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好像一眨眼就长大了。我常对他大声说的一句话就是:“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样儿!”看到现在很多的小男孩弱不禁风的样子,自己就庆幸早期对儿子的培养就像锻炼士兵一样。我觉得男人要有勇气,有智慧,有教养———有勇气就是要有勇气挑重担,有勇气面对邪恶,有勇气承认和改正错误;有智慧就是要有适应时代潮流的本领,要懂得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有教养就是要一定的文化、道德的修养。仔细想来,如何把这一棵独苗培养成有用之材,还真是一门学问。儿子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有一次去逛超市,我发现爷爷奶奶带回来一摞脸盆,一打听,原来仅仅是因为孙子…  相似文献   

2.
<正>男孩14岁,他的母亲带他到我家里来玩,一进门就对男孩说:"快喊阿姨,见人要主动打招呼才有礼貌。""阿姨好。"男孩腼腆地冲我说,嗓音透着变声期的沙哑,他的眼睛看着脚下。"儿子,你喊阿姨就看着阿姨。"他的母亲摸着他的头说。然后笑着冲我说,我这个儿子啊,跟他爹一样,太内向了。我忙着把他们让到客厅沙发上坐下。  相似文献   

3.
问:我有个儿子,今年9岁。他特别喜欢和小女孩玩,有时动作也扭扭捏捏的。我很生气,告诉他不许再和女孩玩。他的同桌是个女孩,每天放学我都问他:今天和谁玩了?他赶紧告诉我,没和同桌玩。我主要是怕他越来越没个男孩样子,所以就逼他和男孩玩。可是他即使和男孩玩也是和很安静的男孩玩。我应该怎么办?怎么帮他改过来?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2011,(3):4-5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徐勤玲 《家长》2011,(10):13-15
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和先生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儿子,把儿子铸就成阳刚男孩。在家庭里,我把儿子当做平等的一员,让他参与家里一些事务的决策。我让儿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懂得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慢慢地,儿子学会了主动关心家人,关心家里的事情。有时候,儿子看我做家务非常辛苦,就会主动帮我。我洗完衣服,他会帮我晾衣服;吃完饭,他会帮我刷碗。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人们不禁要问:一些男孩为什么会这样?有专家分析指出:家长呵护过度是导致男孩低能的重要原因;男孩不男,确实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往往无视男孩的性别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育上常常自相矛盾:一方面对男孩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支撑门户,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一味地娇宠、溺爱,舍不得让男孩去经历生活风雨,接受艰苦磨炼。试想,独生子女在家里本来就缺乏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和锻炼,再加上如此教育,还能造就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吗?那么,男孩究竟该如何教育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意推出《聚焦男孩教...  相似文献   

7.
听话的男孩     
他6岁的时候,弄堂里有很多邻居男孩在踢足球,他想去参加,他的妈妈说:别去,当心衣服弄脏腿摔断!他就不去了,妈妈逢人就说:我的儿子很听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听话的男孩     
他6岁的时候,弄堂里有很多邻居男孩在踢足球,他想去参加,他的妈妈说:别去,当心衣服弄脏腿摔断!他就不去了,妈妈逢人就说:我的儿子很听话。他16岁的时候,一个邻家女孩邀他一起去看露天电影,他的妈妈说:别去,那  相似文献   

9.
<正>理解男孩的特点,从正面的角度给他界限和框架,给他挑战与要求、榜样与责任,引导他有目标,激励他向前。1今天,我的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孩子叫小杰,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男生。自从孩子进入了一年级,他着实给她增添了很多烦恼。"我怀疑我家儿子有多动症,一天到晚坐不住,四处乱窜,一刻都停不下来。一写作业不是抠这儿弄那儿,就是腰酸、屁股痛、脚痒。一看电视就精力充沛,跳沙发,爬桌子。  相似文献   

10.
本刊上一期介绍了如何培养女孩的优雅礼仪,本期将关注男孩的成长。作为父母,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男孩并非生来就是绅士,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懂得如何友善地对待他人。当他具备了这一切以后,他的谦恭和教养能为他的一生打开机会的大门,让其他人注意到他所有的天赋。  相似文献   

11.
据我观察和初步统计,每年新生入园,哭闹的孩子中男孩占80%左右且延续时间较长,往往有以下几类表现:●紧张这类男孩总是要教师抱着,双手紧紧抓住教师的衣服。教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一旦教师有事外出,他就立即大哭,生怕刚刚熟悉的人离他而去。●被动这类男孩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只是不停地哭,对教师的询问不理不睬,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教师牵着他去小便,牵着他去洗手……他总是被动跟做。●攻击这类男孩边哭边在活动室里跑,根本不听教师的劝说,一有机会就向园门口跑。如果有人追他,他就哭着…  相似文献   

