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便于学生从系统角度全面领悟和体会现代无线电设备的工作原理,研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从硬件资源、片上系统、控制方法、射频电路、API接口、VITA-49协议等方面,对实验平台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剖析。资源的开放化和软件化、结构的层次化和模块化、信号的高速化和宽带化、接口的分类化和层级化、操作的可控化和网络化,是实验平台的特点。用于实验教学后体会到,该实验平台不仅易于开展分级实践教学,利于从不同起点和不同角度掌握现代无线电设备的工作原理,而且能够发挥出学生个性化创造性。本专题重点介绍宽带射频子板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实验平台主板通过管理接口控制射频子板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便于学生从系统角度全面领悟和体会现代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研制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从硬件资源、片上系统、控制方法、射频电路、API接口、VITA-49协议等共六方面,以递进式对实验平台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剖析,并给出了利用实验平台进行软硬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总结出实验平台的五大设计特点,即系统资源的开放化和软件化、系统结构的层次化和模块化、适应信号的高速化和宽带化、驱动接口的分类化和层级化、管理操作的可控化和网络化。用于实践教学后体会到,采用该实验平台不仅易于开展分级实践教学,利于学生从不同起点和不同角度掌握现代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而且能够更好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为便于学生从系统角度全面领悟和体会现代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研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从硬件资源、片上系统、控制方法、射频电路、API接口、VITA-49协议等6个方面,对实验平台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剖析。资源的开放化和软件化、结构的层次化和模块化、信号的高速化和宽带化、接口的分类化和层级化、操作的可控化和网络化等,是实验平台的特点。用于教学后体会到,该实验平台不仅易于开展分级实践教学、利于从不同起点和不同角度掌握现代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而且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学生个性化创造性。本专题重点介绍实验平台对传输信息的规范、分类和包格式结构及系统对各分类信息的解析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信原理实验是绝大多数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开设的对通信原理这一专业课的配套实验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验证课程所学的知识,同时启发学生探究工程实践技术。传统的通信原理实验课基于集成实验箱接线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进一步探究技术细节。论文以面向本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实验验证为基调,引入软件无线电的思想,以无线信道测量系统的搭建为实践案例,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USRP,搭建了一套一发六收的信道测量教学平台。基于该平台,论文对室外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并对其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进行了分析比较,解释了测量结果的合理性。通过这些测量和分析,最终验证了信道测量教学平台的功能,证实了在通信原理实验课中引入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立足实验室实际需求,以提升实验设备使用率、切实培养学生创新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通过集成软件无线电、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技术,解决了传统实验室局域网内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大规模远程开放的难题,实现远程访问实验室的软件无线电设备(NI LabVIEW和NI USRP),从下载资料、远程编程、运行调试、到效果验证的实验全过程开放。探索了基于远程平台的集实验教学、创新项目、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该成果与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远程实验、远程教育、远程科研、远程测控等。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140-144
通过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设备不足,受课时、场地等因素制约多的问题,研发了基于TEC-XP指令级、微体系级仿真系统以及三大部件实验的仿真软件,并将该仿真软件移植到智能手机平台,更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预习和模拟演练。实践结果证明,该仿真系统的应用实施,使学生不受设备、课时及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了学生预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设备损坏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以新型FPGA为主芯片的计算机系统接口实验平台的设计与研发。由于新的FPGA扩大了片内逻辑密度,内嵌了高速收发器、PCIe核及DSP处理片等[1],并且与之配套的设计软件也具备了逻辑设计、嵌入式开发、与Matlab绑定设计、仿真调试以及软硬件协同工作的功能,使得该实验装置扩大了接口设计的能力,除了可以采用普通的逻辑方式设计硬件接口以外,还可以采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方法设计系统一级的硬件接口,同时增加了DSP信号处理方面的内容。该实验装置用于教学实验后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国际上领先技术的设计方法,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接近于社会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单片机实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最多可完成21个项目的多功能单片机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硬件由最小系统、编程接口、输入输出接口、各类串行总线接口及AD、DA等应用模块组成,硬件电路可拓展、可剪裁、可灵活搭配,能够完成主流51系列单片机和AVR单片机实验。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或者C51设计,也可以运行Small RTOS51或μC/OS-Ⅱ操作系统以加快开发速度。实践证明,设计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具有成本低廉、通用性好、软硬件扩展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可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E类逆变器为基础,结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设计了一个创新性仿真实验平台。首先分析E类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研究电路参数对E类逆变器效率的影响;然后系统地给出基于E类逆变器的高效MCR-WPT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在Simulink下构建了一套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传输效率的计算以及各类因素对传输性能影响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133-136
