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以农村教育为中心的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是农村教育中心化和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两条发展道路。较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不论是"农村教育中心化"道路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道路,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应采取"和而不同"的第三条发展道路,就是既要公平地对待农村教育,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水准来要求与发展农村教育,以给农村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也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农村教育的特性,使"农村教育"更像"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2.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以农村教育为中心的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是农村教育中心化和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两条发展道路。较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不论是“农村教育中心化”道路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道路。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应采取“和而不同”的第三条发展道路,就是既要公平地对待农村教育,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水准来要求与发展农村教育,以给农村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也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农村教育的特性。使“农村教育”更像“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深化改革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是城市公共治理模式的完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有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即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怎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或更好的。城市公共治理的价值取向应该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走人本治理、民主治理、公平治理、依法治理、文明治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路向的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农村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办学体制问题、生源流失问题、"三教统筹"问题等。长期以来,就农村教育发展路向而言,有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取向,其实这两种取向各有自身的发展困境,均是两种极端的单向度教育思维。这两种农村教育取向的价值之争,实际上是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看法不同。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是某个单独路向,而是要将其置身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路向,随着现代化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问题自然就会"消解"于现代化大潮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区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工具化的价值倾向."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是农村教育目的的异化、投资无利化和对象边缘化;"农村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低层次、农村社会发展的低水平、农村教育发展的低质量.  相似文献   

6.
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走向"离土"。"离土"下的乡村权力格局正走向解体,乡村教育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翻版。因此,乡村教育必须挖掘乡村潜在的教育因素,树立乡村的权威格局,走一条人文重建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就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课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应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就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过程的一般逻辑,又要考虑特殊国情的"后发外生"性质,"中国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照搬别国模式,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中国经验"。"中国经验"具有"渐进改革"、"自主开放"、"文明发展"和"民生政治"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社区化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学习型农村建设为导向,走农村教育社区化发展路子,努力建构服务广大农村全体居民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这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强大动力和必然要求,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坚持人的主体性、保障人的价值尊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公民是具体的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我国的公民教育根植于现实的中国语境,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取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目前教育技术价值观主要有3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应是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进行指导,教育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教育价值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教育目的观。通过理性分析,发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进步主义的还是人本主义的,其教育目的观仍逃离不了这样两种教育价值观,即工具主义教育观和伦理价值观。在两种教育观的不同视野中,“教育是什么”和“教育目的是什么”也被赋予了两种不同的意义。笔者在此探讨了两种教育价值观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对职业教育发展困扰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社会本位"的核心价值取向。在面对普通教育在功能和目的影响下的"以人为本"主流价值取向时,必然会产生冲突和对立,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在学术共同体中缺乏"话语权"。对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缺失,造成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困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总目标既包括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涵盖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两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平衡。任何单一的教育类型都无法实现教育的总目标,理性认识不同教育类型的优势和局限性,使他们在终身教育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沟通、彼此衔接,不失为一条解决职业教育困扰、实现教育总目标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的历史取向应该是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价值观取向应该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最高价值追求应该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4.
麦天枢提出,现代化就是"西化",中国要建立"现代国家"、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是依靠"妥协"实现的.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不是依靠"妥协",其发展更不是因为"妥协".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对内不妥协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对外不妥协地侵略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建立霸权国家和殖民体系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中国不可能也不能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主要价值取向下中国高中教育双重性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高中存在两种主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即高考主义和素质主义。现实的局面是,高考主义实际取向的力量强大,造就了一个考试型的学校时代,形成高中教育的矛盾性格。而素质主义理想取向依赖着时代的支持,正在成长,它必将成为引导高中解决矛盾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马佳 《今日教育》2008,(9):42-42
教育.应该具有共性的价值,即全面育人。教育,更应具有个性的价值,即教育特色。 在教育不断发展、价值取向更加多元的今天。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内涵的发展。一直在寻找一条“名校新发展”的路。我们认为只有走一条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的路.才能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各国都根据国情改革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大都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等。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符合人全面发展的要求。笔者浅谈一些关于课程教学理念转变的认识。一、由“社会本位”到“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人们的政治立场、时代背景不同,导致了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等同视之,而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区分这两种价值观,对于科学地分析和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在本质上是主流价值观的变迁,而不是主导价值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背景之下,以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对城乡义务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要求。纵观相关研究成果,关于城乡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问题,都是立足城市或者城乡一体化的背景来讨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或用城市话语霸权讨论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缺乏对城乡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结构、层次的进一步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对其课程价值取向进行"解剖式"研究,探究其是否应该存在差异,并立足教育现实,满足此前并发展着的城乡义务教育课程价值主体的价值诉求,进而实现真正的、相对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目前教育技术价值观主要有3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应是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进行指导,教育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