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创造和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掌握隐喻工作的认知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雏能力和隐喻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正确理解运用隐喻性语言,掌握隐喻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隐喻能力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更高的要求,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益补充。文章采纳现代隐喻认知理论观点,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隐喻与文化及隐喻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指出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二语教学要注意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领悟能力。隐喻能力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是十分重要的,以达到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为英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词汇教学中重视学习者隐喻理论的输入利于学生了解词义演变机制,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透彻理解和英语式思维,提高其创新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帮助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对语言的发展和习得有深远影响。隐喻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词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应用隐喻认知理论,通过词汇讲解、习语分析和文化内涵比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基于这一理论,笔者阐述了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隐喻能力培养的方式,强调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及与英语词汇习得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隐喻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隐喻思维在高校大学生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Lakoff&Johnson则认为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模因论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不断地传播.隐喻思维与模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模因论为视角研究高校大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不但拓宽了隐喻的研究范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蕾 《林区教学》2012,(1):75-77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隐喻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隐喻能力应当包括透析隐喻性语言现象其深层文化内涵,掌握目标语言文化里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语言交际中运用隐喻和创造隐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这一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教学对象,探讨在词汇教学、文化教学及语篇教学中,增加学生本民族语言中特有的隐喻概念进行对比性教学,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改进英语教学、改革教育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表明:隐喻是语言和认知共有的根本属性,隐喻的认知本质和认知功能等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隐喻理论对词汇、句法、语篇等语言各层面以及文化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加强隐喻教学和学生使用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及文化中。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结合教学实验开展实证研究,从词汇、写作及文化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从解读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行文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高级英语课程隐喻能力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认知隐喻概念,分析隐喻能力相关研究,着眼于提高师范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隐喻能力,提供了纳入高级英语课程中的一套较详尽、操作性强的隐喻能力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封君仪  吕倩 《成都师专学报》2009,(3):121-124,128
本文蘧过问卷调查研究隐喻能力以及跨文化隐喻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隐喻能力的三个方面——隐喻解释流利性、隐喻独创能力以及找到隐喻的能力强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写作水平较高学生的跨文化隐喻能力好于写作水平较低学生的跨文化隐喻能力。文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隐喻,不仅因其修辞功能,更是因其认知功能。读者识别、理解隐喻的能力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隐喻能力不仅是简单识别、理解隐喻的能力,还包括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隐喻能力是读者全面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内涵的“金钥匙”。文章从隐喻修辞和隐喻认知两个方面分析文学作品与隐喻的不可分割性,指出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隐喻产生的认知基础和人的认知方式出发 ,分析了个体认知方式差异与隐喻能力的关系 ,提出 :学生的隐喻能力有助于外语学习 ,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应先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做起。  相似文献   

15.
王晶蕊 《海外英语》2011,(11):65-66,68
基于概念隐喻在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普遍性,该文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隐喻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该文重点阐述了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促进词汇习得、篇章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理解目的语中隐喻映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隐喻能力促进词汇教学,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理解那些在英语词汇中看上去相去甚远的两个义项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实验证明,教师通过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并能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升词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能力作为一个策略工具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8.
隐喻能力是理解隐喻、解释隐喻有效性、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恰当的隐喻以及评价隐喻表达是否恰当的能力.隐喻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大学英语学习者能否地道使用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中,学习者能否发展起较高的隐喻能力被称作隐喻能力的可学性问题.通过对高、低两水平组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产出英语隐喻的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得出两点初步的结论:(1)在隐喻理解方面,两水平组之间的隐喻能力存在差异,高水平组的隐喻能力高于低水平组;(2)在隐喻产出方面,无论高水平组还是低水平组,他们的隐喻能力都相对发展不足,低水平组隐喻的产出能力更为不足.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学习语言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非常重要。探讨了在英语阅读中培养隐喻能力的可能性,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语篇整体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导入和对比等方法来培养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本质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思维模式。因此,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尤为必要。文章探讨在英语阅读中如何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设想:利用隐喻认知规律,开拓创新思维;阅读中注意常规隐喻的积累;发挥形象思维,形成外语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