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胜男 《新闻世界》2010,(9):141-142
在青年观众中,无厘头之类的香港喜剧片有一个另类而传神的称谓——搞笑片。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周星驰电影。周星驰的大多数电影主要以搞笑为基本特点,极尽戏仿与颠覆之能事,其中不少情节、动作、语言都堪称恶搞的模板。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精英文化日渐衰微的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周星驰把恶搞变成了一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陈蒙 《新闻大学》2003,(3):43-45
作为八十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承继者,周星驰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主演的电影也以“无厘头”的名目赫然成为一种类型电影。在2002年4月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少林足球》获得七项  相似文献   

3.
周星驰的电影少有在内地正式公映。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该片也成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巅峰之作。之后,人们就总翘首以待“盼星星”。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情况?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经过香港文化反哺的岭南文化的陌生感,距离感而产生了大为新鲜有趣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周星驰(StephenChow),生于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周星驰喜欢李小龙。李小龙说过:我不怕会一千种腿法的人,只怕将一种腿法练习一千遍的人。周星驰也是一样,他的电影始终讲述小人物用坚持获得伟大力量的故事。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风格,只是不断变奏、变强,按照《西游:降魔篇》玄奘师傅的话说,再好一点点。  相似文献   

5.
石丹 《今传媒》2014,(8):102-103
电影创作的核心是导演,但"东方好莱坞"香港出现的明星主宰系列电影风格的神话却成为特例,其中周星驰电影更为典型。周星驰的电影被标示为"无厘头"风格,在故事情节和视听形象上都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1]。而他从一位演员到一位导演的转变,更经历了多年的历练,本文将周星驰作为演员的代表作《大话西游系列》与其作为导演的最新作品《西游降魔篇》进行对比评论,阐述周星驰先成"魔",后成"佛"的蜕变。  相似文献   

6.
除了深谙中国武侠电影历史的影迷,大多数人对于香港导演张彻的逝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虽然就在老先生仙去之前,香港电影节特地颁发给他终身成就奖,但这位曾拍过100部电影的一代宗师在领奖台上远不如“无厘头”小辈周星驰光鲜热闹。  相似文献   

7.
付林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32-234
在香港影坛能够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且有固定观众群体的有两个人,一是周星驰,二是王家卫,周星驰用他的搞笑来颠覆传统,而王家卫用他的唯美创造出了充满技巧和幽雅的另类世界,王家卫喜欢用烈酒加可乐来调制出浓烈的长岛冰茶,在这种混合之后的多种色彩和多重口味当中让人们处于一种微醺和迷醉的状态,这正是王家卫电影的诱惑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时尚人物     
继去年《少林足球》选秀之后,周星驰再次将目光投向新人。近日,他为自导自演的新片而进行的选秀活动,又在全国上下紧密鼓地展开了。 周星驰以前很不喜欢跟媒体打交道,即使在他最走红的90年代中期,我们在报纸杂志上也难觅其踪。但近两年星爷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在电视、报纸、杂志上频频做秀。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尴尬与无奈——现在已不是周星驰时代了,他不再英雄年少,也不再是拯救票房的灵丹妙药。正是香港这种残酷的电影环境逼迫他向现实低下其  相似文献   

9.
黄璐 《青年记者》2016,(14):84-85
今年新春佳节,有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陪伴是一种小小的幸福.小人物的逆袭、反讽式喜剧、悲喜交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夸张表达等核心元素,构筑了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风格.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王彬洁 《新闻世界》2013,(7):269-270
【摘要】“周星驰”已成为“无厘头“电影的一个品牌。本文,对“周星驰”品牌建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为相关品牌营销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虽然周星驰在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独揽4项大奖,成为无可争议的赢家,算是香港电影界终于对周星驰表演成就给予了一种追认与补偿。 大约一年前,我曾“担心”或者说期待周星驰会进军好莱坞,成为中国特色的好莱坞明星。但一年后,这个担心暂且可以搁下。  相似文献   

12.
香港《大公报》在中英谈判期间刊发了59篇社评,对香港市民作了大量的解疑释惑工作,充分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眨眼工夫,三年未出新戏的星爷,晋身成为娱乐圈中另一个周董。 5月27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香港上市公司——帝通国际(08220.HK)发布公告,香港“喜剧之王”周星驰已经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执行董事。同时,宣布该公司将更名为“比高集团”,主营业务调整为电影、卡通业及网络娱乐业务。  相似文献   

14.
武侠片是华莱坞电影独具文化个性的类型。香港武侠电影传播了中华文明的侠义、仁义、正义等优秀传统和特殊的精神价值,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成功传播为华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借鉴。作为现代武侠电影的类型,喜剧武侠电影的出现是华莱坞电影人顺应媒介的时代变化做出的理性选择,消解了全球的文化同质化,也把传统的中国功夫和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做出了反思。香港武侠电影建构的中国文化的想象共同体构成了文化共处的一极。  相似文献   

15.
齐彬 《中国新闻周刊》2007,(46):I0018-I0018
“过去香港市民提起香港本地的银行,就是外资那几家;但这几年变了,越来越多的港人已经把中银香港视为一个本地银行。随着我们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改进,选择中银香港的市民越来越多。”谈到中国银行在香港经营九十年,中银香港总裁和广北对这样的改变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6.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17.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房地产业被喻为四大经济支柱之一,每年为特区政府带来庞大收益.与地产有关的投资产品在香港金融市场非常活跃,因而相关新闻与投资者和香港市民息息相关,自然而然也成为各类媒体报道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98香港书展,于7月2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厅举行。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新加坡、英国、德国、伊朗等海内外350多家出版商的800个展台,吸引了大批香港市民踊跃参观,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绿色环境是政府与民众联合打造的结果,维多利亚湾填海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了保护环境,香港市民不仅迫使政府重新检讨这一工程,还把政府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