12.
膨化男孩     
<正>我第一次见到膨化男孩的时候,他正靠在教室外的墙上吃薯片,嘴里传出一串“咔嚓咔嚓”的声响。那时候是冬天,冷气像是一包番茄酱一般被挤在了干燥的空气里。膨化男孩时不时缩几下脖子,白色的雾覆了他大半个眼镜片。他吃完最后一叠薯片,又伸手摇了摇包装袋,仰起头把里面的碎末一起倒进了嘴里。在四周的吵闹声中,膨化男孩舔了舔嘴唇上沾着的调味料,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Turkey  Jcyce 《英语辅导》2015,(5):43-47
从前,在土耳其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母亲和她的孝顺儿子。虽然儿子很年轻,但是他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所以大家都叫他光头男孩。由于光头男孩和他母亲非常穷,所以光头男孩每天都会提着篮子,冒险去森林寻找食物。有一天,正当光头男孩在森林的地面上找蘑菇时,他确定自己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他抬起头来,发现头顶的树枝上坐着一只小松鼠。小松鼠哭得撕心裂肺的,于是光头男孩就把这小东西抱进  相似文献   

14.
2015年3月2日上午8时30分,在南昌开往北京西的T168次列车的5号车厢里,一女子指着身后一男孩对列车长说:“列车长,我的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没超高不用买票吧.”经过测量,孩子确实超高,应补孩童票.“我的儿子我知道,他脱了鞋子量就没有超高.”女子说道.出于对女子的质疑,列车长又拿来一张报纸垫在地上,帮男孩脱掉鞋子,让他站在报纸上重新测量,结果显示男孩还是超高.  相似文献   

15.
男孩     
(1)男孩不喜欢去安慰别人,也不习惯于被别人安慰,男孩觉得安慰别人的人好虚伪,他们根本就是演员,那些安慰的话就是台词,虚荣心就是他们的导演,那些被安慰的人简直是懦夫,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要别人说三道四做什么!然而,男孩终于知道自己错了,男孩也渴望有人会给他那漂泊大海的心以一根救命的稻草。  相似文献   

16.
我家孩子是男孩,而今读初二了。我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就拉住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你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呀,问题是,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儿子聪明,他知道,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只有一次,我听见他说,他想出生在丹麦,那是他看了丹麦的童话故事,知道丹麦是一个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17.
1年前,成都的清凉黄昏。邻家男孩为了一张“莱卡·我型我show”全国偶像歌手大赛的宣传册心跳不已,骑上自行车,兴冲冲地去和爷爷商量参赛。半年前,上海的落日余辉。邻家男孩因为激烈的比赛、网络上的不利言论,一个人躲在饭店里唱歌,一唱就是好几个钟头。如今,还是上海,春光烂漫。邻家男孩在舞台上绽放出他所有的快乐与光彩,因为他知道,从今他要开始与心爱的音乐为伴。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校园里,几乎清一色的女教师,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何培养男孩的男子气,我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学生中探寻着,尝试着。豆豆男子汉儿子三岁时就与我玩起了文字游戏。出去每每要我抱时,我就激他:"男子汉大丈夫,自己走!"他一字一顿地说:"我是男子汉大豆腐。"我指正:"不对,是男子汉大丈夫!"他坏坏地笑起来:"不对,就是男子汉大豆腐!"我无奈地抱起他。只要路过看到好玩或好吃的东西,他就闹着要下来,我不放,他就大喊:"男子汉大丈夫!"  相似文献   

19.
请您帮帮我儿子吧,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个北风呼呼的晚上,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面目清秀、矮墩墩的男孩走进了我的咨询室.男孩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整张脸僵硬着,目光中透出几许无奈和痛苦.他的母亲则显得有些激动,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心理老师,请你帮帮我儿子吧,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待坐定后,这位母亲向我诉说了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男孩黄宗彦     
黄宗彦比我想象的要高,初一的学生竟有1.75米的个头。人也显得很沉稳。他不是那种奔放、活泼的男孩,我们之间的谈话,基本上我问一句他回答一句,但看得出他很信任我,实话实说,显得很大气。黄宗彦4岁之前已爱好满纸涂鸦,之后就开始接受绘画教育,他喜欢绘画,原先学国画,可后来谈上了漫画。有的作品得过全国的奖,也有选送到日本熊本市参赛得奖的。黄宗彦只记得他得过奖,但具体的说不出来,不像一般的孩子对待自己的荣誉如数家珍,记忆尤新。这个男孩对荣誉看得很淡,这是我后来体会到的,当时只觉得如果他记得再清楚点有利于我做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