻璃幕墙设计提供风荷载依据.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平台应用于科研和教学的太阳能光伏教学和研究中,可以进行太阳能电池板性能检测,光伏发电演示及开发应用实验。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浅显易懂,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光伏应用整个环节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光伏发电装置设计中,通过对光照自动跟踪系统的机械设计优化,利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大幅减小了光伏电池板支架在二维旋转过程中的机械能量损耗;同时,通过低功耗控制电路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跟踪系统对电能损耗的要求。系统装置经过这两种设计优化,在降低自身能耗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了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光伏发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Matlab中GUIDE指令设计构建人机交互界面,在界面中进行太阳能辐照度计算、光伏阵列设计、斩波电路及MPPT算法、逆变器设计等。使用实际工程案例结构、参数等进行光伏发电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的仿真,为高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提供了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光伏发电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选择、主要部件的容量计算和安装,以及将LED作为照明灯具等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系统的方案设计.以3kW光伏电站为样本,估算投资分布与发电成本,结果显示其成本与同类发电站成本相同,而太阳能光伏系统中最大的成本累积在蓄能环节.同时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优化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池的原理分析,得出光伏电池的数学理论模型,进而搭建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电池等效模块,再经过直流-直流变换模块、逆变桥变换环节、滤波环节,得到完整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模型.利用PSCAD软件建立了光伏发电的模型,完成了光伏发电各环节的搭建和调试.该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在外部输入参量,如外部光照量、电池板温度等变化时,光伏系统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以及并网后对于系统网络的影响.作为一个等值电源,还可以计算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等值阻抗.  相似文献   

11.
在辐照度小于标准测试条件(1000W/m2)的时间内,光伏方阵实际输出功率总小于额定输出功率,导致逆变器始终未按额定功率运行,造成光伏发电系统的交流侧设备利用率偏低.文章从容配比的概念及提升容配比的方案为切入点,对光伏电站的容配比及提高容配比对光伏电站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容配比,可以提高逆变器、箱变的设...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铅蓄电池充电的简易实验教学平台,由光伏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阀控式铅蓄电池和变阻箱负载构成。以近似梯度值计算代替一阶求导,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电压扰动观察法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以STM8S105单片机为控制器核心,采用Buck直流降压斩波主电路,结合铅蓄电池四阶段充电方式,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测试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MPPT功能,造价较低、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易于操作和维护,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光伏电池板跟踪系统进行了研究。系统通过光伏电池板自动跟踪太阳光,使光伏电池板尽可能与入射光线成直角,从而使光伏电池板获得较高的集光效率。为此,利用光敏电阻实现光电信号的检测,设计了光敏电阻分压电路,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送给单片机处理,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光伏电池板的自动跟踪控制。经验证,本系统能满足光伏电池板实时跟踪太阳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依据卵石土地区华能海南州光伏项目现场试桩竖向抗拔和水平静载试验数据,采用三维连续介质拉格朗日法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光伏微型短桩及支架体系在不同荷载倾角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光伏微型单桩竖向位移的增长率随着荷载倾角的增大逐渐变缓,水平位移增长率逐渐变快;荷载倾角位于15°~75°范围内,光伏支架体系竖向位移在加载前期增长趋势相同;光伏支架体系的倾斜荷载-桩顶水平位移曲线均呈缓变型,极限水平荷载随荷载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光伏支架体系的整体性,荷载倾角位于15°~30°范围内时合位移由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共同决定,建议在工程设计时采用倾角在此范围内的光伏支架,以保证其良好的抗拔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政工程跨路、跨线的梁建设越来越多,现浇箱梁中的承重结构满堂支架以其整体性好、承载力大、拆装方便、工期短等优点,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跨东外环路主线桥现浇箱梁为背景,根据混凝土箱梁的自重荷载分布、施工机具荷载、支架杆件承载力、作业空间等方面考虑,支架按一次浇筑成型设计.最后通过对盘扣式满堂支架的各构...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可移动式风光互补发电实验实训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机械结构、供电线路、控制线路及实验效果。该系统的光伏发电模块的年发电量约为每年345.5 kWh,风力发电模块的年发电量约为每年466.8 kWh,总发电量为812.3 kWh。系统具备可开发性,配备了光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可以基于信号处理板和触摸屏自行开发风光互补控制方式,进行系统设计方面的实验实训。系统具备可移动性,可以依靠模拟光源模块、模拟风源模块、量角器、调节支架在室内室外进行模拟实际环境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实验实训。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作为优化光伏发电效率和更智能化的设备,现在已经得到了光大光伏电站的青睐,传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架构连接方式是通过组件串并联组成光伏阵列后连接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存在当有阴影时组件和逆变器功率不匹配、工作温度高、寿命不长、监控能力有限等问题。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独特的架构使太阳能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具有可以模块化设计、即插即用、安装方便、扩展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伏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光伏工程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掌握光伏工程的基本应用能力,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检测,毕业后能在太阳能发电、光伏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及电力建设领域从事项目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因此,本课程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校内外实习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实验研究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发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介绍了新型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实验室中的发展,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最大功率追踪技术,记录并网运行所发电量及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研究光伏电池发电的特性是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根据技术规程,计算了现浇支架上的作用荷载,按不同荷载组合检算了现浇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现浇支架各部位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为客运专线连续梁桥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保障,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