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英国最知名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将文学传统、社会文化和自身经历融合在一起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思想先进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其强烈浓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我们能够从作者创作的女性形象中深刻感受到作者与文学在对于真善美与幸福的不懈追求.本文主要研究狄更斯与女权主义,以及狄更斯作品的女权主义思想各个方面对狄更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书写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读者中最重要的卖点之一,亦是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早期美国华裔女性作家持歌颂与置疑双重态度,她们不同的生活背景、所承受的文化冲突以及自身的女权主义思想为这种态度做出了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作家,她本人即为女性,笔下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她作品中传达的女权主义观念和女性解放意识都十分强烈。尤其是在其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女性意识对角色建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美国历史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其诗中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从女性意识的萌芽、女性意识的反抗、女性意识的成熟等三个阶段对诗人诗歌的女性意识进行有效划分,最终得出女权意识的认知历史轨迹,同时对当代女性自我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女权主义法律观是自然法的法律观。古希腊悲剧作品已经对女权主义法律观有了经典的法理诠释。在古希腊著名的悲剧《安提戈涅》中,俄底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公然违抗了国王克瑞翁的法令埋葬了其背叛城邦的哥哥波吕尼刻斯的尸体,结果获罪而死。这部悲剧的法学意义在于揭示了实证法与自然法、国家法与宗教习惯法的冲突。女主人公安提戈涅也成了西方女权主义法律观最早的代言人,她体现了女性呼吁自然法以抗衡男性意象的法律实证主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以及女权主义的主张,综述了美国妇女体育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现状.分析认为,后现代女权主义拓宽了社会对妇女体育的认识,对现存的美国妇女体育实践,以及学校女子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女性翻译为背景,提出了女性身份认同和界定的社会问题,并以当代翻译理论和女权主义思想为依据,对女性身份认同进行了阐述。笔者最后指出,女性翻译是女性实现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女权主义"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性别平等"这一议题已经在无数的文学作品中被提及、讨论以及定义。吉尔曼的《她的国》无疑是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代表作,也因此充分体现了二十世纪初的激进女权主义对于"性别平等"的理解与设想。然而这部一个世纪以前的作品看似描绘了对"性别平等"的美好幻想,实则因为其对于"女权主义"的矫枉过正,反而将女性桎梏在了更深层的枷锁之中。本文拟通过对《她的国》的文本分析,揭露吉尔曼塑造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的美好幻景之下对"女权"这一概念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凯特.肖班的小说《觉醒》是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早期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当时妇女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存的双重生命状态。主人公艾德娜在受到传统男权社会的外在束缚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内心主体的独立意识,这种双重的生存状态伴随着艾德娜的主体意识觉醒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女性翻译为背景提出了女性身份认同的社会问题。女性一直生活在父权社会的梏桎中,长期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歧视。女性以翻译为途径,宣告她们自身的社会价值,体现她们的思想理念,在译作中阐明她们的独立主观意识、独立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并把女权主义的思想理论融入译作中,通过语言表述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改变她们的社会形象,实现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和身份认同。该论文最后指出,女性翻译中的身份认同是妇女争取解放,追求女性的自我疆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伍尔夫独具一格的女性意识贯穿其中。而她在1929年发表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更是堪称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蕴含的物质的房间,精神的房间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分析,以探究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作品《幽灵之家》以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为中心,讲述了整个家族的兴衰,展现了大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反思祖国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小说中的女性们风采各异,她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反抗男权主义的压迫,追求自由和平等,领导着拉美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女权主义的兴起与两性关系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地位、精神存在和语言文化习俗方面阐述了女性长期以来所处的地位并由此兴起的女权主义浪潮.女性解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个领域向男性进行的现实挑战以及男性所面临的种种压力,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强调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一部最早记载夏、商、周时期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源头。它以记言为主,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该书中的"五誓"就是统治者宣扬治国思想的典型之作。从治国思想核心的天命观、任人唯亲和选贤举能的任命观、严厉惩处的军纪观和不得外戚干政的执政观四个方面,对《尚书》中体现的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在这一时期,尽管各种文学倾向的主流特点都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但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在人性的理解、宗教自然观以及文学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种种差别,这些差别也正体现了浪漫自由的美国在文学领域表现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德"字在甲骨文中和金文中的写法是有异的,这种区别自周代早期即已出现,之后涵义又有许多变化。"德"字的演变恰好体现了先秦时期统治者政治思想向思想家人文思想的转变:周代统治阶层推行"德"治,与殷人所崇尚的"天"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开始丰富"德"字涵义,讲求个人修身反省,并开始在普通百姓间推行,它不仅推动了后代"德"的大小传统的融合,并且在世界轴心文明中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一个黄金期,女性小说家异军突起.越南学界对于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译介,让越南民众更了解中国,并真切地反映出女性在不同时期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变化,从客观上体现了对于中国女性作家文学水平的认可.中国女性作家并不单纯地表现女性对于平等的追求和渴望,而是在作品中客观地描述生活,将女性的真实境遇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刚好暗合了越南读者对于情感、性格以及身份认同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由BBC出品的英剧《德伯家的苔丝》,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女性观,并从时间、季节以及生活场地的变化剖析了该影视剧作品所体现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揭示了其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池莉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代表了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其具体表现为女性经济意识、个性独立意识的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池莉的女性意识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构成了该时期女性意识多元共生的格局。池莉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在不断强化自身女性意识的过程中 ,产生了一种与男性中心文化的对立情绪 ,从而对创作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互动理论的视角评析女权主义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图表法、归纳法、对比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简要地阐述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女权主义运动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应用互动理论的社会学视角,评析女权主义者对平等体育权利的争取与国际奥委会领导层逐渐地意识到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鼓励女性进入国际奥委会及相关体育组织的互动过程,最终双方在相互斗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也促进女权主义运动朝着更深的理论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