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砂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碎屑岩储层在我国东部各油田的隐蔽油气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砂砾岩储层在分布规律和储层地震预测方面存在许多难点,因而本次研究针对坨71区沙三段开展砂砾岩储层研究。研究区受古地貌沟谷控制,沙三沉积时期位于深湖中,沙三下砂砾岩储层属深水湖底扇沉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目的层主要为扇根-扇中沉积,在纵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扇体范围逐渐扩大,在平面上,发育了多条水下辫状水道。在地质规律分析基础上,本次研究利用基于频率特征的三维地震储层解释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开展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以井点数据为基础,结合储层属性研究的结果,认为研究区各小层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砂层厚度变化快,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认识吻合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杜229块油藏是典型的超稠油构造油藏,其开发层系为兴隆台油层,储层为一套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为主的中厚层砂体。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其内部非均质性较弱。现杜229块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其西南部兴Ⅲ+Ⅳ组油层由早期的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转向蒸汽驱开发。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建立地层等时格架,结合测井小层解释结果,采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将杜229块兴Ⅲ+Ⅳ组储层划分出四类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9,(12):15-16
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低渗薄层砂砾岩油藏主要发育在克拉玛依组,此类油藏注水效果差,直井单井产量低,开采成本较高。为了在低渗薄层砂砾岩油藏探索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因此以五东克下组油藏及八区2白823井区克上组油藏为例开展水平井开发试验,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针对油藏特点开展水平井关键技术研究,运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预测砂体展布,优化水平井地质设计,在此基础上加强现场实施跟踪,形成薄储层水平井随钻跟踪轨迹调整技术,保证油层钻遇率,使得水平井开发取得显著效果,保障后期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师涛 《内江科技》2013,(2):148+168
为证明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体的原生性,利用车镇凹陷典型井—车古25、车57和车66等井的地化、原油物性资料,分析了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扇体油藏的原生性。原生油气藏分布广泛,成藏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油气藏,根据原生油气藏的特性,说明了砂砾岩扇体储层物性后期改造、相带控储的储层特点,总结了原生油气藏成藏特点,阐述了石油地质意义,为砂砾岩扇体原生油气藏下一步勘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进行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对砂砾岩体油藏的稳定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明林 《内江科技》2014,35(12):57-57
从区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入手,划分出地层界限,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选取了全区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通过建立十字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的地层对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验证,最后完成全区的地层对比,最终将坨128-10块沙四段划分为5、6、7、8四个砂组,其中5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6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7砂组划分为4个小层,8砂组划分为8个小层。  相似文献   

7.
冀延民 《内江科技》2014,(4):64+63-64,63
<正>利津油田利96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不同微相地震特征有一定差异,但有效储层扇中砂体与扇根、扇端砂体地震属性与波阻抗属性相似,准确区分有效储层与无效储层的展布范围有一定难度。本文在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法、属性分析法、波阻抗反  相似文献   

8.
依层次分析原理,孤岛油田的储层可以划分为十个层次:地层段、地层亚段、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层、成因砂体、沉积韵律、交错层系组、交错层系。以往该区储层的研究主要是小层的层次,本次研究以单砂层和成因砂体为目标层次,进一步解剖储层的空间结构。建筑结构分析法是河流相储层研究的有效方法。在密井网条件下,通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岩芯观察,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六种结构要素类型:主河道砂体,废弃河道砂体、决口水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和河漫滩砂体,并以单砂体为单元做出了储层建筑结构平面图。  相似文献   

9.
国内砂砾岩油气藏分布广、储量大,但其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因此深入研究砂砾岩形成机制及发展新的砂砾岩储层研究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砂砾岩油气藏储层研究的三大难点,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简明阐述了目前国内各大油(气)田针对砂砾岩储层的近二十种先进技术,最后提出了未来砂砾岩储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欢喜岭油田欢26块兴隆台油层组是一套低渗储层,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本文运用储层评价的技术,定量地分析了工区内目的层段的孔隙结构、砂体物性、粘土矿物和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对深化油藏的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牛心坨地区处于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北段,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类型。从已知井油气显示井段及岩心来看,冲积扇和近岸水下扇的储层以扇中辫状水道砂体为主,该相带的砂体分选较好,泥质含量较低,且有良好的储集物性,易富集油气;扇三角洲的储层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  相似文献   

