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维拉与卡洛的画中缘何实编译1929年弗里达·卡洛的父母对她嫁给迭戈·里维拉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他们那22岁芳龄的娇小的女儿为什么会看上那位喋喋不休、长着一副胖脸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维拉。里维拉比卡洛大21岁,体重220磅,高出卡洛1英尺。卡洛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正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941)现在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现代小说大师",然而,她的文学主张与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广泛鉴赏、学习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表达,经过自己逐步探索与实践形成的。其中,以法国画家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画派对她的文学创新具有很大影响。当然,她对后印象主义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1910年她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14,(6):39-4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作家埃塞尔·伏尼契一生写了不少小说,但只有一部作品——《牛虻》流传后世。她在英美读者中并无多少拥护者,但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却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人们争相阅读她的作品,将主人公奉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得知自己的书在俄罗斯受到如此尊宠,甚至被奉为自由的旗帜。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与毛利语并行是新西兰的地域特色,而后者在20世纪之前一直作为主要通用语言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地人民坚持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去殖民化的革命精神。当地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经历与感受。Ruth Buchanan的展览"我的身体属于哪里"通过强有力的作品揭示了正典化背后的权力机制。她从新普利茅斯市有50年历史的戈维特—布鲁斯特美术馆藏品中选取了大约300幅作品,以每10年为分期在五个展馆中展出。这些作品的总体分类从侧面反映了当权者更加  相似文献   

7.
在首都华盛顿耸立着一座五女士纪念碑,它是由她们的数千名敬慕者为其建造而成的。然而,就在不久以前,这五位女士还因为她们做了碑文上所颂扬的事而受到了嘲弄与讥笑。这五位女杰中最著名的是苏珊·安东尼。至今,她在美国的女辈豪杰及伟大的革新者的行列中仍享有很高的声誉。苏珊·布劳内尔·安东尼于1820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南亚当斯一个教发派的信徒家庭里,但不久她的双亲就移居纽约州。她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她曾在她父亲为自己及邻居的孩子们能受  相似文献   

8.
情投意合 并蒂莲理 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夫人马冰清,1909年夏历3月29日出生在盐津县城一个商人家庭,她从小就聪颖倔强,主持正义,喜欢读书,15岁高小毕业就在井小当教师.1926年,她哥哥马逸飞介绍她认识了共产党员吴澄、赵琴仙、并在赵琴仙的领导下,组织了"云南省妇女解放协会盐津分会",马冰清担任主任委员.马冰清对革命满腔热情,积极组织妇女姐妹投身革命,宣传昆明等一些地区的革命形势,组织她们读书识字,宣传革命理论,提倡放足剪发、婚姻自由,争取妇女解放.盐津分会的会员发展到70多人,当地的反动势力非常恐慌,他们恶毒攻击马冰清,马冰清没有因此而气馁,她仍然积极工作,宣传民众.1928年春,赵思孝回到盐津开展工作,他介绍马冰清加入青年团,并担任团支部书记.1929年初,马冰清到昆明读高中,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一边读书一边革命,时常与宋方、浦代英等一起参与学校的学生运动,她上街演讲,散发传单,书写标语、演剧宣传,成为比较活跃的革命宣传员,被调入地下党云南省工委机关工作,认识了当时任工委书记的王德三.  相似文献   

9.
很多时候,人物传记片为我们展示了人间最为真实和美好的故事,它不需要虚构,不需要哗众取宠,也不需要过多的特技制作,却最能打动人心,甚至屡屡成为电影节颁奖台的座上宾。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典礼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1925年,墨西哥城大街上发生了一场车祸。一辆小轿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坐在小车里的18岁少女弗里达·卡洛遭遇了她人生的劫难,尽管死神没有夺走她年轻的生命,但却给她带来了永久的阴影。一根断裂的铁管刺穿了她的子宫,不仅导致其终身不育,并发的后遗症也从此缠绕上了这个不幸姑娘的身体。躺在枯燥乏味病…  相似文献   

10.
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她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是颠沛流离的世界公民她的根永远都是欧洲那久经战乱的一隅——前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笼罩在军事化管理的阴影下她经历旷世传奇的爱情她将自己的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她的作品癫狂、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姓氏趣谈许美华大家都知道,斯大林这个姓是他投身革命后的化名。“斯大林”的原义是钢铁,寓意着革命到底的坚强意志。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姓是他的笔名,在俄语中是痛苦的意思。高尔基用“痛苦”做笔名发表了大量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小说和文章。俄罗斯人和中...  相似文献   

