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40%的大学毕业生准备考研 1.德国《大学》月刊近日作了一次调查。据悉,迄今为止,只有6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其中还包括从事一些效益差、很不满意的工作,其余40%的学生则只能考研,等待第二次择业。《大学》月刊主编贝茨博士透露,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使德国研究生院变得“炙  相似文献   

2.
一些大学对“考研率”的狂热追求,导致“最牛考研班”、“考研基地”等现象蔓延,最终引发大学教学以考研为目标,以考试为手段,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泛滥。其实,“考研率”高肯定是不错的,但如果大学把“考研率”作为教育目标来追求,那就是大错而特错的。追求“考研 率”,催生了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偏离了教育目标,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国家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社会要转变单一人才观,大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3.
曹成玉 《大学时代》2003,(10):38-39
"研热"现象的形成原因 长期以来,考研问题和就业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倍受高校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也可以说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最后必将面临的一个选择.从总体看来,虽然每年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就业,但是考研的队伍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因此,考研似乎成了一股潮流,一种趋势.那么,考研确实有用吗?我们为什么要考研呢?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时间过得飞快,大一的迷茫还在继续,时间就滑进了大二,专业的大门才刚刚向我打开,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就摆上了案头.如今考研的尘埃落下,求职之风又刮得我一阵迷乱,而我尚在迷乱之中无法自拔时,大学之门却又即将关上了.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上大学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大胆地踏入社会就业,或是出国留学开阔眼界?这一系列关乎自己人生规划的问题随着大学时光的流逝一步步向大学生们逼近。面对如此压力,大学生们是否了解当下就业及考研形势,是否做好了准备迎接挑战?就在校大学生的考研问题,对本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倾向,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真实现状,同时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考研率是衡量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促进学校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加强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和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学生高端就业的重要指标.以A大学为例,通过考研数据、考研动机、考研态度、考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深入分析报考率和考研...  相似文献   

7.
每年一到11月,来不及体味大学即将结束的伤感,要么一头扎进拥挤的考研辅导班,要么投身如潮的人才招聘会。考研与就业成了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又一抉择。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保送肯定没戏,考研又舍不得三年的青春时光,所以毅然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8.
“努力拼搏,持之以恒,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这是三峡大学2003年考研状元吴升同学对考研复习最深刻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9.
陈育凡  毛蕾 《教育》2012,(2):57
前不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谈到"大学文化创新的困惑与出路"时指出,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教育俨然成了高中的翻版——专门应试,部分本二、本三高校已经沦为了"考研基地"。大一刚进校就开始准备考研"一年级,就开考研启动大会;二年级,动员考研大会;三年级,考研动员大会;最后还有一个考研表彰大会。"熊丙奇用一句形象的描述,介绍由于  相似文献   

10.
考研热持续升温,考研热也越来越影响大学生选择,课题组通过调查大学是考研行为,剖析本科生的考研情况,同时对大学考研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位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考研英语为案例,通过近十年的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广泛的调查、观察和访谈,考察了独立学院的英语考研状况,探究了考研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进而提出该反拨效应对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生招生和录取中的问题 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的压力就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承受的痛,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能力现象,考研也就被当成了解决就业难题的"救命稻草".国内本科声乐毕业生就业艰难,用人单位纷纷设下"不是研究生决不考虑"的门槛,于是"考研"便成了本科生的首选.逐年递增的声乐专业考研人数,形成了近些年来又一新的大潮.由于考研热和研究生扩招,近年来声乐研究生总体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失业分析     
失业人群 失业的原因失业人群包括待业继续找工作的、失业准备考研的、失业准备留学的、失业放弃求学和求职的(啃老族).就全国而言,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的3/4继续找工作,7.4%准备考研和留学,18.3%放充求学和求职.研究型大学("211院校")的继续求职人员比例低一些,准备考研和出国的人员比例高一些.  相似文献   

14.
6月5日上午,刚刚毕业于武汉某财经学院的女大学生“草浪”应聘到武汉光头酒店,做一名光头礼仪小姐。当日上午10时,在与酒店正式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后,“草浪”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到附近一家理发店剃去留了21年的秀发,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据了解,“草浪”家在湖北黄冈市,其削发一事得到了父母的默许及大学同学的理解,她对能找到这份工作感到很满意。据该酒店经理介绍:“草浪”是他们酒店招的第三位女光头礼仪小姐,前两位因谈恋爱已于半年前离开了酒店。不过“草浪”却是第一位女应届大学毕业生,她的到来会为酒店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5.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英语的延续课程,由于开设时间上与学生准备考研的时间相同,二者往往发生冲突,相互干扰.而把专业英语与考研英语相结合进行教学,则使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专业英语与考研英语的联系入手,分析了将二者结合授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考研吗?”“哪所学校?”跨进大四的学生,这是相互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在考研的路上,我们各怀梦想,由此呈现的心态也千姿百态。面对各种心态,相应的应对法则不可或缺。一、初始准备阶段为什么要考研?原因可能有N种,但大多数考生的心态是浮躁的,存在着种种问题。1.信息缺失型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的缺失程度与决策的正确与否紧密相关,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位同学要考M大学刑法研究生,准备了将近半年;临近考研报名时,才知道该专业只招收2人。迫不得已,他不仅换了学校还换了专业,这就是对考研基本信息掌握不足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全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难以幸免.2008年,一度回落的中国大学生考研人数为何在之后的两年又迅速攀升,且连创新高.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对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作些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考研先锋--东边不亮西边亮   “就业对我来说还为时尚早.“清幽静谧的琴园里,经贸系大四生陈靖一脸悠淡平和.这个很有抱负的小伙子一入大四就投进了滚滚的考研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19.
感悟考研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了考研的大军.我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普通学生,考研对我意味着什么,当时尚不清楚.这要从大三下学期说起,那时我已经辞掉了学生会的一切职务,做学生工作用去了我太多的时间,我想安下心来学习.  相似文献   

20.
湖北一家长为儿子考研驱车到学校占座,还是来晚了一步.某财经政法大学考研自习室外,一脸遗憾的刘师傅说:“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占座,不好给儿子交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