利用Packet Tracer的物联网仿真系统平台,规划和设计了车辆道闸实验系统。系统包括RFID读卡器、车牌显示器、监视器、地感线圈、车辆道闸、通行车辆等物联网实验对象。根据道闸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道闸系统物件的硬件接口、网络拓扑、软件功能,并通过Python软件编程和IoT服务器逻辑控制编程,实现了道闸系统实验仿真,为物联网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缺乏实验设备条件下利用软件仿真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控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开发了数控车床仿真加工软件并应用于《数控机床》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介绍了该仿真软件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实现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使学生能够直观体验交通信号控制实验的效果,设计了由计算机(运行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信号控制机和信号机接口设备组成的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该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设置信号机参数、运行仿真实验、观察信号机对交通流的控制效果并进行离线评价、比较不同交通条件下信号控制方案的优劣。通过该实验,可以提高信号控制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103-105
为了加强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增加学生就业机会,设计了一套移动终端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以EMB-5872主板为硬件核心,通过视频设备和触摸屏、无线通信设备以及蓝牙模块可模拟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展开相关实验,通过USB接口可以与PC机进行通信,软件上以强大的Meego操作系统为平台。使用该实验平台,学生不仅可以进行硬件系统设计,还可以进行丰富的软件实验甚至是复杂的图像处理实验、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开展创新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模拟移动终端完成复杂的编程处理任务,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培养创新意识,并与实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软件实验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软件实验平台的设计.该实验平台具有实验参数易于调节和实验结果更直观等特点.利用此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提高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增强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以J公司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为原型,以Flexsim仿真软件和Pro/E建模软件为基本工具,对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中的设备和电池片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将该仿真系统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实现设备性能、电池片变化分析,还可以在Flexsim平台上进行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采用实验箱方式,效率低下,调试困难,可靠性差,学生难以理解硬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文提出使用Logisim虚实结合的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并在头歌平台发布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现代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能力为目标,贯彻强调软硬件关联与协同、以CPU设计为核心的层次化系统设计的组织思路,帮助提高学生的硬件思维和系统设计能力,促进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运动控制是数控加工设备和电子控制设备的关键技术,为满足现有运动控制技术实验教学需求,以XY工作台为主要结构,采用PC机+运动控制卡的控制模式,利用Visual C++2010开发了运动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可以完成"直流伺服电机位置阶跃响应"、"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单轴电机运动控制"等实验。本实验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工业化制造标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实验教学平台还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的学生,预留了开发系统扩展功能的数据接口,以便充分发挥精英人才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沉浸式维修性虚拟验证平台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设备。该平台由动捕设备、显示系统和软件驱动系统组成。平台通过采集真实人体的运动数据,并将其重新定向到体型不同的虚拟人上同时保留原始人体的动作特性,实现实时的运动重定向。结合关节位置的算法可以纠正关节角度的计算偏差,这种数据增强技术能提高关节角度和位置的计算精度。通过利用该平台对发动机关键部件维修性评估验证,结果表明,验证结果可靠,使用方便灵活。同时,该平台也可用于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入Proteus软件设计出能综合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原理这两门课程内容的仿真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和8086最小模式系统为核心,外围是人机交互界面、常用接口电路和通信电路模块。通过该系统与相关编程软件配合,完成"8086与AT89C51串行通信实验",从实验要求、电路结构、程序流程和仿真结果方面进行了分析,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两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和可视化编程技术(GUI),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技术平台,该平台包含永磁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和调速过程仿真分析,替代硬件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教学、实验和工程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