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翻译研究无人涉及,也没有瓯剧的相关剧本被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语言上的障碍大大限制了瓯剧的传播与推广。阐述瓯剧翻译的要求、方法和语言特点,并以瓯剧剧本《洗心记》为例,为瓯剧翻译研究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2.
清代焦循在《剧说》中说:“玉茗之《还魂记》,亦本《碧桃花》、《倩女离魂》而为之者也。”关于元杂剧《碧桃花》、《倩女离魂》与明代汤显祖传奇《牡丹亭》的关系,本文不拟论述。但从焦循这段话可以看出,在现存162个元人杂剧剧本中,《碧桃花》与《倩女离魂》属于同一个类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要求与封建礼教的矛盾;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着重描写了幻想。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剧本在表现幻想方面的成败得失,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3.
清代焦循在《剧说》中说:“玉茗之《还魂记》,亦本《碧桃花》、《倩女离魂》而为之者也。”关于元杂剧《碧桃花》、《倩女离魂》与明代汤显祖传奇《牡丹亭》的关系,本文不拟论述。但从焦循这段话可以看出,在现存162个元人杂剧剧本中,《碧桃花》与《倩女离魂》属于同一个类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要求与封建礼教的矛盾;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本都着重描写了幻想。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剧本在表现幻想方面的成败得失,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4.
马致远借助神仙事迹,发汇对现世的愤懑和不平,发表对人生的宣言和哲理.荒荒诞诞的仙道传说,只作为剧本的层面结构,纷纷扰扰的现世人生,才是剧本的深层底蕴.四剧随着创作时间的推移,各反映不同的侧重点,《岳》剧响起潜在民族意识的强音,《陈》剧则发出对明主仁政理想的呼唤;《黄》剧是对官场黑暗的抨击,《任》剧则是对现世混浊的叛逆决绝。  相似文献   

5.
梦是杰出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热衷的主题,在他早期和晚期的许多剧本中都涉及到这一主题。本文以奥尼尔《天边外》、《送冰的人来了》和《长日入夜行》这三个剧本为例,旨在分析梦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的.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版本是印行于1608年的四开本。后来莎士比亚的同团演员搜集了36个剧本于1632年出版了被称为第一对开本的戏剧集。尽管莎剧编辑们利用这两个版本互相参照,互相纠正补充.产生了一系列的混合本.但是现代西方学开始强调应该把《李尔王》的四开本和对开本作为两个不同的版本都收入莎士比亚全集。本拟对收录于《新编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中的两个版本在内容上的几个主要不同之处作一简单的比较分析.以使读对这两个不同的版本有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有抄本《剧选》二集,收录剧本152种,以往被认为属于车王府藏曲本的复抄本。经笔者比较考证,其中70种当源于车王府藏本,此外82种当为1930年前后由张干卿等人抄录,为民国初期京剧剧本的复抄本。其中有一部分曲本如《绣囊记》、《黄土岗》、《吴绛雪》等剧等较为稀见,论文从来源、特点及价值三方面对这些稀见剧本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1688年9月,莫里哀(1622—1673)在巴黎王宫剧场演出喜剧《悭吝人》,亲自扮演主角阿巴公。这是他登上巴黎剧坛以来创作的第二十一个剧本。那时,他同反动势力之间,围绕着《达尔杜弗》一剧而展开的激烈斗争,正在进行之中。剧本被禁演已达五年之久,从王太  相似文献   

9.
剧本≠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把《雷雨》、《窦娥冤》、《威尼斯商人》、《雷电颂》等四篇课文放在一起,列为“戏剧”单元,这是不恰当、不准确的。首先,它把“戏剧”等同于“剧本”,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查《辞海·艺术分册》,剧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而“戏剧”则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因此,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关汉卿的杂剧《诈妮子调风月》是很有特色的剧本,曾先后被改编为蒲州梆子、河北梆子、京剧和电视剧,可见很受群众欢迎。但《诈妮子调风月》宾白极少,剧情脉络不易通晓,为改编得更好一些,须先把原作的本事和语言搞清楚。王季思先生的《<诈妮子调风月>写定本说明》一文,正适应了这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八年,对田汉同志来说,是个丰收年。这一年,这位久负盛名的剧作家,在长时间搁笔之后,一连创作了两部大型话剧。一部是著名历史剧《关汉卿》(《剧本》1958年5月号),一部是现代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剧本》1958年8月号)。历史剧《关汉卿》再现了我国十三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向反动势力主动进击的动人形象。剧本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而  相似文献   

