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在同一些基层台站的同志攀谈中发现,他们对批评报道顾虑很多。一是怕搞批评报道麻烦多;二是怕触到“正面宣传”这根高压线,因而批评报道在平常的广播宣传中少到惊人的程度。笔者所在的淮阴市,去年抽查九月份的一周新闻稿件,发现在十二个肥市级台站的一千多篇用稿中,没有一篇批评报道,在年终的广播宣传检查中也发现很少有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2.
去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午,我听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淳化县黄甫乡御泉水经省上有关单位化验,属优质矿泉水。省上计划拿出一万四千元,支助乡政府开发御泉矿泉水。于是,我连夜赶写了一篇稿子,第二天就寄往本县广播站。广播站收到来稿后,立即编在当天的新闻节目里播出。县委、县政府以及黄甫乡政府等单位,听到广播后,分别给广播站打来电话,查询这篇稿子的来源。他们说:开发御泉矿泉水的事情,是县委和乡上还没有研究决定的事,广播站怎么就播出去了?把没有决定的事情说成是‘决定了’的,是个假报道。这件事出我意料之外,检查起来是吃了道听途说的亏,这不但影响了广播的声誉,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在编辑几部纪实作品书稿时,发现其中有这样一篇稿件,内容是某单位由于经济不景气,累计拖欠离退休职工工资达38个月之久,致使许多老职工不断给上级写信或聚众上访。上级领导班子对此十分关心,多方筹集资金,于最近一次补发了欠发工资。这些离退休人员非常感谢,自发地聚集到上级机关楼前放鞭炮,并赠送牌匾和感谢信。  相似文献   

4.
时下,经常从报刊上、广播里读到或听到一些有关领导干部拒“札”事迹的报道,有些写得比较实在.看后让人信服。但是有些报道,功辄“某某某在多长时间内,拒礼多少多少次”,好像有秘书专门上门为其统计拒“礼”次数似的。以我之见,对于上述那种所谓的拒“礼”干部.非但不应在报上张扬(不能搞那种“谁家打死的苍蝇多.谁家就卫生”的愚蠢宣传!)而且本人应该从“上门送礼者多”这一现象中引起反省.查查原因,想想办法.议议方略,加以治理.才是上策。笔者手头有几篇拒“礼”报道,写得比较成功。一篇是《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  相似文献   

5.
报道面窄,是个常见病。就经济报道来说,反映经济建设的多,反映经济生活的少;写事多,写人少;写人中,又是写领导多,写普通群众少;表扬报道多,批评报道少;微观报道多,宏观的报道少;肯定的经验报道多,探索性的报道少;发达地区的报道多,后进地区的报道少……有一篇来稿,是反映苏南某乡变化,投本报“乡镇新谱”栏的。该乡过去贫困,乡集镇只不过是土路穿中过,破屋竖两边。那飞扬的尘土、低矮的店屋、倾斜的门框与憔悴的农民,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两样东西最有力量,一个是剑,一个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个媒体无论是喉舌所在还是媒体本身的引导责任、影响力所在,都必须让思想的力量打开它的大门.就拿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和热点的突发事件报道来说,面对危机,公众最渴望听到的是权威部门的声音,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事实真相,于是一篇篇有思想、有导向、有引领作用的广播报道凸显出了广播媒体特殊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对20多家地市级电台的节目安排进行研究,发现有的台连新闻节目都没有重播,专题节目重播的也不多,很多节目的重播次数减少或者取消了,只有那些有经济收入的联办节目才重播。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少听众很有意见。重播是广播电台自身特点决定的,是满足听众需求的重要环节。广播节目重播一是可以弥补广播的缺憾。如,有些稿件播前通知了被报道单位,但播出后,被报道单位说“没找到你这个台”或者“只听了半截”,要求再听一遍。可是,没有重播就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有重播,不仅可以满足听众的需要,有的听众还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保存。…  相似文献   

8.
简讯     
△南召红阳机械厂有100多名通讯员经常为厂内广播、电视和《红阳信息》提供稿件。1988年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70多篇。温振祥△扶沟县大李庄乡在乡领导郭国战、李廷建和教育干事赵涛成的宣传动员下,全乡18处中小学校及乡直机关订《新闻爱好者》56份。何照民陈立良卢东朋  相似文献   

