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什么是反思?反思就是回头看、反过来思考。学生反思能力,是学生以自己为对象,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等重新审视的过程。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大致经历三个步骤。一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二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三是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这三个步骤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学生反思能力逐步提高的  相似文献   

2.
正高二(4)班的同学们头顶烈日,站在操场上,以自己的反思方式和反思行动体验铁血青春,这何尝不是学生自我要求的一种精神成长方式?斯宾塞曾说:"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成功的。"所谓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反思,唤醒自我,让自己在"自我生命场"中达到自省、自律的效果。在"四二一"家庭模式中,大多孩子心灵成长的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大鱼大肉式的营养餐"让孩子的精神畸形发育。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学生的心灵成长,更应该引起教育者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这种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这是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项重要要求。那么,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需要反思吗?新课程指出,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以理解、体会、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数学学习反思的内容包括:过去的学习对象、过去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我们相信,没有反思,人是不可能获得本质上进步的,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新课标“关于解决问题”这一目标中强调,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反思,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检视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从心灵深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一、在“得”中加强反思——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在这样的课堂上,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扼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在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善于反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反思。当学生找到正...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红梅 《时代教育》2007,(10Z):96-96
反思,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以不同的时空视点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反思是一种实践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实践以及同伴的学习表现等作出主动的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理解、建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千金难买回头看——利用数学作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反思不仅仅是回顾和重复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学习。反思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缺乏反思的意识,反映在学科练习上,有些题目会一再做错,又不知道为什么错;同类型的题知道模仿着做,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利用数学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数学作文,就是要求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和体验。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本上很多有难度知识已不做要求,而且课时也减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在学习新课时,学生会带着自己预习的成果、经验来到课堂,并会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例如,在阳光下,身高为168厘米的小明在地面上的影长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被忽略。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有必要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况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及时反馈,也就是反思。语文反思能力就是认知者在语文思维活动中对自己语文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探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它是以反思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在人们的认知框架中,主体的自我反思是构成认知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学习不能是被动地接受,也不能是简单地复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对所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概括、归纳和反省。学生通过反思,把问题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构成一定的认知策略,进而形成元认知能力。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倡导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学习方法。开展反思性学习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合作探究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而如今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这个问题未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现代学习心理表明,及时反思是一种学习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策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  相似文献   

10.
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想一些问题,学生怎样才爱学数学?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数学教学最终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我喜爱数学,学数学,教数学;教数学,学数学,年年对数学教学有新的认识.那些新的认识都来源于自己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概念的范畴,用元认知的理论来描述,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  相似文献   

11.
郑云 《华章》2007,(Z1)
一、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必要性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自主探索、自我反思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反思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明确学习什么,而且明白应该怎  相似文献   

12.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再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解题,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从目前解题教学的现状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会反思,从而直接影响了解题的质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解题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弄清问题”是开端、起点,而“解题回顾反思”则应是解题的终…  相似文献   

13.
反思就是以一种审慎的、吸收和批判的态度对待和考察自己的行为、策略、方法、设计,并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顿悟的思维去思考,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有:培养学生在数学解题中进行反思的习惯;通过写反思日记实践反思性学习;阶段复习时关注学生的反思;重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调整;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展示反思过程等.  相似文献   

14.
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一套见解、经验来到课堂建构新知.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模型、找到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她解之后是学生反思的契机.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抓住反思的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使学生学会反思.  相似文献   

15.
倾听学生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懂得善待学生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着他们心灵的呼唤;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着错误的失败和坚强的胜利,用行动去倾听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陈淑华 《考试周刊》2012,(42):192-192
班主任有时见到学生做错了事情,除了批评,似乎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这一次次的批评,教育效果不佳。经过反思,我认识用爱心教育学生的效果比较好。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权威人物,他们愿意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班主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则为自我教育开启了第一道门户。如果学生学会了反思,就会以特定的眼光给自己在学习群体中的位置定位,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成长就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学生的成长=自主+反思。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重在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过程,而探究本身就含有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操作的引领。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来建构新知识,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的反思就是学生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反思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人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学生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