12.
胜一区沙二1-3是穹隆背斜构造,闭合高度170m,主体部位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地层倾角为3°-5°。总的来看,沙二1砂组以砂体大面积分布为主,连通好;2—3砂组各小层砂体以宽窄不同的条带分布为主。针对该油藏特征,综合应用密闭取心井分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油藏工程方法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为区块下一步的钻采方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芳  张建芝  杜波 《内江科技》2011,32(7):136-137
盐家地区沿陡坡带广泛发育多期叠置的砂砾岩体,其结构特征复杂,难于勘探开发。本文在明确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性、电性、地震反射、属性特征和反演资料等特征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地震资料的砂砾岩体期次划分方法;通过单井与地震资料的相互标定和约束,划分出砂砾岩体大尺度的沉积期次;根据地震响应变化规律,通过时频分析、约束反演等技术精细描述砂砾岩扇体内幕特征,将研究区沙四段划分为9个期次,圈定了砂砾岩体的分布范围。该方法在勘探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该类油藏由定性预测到定量描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震资料将沉积与地震属性相结合,是目前针对钻井资料较少的区域,开展沉积相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区主要以冲积扇砂砾岩沉积为主,地震反射杂乱,利用常规砂泥岩储层沉积相分析方法较难准确识别各沉积相带特征。通过岩心特征、测录井资料等地质分析,结合地震属性解释结果,确定了目的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属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西北方向,主要发育扇根、扇中亚相,有利微相以粗粒度、强振幅的主河道、主槽、辫流线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以C121井为例展示了离散合成记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C121井的目的层为一套砂砾岩,砂砾岩及其上下各岩性的速度界面明显,砂砾岩目的层处常规合成记录与实际地震剖面吻合较好。利用离散合成记录分析了常规合成记录标定中砂砾岩底面所对应的波谷和砂砾岩顶面所对应的波峰分别是哪些地质界面的综合响应,并计算了各地质界面的贡献率。分析认为,砂砾岩顶面对应的波峰主要来自于砂砾岩之上泥岩-砂质泥岩的界面与火成岩内部泥岩夹层的顶面,而砂砾岩底面对应的波谷主要来自于砂砾岩底面。因此,利用砂砾岩底面对应波谷的地震属性预测砂砾岩的分布可靠性较好,在砂砾岩顶面对应的波峰和砂砾岩底面对应的波谷中应当选择后者开展砂砾岩储层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盐22块砂砾岩油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22块砂砾岩油藏储层低孔低渗,油层巨厚,岩性复杂,具有水敏、压敏、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开发难度大。本文以室内实验分析、整体优化设计研究为基础,通过开展限流射孔、压裂过程油层保护、单井裂缝参数优化、压裂材料优选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经济高效的砂砾岩油藏压裂改造技术。现场应用了17口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5,(5):62-63
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油藏储集主体。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压汞测试等表明,长3砂体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喉道多呈片状、收缩状,孔喉关系以中、小孔-细喉组合为主,微孔-微喉型组合次之。长3储层可划分为3类,其中Ⅱ类储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好,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6,(7):60-61
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潜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层内、层间和平面的角度描述了W7断块储层非均质性,认为W7断块储层层内夹层发育;层间各砂体平均渗透率差异较大;平面上油气分布以及砂岩有效厚度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史家畔油区储层沉积相及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史家畔油区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湖泊相,属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根据岩性、沉积组构以及电测曲线将其划分为3个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分流间湾。区域内构造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砂体沉积微相影响。砂体的纵向叠置和大量非渗透性隔夹层的发育是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平面上,砂体呈片状连接,连通性较好,平面非均质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