12.
<正> 全国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组织广播电视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了一九八五年全国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奖活动。黑龙江省广播电台录制的《起飞的小鹤》(以下简称《鹤》剧),荣获金牌一等奖。《鹤》剧的获奖,固然是编剧、导演、演员、作曲、乐队指挥和演奏、音响效果、录音、剪辑等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人们不能否认正是编剧李景宽同志为《鹤》剧的录制,首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写出了好剧本。本文想就获奖儿童广播剧《起飞的小鹤》的剧本,谈谈个人阅读后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3.
《赛金花》是夏衍的第一个多幕剧,也是他所创作的剧本中遭受磨难最多、最复杂的一剧。自从一九三六年发表以来,四十余年,或毁或誉,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公论,遂使《赛金花》一剧的评价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难点之一。夏衍在《历史与讽喻》一文中,把他写作《赛金花》一剧的意图和盘托出。他说:“去年深秋,我在北国的一个危城里面困处了两个月之久,在当时的那种急迫惶遽,可也点缀了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名剧《榆树下的欲望》在我国先后被改编成川剧《欲海狂潮》和川剧《欲海狂潮》,是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的有益尝试。尽管两剧在改编过程中均有意将中国的审美价值观植入外来剧情,其改编效果却因改编者的不同动机而呈现不同风格。本文以剧本文本为参考,从文化过滤层面探讨了两剧对原剧改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正> 明祁彪佳著《曲品》、《剧品》,简单扼要地评介了当时他所见到的传奇和杂剧。但这部重要的著作却湮没了三百年不为人知,黄裳先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把它校录出来,公诸于世;此后中国戏剧出版社又将它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为我们研究明代剧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黄先生以吕天成《曲品》(简称“吕品”)、高奕《新传奇品》(简称“高品”)、姚梅伯《今乐考证》(简称“姚录”)、王国维《曲录》(简称“王录”)为依据,注出了祁品中剧本的存佚、著录;更可贵的是黄先生还注出了这些现存剧本的藏处,虽然有些藏处已有了一些变动(如《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中之剧本),但根据这些线索,我们仍不难找到这  相似文献   

16.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创作了十九个剧本,除《甘愿做炮灰》这一个现代剧和两个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剧本外,其余的都是历史剧。创作历史剧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曾这样明白地说出自已的意图:“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这使人们自然地想起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宏论: “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也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过的那样:元剧都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已之块垒”。由此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世界》2014,(9):70-71
由炎亚纶和李毓芬主演的偶像剧《爱上两个我》已经开播,浪漫喜剧的剧本让这部剧充满看点。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断被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搬上银幕,本文从莎剧本身的商业化和娱乐性及《罗密欧与朱丽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来论述这部16世纪的诗剧为什么在今天仍然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临县道情剧本包括传统剧和现代剧。传统剧包括《高老庄》《经堂会》等韩门道情和民间地方小戏。韩门道情中的方言俗语别有韵味,民间地方小戏形象反映出地方民风民俗、乡土文化,现代戏主要宣传党的政策,同时传承了道情这一濒危的非遗文化。临县道情与秧歌、三弦书等一道为临县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单刀会》 ,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是元代伟大的剧作家、我国戏曲的奠基人关汉卿的著名历史剧。元杂剧是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在舞台演出方面和文学剧本的创作方面 ,较之以前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格局、程式和体制。这个时期从事文学剧本创作的人 ,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多 ,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剧作家 ,产生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品。在众多的作家中 ,关汉卿是杰出的代表 ,他的作品“就质与量而言 ,在同一时代的作家中 ,”是“不能不推其首屈一指”的。在关汉卿的杂剧中 ,如果说《窦娥冤》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杰出代表作 ,那么《单刀会》便可以看成是描写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了。本文仅就《单刀会》中关羽形象的塑造谈点浅见。一元杂剧文学剧本的体制 ,一般是四折一个楔子。折 ,相当于现代剧的幕或场。《单刀会》共有四折 ,没有楔子。剧本写的是鲁肃索取荆州的故事。三国时期 ,吴国大夫鲁肃为了索还荆州 ,准备赚取守将关羽过江赴宴 ,席间勒逼他归还荆州。关羽洞察敌方的诡计 ,但还是大无畏地单刀赴会。宴席上 ,关羽威风凛然 ,机智勇敢 ,豪气逼人 ,终于以自己的威武和正义慑服了鲁肃 ,全身而回 ,保卫了蜀汉的利益。剧中着重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