13.
1776年,歌德在魏玛认识了34岁的夏绿蒂·冯·施太因(一译封·施泰因)夫人。她长得小巧玲珑、别有风致,有一张美丽而轮廓分明的嘴,一副薄嘴唇和一双意大利式的大眼睛,椭圆形的笑脸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甚至,“她身上的一切都具有吸引力——那开朗的天性、那温柔而悲哀的声音,那从痛苦中脱颖出来的善良。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丹 《世界文化》2014,(12):27-30
<正>写在前面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现代行为艺术家(performance)。她戏称自己是"行为艺术的老奶奶",而大家尊称她"行为艺术之母"。这个用生命诠释着艺术的女人生于1946年的南斯拉夫。她四海为家,先后旅居于德国、荷兰、巴西、美国等地,是一位标准的"国际公民"。她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活跃在行为艺术的舞台上,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和超越常规的  相似文献   

15.
也说女人     
好女人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而不是一朵罂粟花,美艳逼人,却夺人性命,谋人钱财;好女人像一缕春风,平淡怡人给人以抚慰,与她在一块,你总被她的平和、淡定吸引着,心旷神怡地去奋斗,拼搏,而不是成天听她怨天尤人,咒天咒地,哭自己命苦,别人嫁了有钱的老公享福了,自己却跟了窝囊废,与她在一块,你只会意志消沉,悟到原来美丽其外的她居然有这样不堪的内心,自己因为老婆的诅咒真的也就成了窝囊废,与这样的女人在一块,就像吃了麻醉剂,自己也变得麻木不仁,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16.
这是1910年作者弗拉季米尔·克拉夫季耶维奇·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曾以《旅途日记摘抄》为名,在报刊上发表的系列游记性文章。至1921年结集成书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这本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生态文明经典书籍就一直在沙俄、苏俄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和世界各地流传。书籍出版不久,其清新自然的文笔,准确生动的描述和发人深思的感悟,就引起高尔基的关注,他为它的表现力而入迷,而倾倒。他认为阅读阿氏作品,"会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青春感悟     
每当因照镜子而感叹自己面容愈加成熟之时,亦会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随即,很自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彼时的自己:梳头、穿衣、叼着面包拽着书包跑过石板的街道:学习、考试、成绩;唱歌、跳舞、游戏;洗菜、做饭、清洁家具。一年又一年。在不断的痛苦与欢乐、矛盾与坦然、怒骂与嬉笑、不满与知足、追求与放弃中,慢慢感受、慢慢体会、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18.
读懂歌迷     
盛梅 《世界文化》2003,(3):25-26
作为乡村天后,仙妮亚·唐恩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美丽、最性感的女歌手。她的上一张专辑《ComeOnOver》是有史以来所有女艺人的作品中卖得最多的一张,如果算上所有的男艺人,这张专辑也可以排在第六位,与AC/DC的《BackinBlack》和披头士的《WiththeBeatles》并列;而她的新专辑《UP!》在去年在美国公告榜上也跟坏孩子阿姆打成平手,以5周连霸的纪录与阿姆并列为2002年稳坐连续排行冠军位置周数最久的艺人。这是最近一期《滚石》杂志对她的专访,在这次专访中她谈到了隐藏在美丽的形象背后的自己,她的感人身世,她的唱片《UP!》,以及一些近况和…  相似文献   

19.
黄璐: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学生。1982年出生,中学期间在省、市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多次被评为十佳歌手,文艺标兵。2000年始学声乐,启蒙老师瞿文广。2001年师从安徽省师范大学刘志霞教授,同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刘珊;曾多次参加军队组织的各类演出,广受好评。2003年11月,荣获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大赛美声专业组三等奖。音乐在她的脉搏里旋律是她奔涌的血液她用生命歌唱将自己凝固成音符即使她沉默无语你也能听到她内心轰鸣的交响——澎湃而热烈  这是一个因音乐而单纯的女孩纯朴中透出几分风趣,几许幽默她的目光犹…  相似文献   

20.
小说类:托尼·莫里森的《可爱的人》莫里森小姐以她的关于一个逃跑的奴隶面临逼近的追捕,竟割断自己婴儿的喉咙,以免后代为奴的小说《可爱的人》而获奖。这部作品以俄亥俄州为背景,讨论了自由与奴役的主题,由阿尔弗雷德·A·克诺夫出版,是莫里森小姐的第五部作品。她的其它作品有《最蓝的眼睛》、《苏拉》、《黑姑娘》和《所罗门之歌》。她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落雷恩,今年57岁,住在纽约州洛克兰县。从1984年以来她就在奥尔巴尼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的人文学教授。在这之前她当了18年的兰多姆出版社编辑,还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任教。明年她将到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