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都受用不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行为本身的问题,叶老这句话更是精辟地点明了行为习惯养成的两个重要的着力点:一是改变态度,二是提供方法。留守学生作业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如何改善留守学生作业完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就学习而言,如果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算积累再多的知识,对长远的学习依然是无益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园共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界的泰斗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的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纳入总目标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4.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行为或好的方法,可能使人得益一时,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可以肯定地说,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他还进一步指出:“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本文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良好态度和方法,我们都要努力地帮助孩子保持,使它转化为习惯。只有转化成为习惯,良好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所谓"习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 ,都要使它化为习惯 ,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 ,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 ,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 ,在劳动课教学中 ,教师要把对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一、调动内因———激发劳动动机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形成的轨迹一般是由外部调节向内心…  相似文献   

7.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应只停留在如何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上,而要结合阅读教学的个性来思考。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教给儿童掌握读书的方法及激发儿童的读书兴趣。这里的习惯是与兴趣、方法和能力紧紧相连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平时的阅读教学,应在落实“双基”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并经过有目的的“重复与练习”,使它们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短文。其中如何既省时又扎实地完成生字教  相似文献   

8.
林云刚 《辽宁教育》2014,(11):12-12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都受用不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行为本身的问题,叶老这句话更是精辟地点明了行为习惯养成的两个重要的着力点:一是改变态度,二是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瑞玲 《新疆教育》2012,(18):168-168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初中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其进一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形成一种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相似文献   

11.
李玲 《考试周刊》2014,(73):78-79
<正>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是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2.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学习行动方式。这种行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发挥。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这就指出了习惯要从早期培养。对小学生来说,应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就着力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培强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件,一辈子用不尽。”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7,(Z2)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校《学习策略教育》课题组一员,本人与同组教师共同承担了《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这一子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5.
论学习兴趣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什么,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会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地完成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不完。"按照生理学的原理,习惯是条件反射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成为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那么,怎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树立“快乐阅读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养成良好的乐学习惯、自主学习、阅读以及观察习惯,学生才能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历年各地特别是江苏高考命题的规律及《考试大纲》文言文整体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对高考文言文阅读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每做一篇阅读,都应笔不离手,标示好小节,随时圈划出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词语,遇到"拦路虎"时,要跳过阅读障碍,不纠缠于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和自学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这里的习惯是与兴趣、方法和能力紧紧相连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