9.
江苏海门县三星乡新镇村一位村党支委、妇女主任成为葡萄专业户富裕后,组织12户贫困户一起种植葡萄,共同致富。于是,有一位作者从妇女干部带领贫困妇女致富的角度写了一篇报道,又从党支部带领贫困户脱贫的角度写了一篇报道,再从专业户富裕后不忘扶贫共同致富的角度写了一篇报道,结果三篇报道在不长的时间内都被新闻单位陆续采用了。江苏南通市合纤厂连年效益甚好,于是在报纸上看到报道说这是该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在广播中听到说这是该厂重视科技兴厂的结果,在电视里看到说这是经营管理有方生产责任制落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播新闻则强调要播发那些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告诉听众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果是这样做了,那么广大听众一定会感到新鲜、活泼、好听,进而爱听常听。但平时常听人议论某篇报道是在“吹牛”,某篇稿件尽是“官话”。为什么会有这样事与愿违的情况发生呢?这不能不检查一下我们的新闻编辑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新闻单位,对乡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地市与地市之间、省与省之间特别是几个省之间的接壤地区的报道多起来了。这类新闻可以称之为“边区新闻”,是新闻百花园中的一朵带露的新花。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人员。在汉中市褒河区从事报道工作。本来,作为一个基层新闻报道人员,由于平时活动的范围小,值得报道的事情少,写出的稿件,很难被大的新闻单位采用。可是,由于我注意平时收集社会新闻,不仅市级新闻单位采用了我写的不少稿件,而且有的也被地区以上乃至全国报刊和广播、电视台采用。今年一至三月以各单位用篇数统计,市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三十一篇,地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四十一篇,省以上新闻单位六篇。其中社会新闻约占总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地区以上、尤其是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社会新闻几乎占用稿一半多。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们通县在县、乡两级广播站中,普遍开展了“百名状元上广播”的宣传潘动。一至九月,县、乡两级广播站共播出专业户典型稿件八百一十篇,其中县广播站播出一百五十九篇,宣传专业户典型九二十个。在这一宣传活动中,我们介绍了次渠乡种植业专业户张洪铁,科学种植贵阳3号甘蔗获高产和徐辛庄乡养鱼专业户赵玉文科学养鱼、用洋大麻子叶喂鱼的经验;宣传了大杜社乡园田专业户王振华,瓜菜,甘蔗间作,种养业齐上,循环生产的典型;报道了永乐店个体专业户张振兴,开小卖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翻阅了某省1983年至1990年的广播好新闻,其中获一等奖的广播评论有21篇。这21篇严格地说只有4篇是具有新闻性的评论,不到20%,而且其中3篇产生于1983——1985年。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广播评论的新闻性没有突出出来;二是广播评论的新闻性呈淡化趋势。我认为,如果不引起注意,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失去广播评论的特点,减弱广播评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为此,重新认识广播评论新闻性的价值,下大力气狠抓广播评论的新闻性,已成为广播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石雪静 《新闻传播》2009,(7):109-109
广播现场直播报道是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且形式新颖、时效性快、感染力强。近年来,我国的广播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这一独具魅力的报道形式.从广播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情况看,笔者认为,做好现场直播报道,记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拥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新闻事件纷繁复杂,特别是碰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现场情况不明、事实不清,如果没有政策理论水平的支撑.就很容易出现违反宣传纪律的情况,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1月7日,《河南日报》9版刊发了一篇名为《假记者落网记》的长篇通讯,两名自称是《要闻参考》编辑部驻郑州市记者的张某、罗某,于2003年9月、10月两次来到河南省辉县市某单位,涉嫌敲诈勒索15万元,在当地被警方抓获。报道说,由于假记者开价20万元,某单位办公室主任“觉得这事儿很蹊跷”,才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怀疑。在此,笔者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两位假记者开出的不是天价会是什么结局呢?  相似文献   

17.
"有个律师函,要起诉你和你们单位"。当听到这句话时,记者还是很惊讶。进入新闻行当有六七年的光景,采制的新闻报道上千篇,独家调查报道也有上百篇,还是第一次因为新闻官司缠身。据了解,这在我们同事中也是头一例。官司原委事情还要从2011年的一篇报道说起。2011年8月,在经过前后长达一个月的调查,记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了《河北某畜牧局"一物二卖"时任局长副局长说法"打架"》,这篇报道同时以配图的形式在中国广播网(现名央广网)刊发。报道的主要内容是,该市畜牧局曾于2009年将畜牧局所属2000亩牧场承包给内部职工胡某。但仅过了几个月,畜牧局却又将这个牧场转包给另外一位寇姓商人。由于存在合同纠纷,2000亩优质牧场被常年荒废。报道直指畜牧局违反"合同法"并违规贱卖国家资产。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每一篇录音报道,都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就初步考虑到在这个录音报道中选用几个什么样的录音场面,能帮助这个录音报道充分表达出它的主题思想。”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当记者的,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稿子被枪毙了”,就好比农民辛苦一年无收成,心血白费。我干记者这一行算起来也有七八个年头了,要是用香港、台湾记者的话说,当属资深记者了,稿没少写,被枪毙的却很少。但在这次“黄金海岸”系列采访报道中,却受到了深刻的“打击”,稿件被枪毙的次数比七八年合起来的次数还多,其中的一篇达四五次,加上我交上去前的修改次数,足有“九命”(据说猫有九条命,就是一只描也该死过一次了),真可谓“弹痕累累”、“九死一生”。这篇文章就是《谁有本事谁登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涉外报道日益增多。笔者在日常读报,听广播中发现,不少报道对外汇计量单位都有误用现象。例如:今年一月九日新华日报第二版,关于苏州燕牌铜、铁锁的报道中,这样写道:苏州锁厂生产的铜,铁挂锁,去年已“飞”遍世界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达三百多万元。今年二月十三日,新华日报第一版,关于“镇江城市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