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林之围》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名作.这篇名作自选入中学课本以来,讨论热烈,但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从背景、人物、技法等角度去探讨,也可以从题材的角度去探讨.因为题材是经过作家加工提炼写到作品中去的材料,它是作家的见解、观点、主观意图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是用来表现主题的.所以我们不妨从《柏林之围》的题材,来看看《柏林之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病情和战报《柏林之围》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年已八十的法国老军人儒夫上校患病的故事,普法战争复杂而广阔的宏大图景是在病房里展现出来的.小说详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同《柏林之围》作一比较,不难发现,二者有诸多明显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柏林之围》和初中第二册语文课本选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同出于法国作家都德笔下,都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这两篇小说,表现了爱国主义这一共同主题,艺术上也都体现了朴素无华的风格.但同《最后一课》相比,《柏林之围》的构思更为新颖,人物的性格特征更为突出,悲剧色彩也更为浓重.  相似文献   

4.
我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所以读不了长篇小说,读的大多是短篇的。很幸运的是,得到了都德的成名小说集《磨坊书简》,难捺欣喜之情,一口气读完了它。阿尔丰斯·都德,相信这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吧,《最后一课》这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小说曾感动过好几代的人。因为《最后一课》及《柏林之围》几篇小说,我便武断地认为都德的作品都是围绕爱国主义展开的。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的爱国主义热情都不高,所以都德的作品让我感觉有些远离心灵。但《磨坊书简》却让我有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感觉。首先是它的名字,很雅致。“一座谷物磨粉的风力磨坊,坐落于普…  相似文献   

5.
都德的《柏林之围》和茨威格的《看不见的收藏》两篇小说采用相似的手法即用“谎言”的办法 ,各自编织了一捧爱的花环 ,展示了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心态 ,但又由于时代与个性等因素的不同 ,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力作《柏林之围》自发表以来,历百年而不衰。它以强烈的艺术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斗争意志。《柏林之围》不仅属于法国,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一篇五千来字的小说,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是由于作品具有深刻的思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都德的《柏林之围》历来被称为爱国名篇,课文中的儒夫上校也理所当然地被誉为爱国军人了。可是,儒夫上校的言行和思想称之为爱国是否合适呢?我以为值得商榷。爱国主义的意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儒夫上校当听到自己的城市威桑堡惨败  相似文献   

8.
一个句子,或是句中的一个词,如单从字面去理解,有的却不是它的真正义意之所在;而必须从反面去理解它。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反语”,或叫“反意”。“反意”的表现方法,有好几种: 一、看似“贬”,实是“褒”。 1.都德的《柏林之围》,写儒夫上校“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这句中的“老顽固”看似“贬”义,实际上却是“褒”  相似文献   

9.
一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柏林之围》与《最后一课》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被誉为爱国主义名篇。都德经历了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当时还被征召入伍。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并为着维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向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屡战屡败,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决战,法  相似文献   

10.
&;#183;作品简介&;#183;《柏林之围》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183;都德(1840—1897)的著名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一个中风的退役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普鲁士人包围、攻陷的苦难现实与主人公强烈地希望法国军队进行反攻,甚至想像包围、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显示了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较长,这里摘录重要段落,供大家阅读欣赏。如果把这篇作品拿来与课文《最后一课》一起阅读,我们将会得到更大启发。小说是一个医生的口吻叙述的。  相似文献   

11.
都德的<柏林之围>和茨威格的<看不见的收藏>两篇小说采用相似的手法即用"谎言"的办法,各自编织了一捧爱的花环,展示了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心态,但又由于时代与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柏林之围》选入中学教材后,我们先后收到广东读者王集门和河南读者周天泽两同志的文章,认为《柏林之围》是一篇民族扩张主义的小说,不应作为爱国主义篇章看待,更不宜作为中学教材。今选王集门的文章发表,以供教师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57年的生命中,有长达40年的创作史。40年中,他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1个剧本,数量应说不少。但在文学史上,他还不足进入“重量级”作家的行列。可是较之重量级作家,他的名气却一点也不小。为什么?因为他拥有虽然为数不多、但属世界一流的作品。比如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873)与《柏林之围》(1873),便是世界文学宝库爱国主义题材中最为动人、最为著名、甚至可说是无出其右的不朽经典。爱国主义是一个大题材、大题目。凡大题材、大题目,一般对形式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它要求较大的规…  相似文献   

14.
在词语的海洋中,那些带有蔑视,否定或憎恨感情的词,称为贬义词。贬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上褒义。例如: (1) 他是儒夫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都德:《柏林之围》,高中语文第四册) (2) 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攻克了不少城市,打了不少胜仗,但总是跟不上他的胃口。这老头简直是贪得无厌……(同上) “老顽固”原意是指思想极守旧,不肯接受新  相似文献   

15.
都德的《柏林之围》作为爱国主义名篇在我国出现以来。它的主人公儒夫上校也长期被逻辑地戴上了“爱国主义”的“悲壮的英雄”的桂冠。直到近来,才有不少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争论本身说明儒夫上校这个活生生的人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过去模式化的评语会损害这个形象。刘再复在《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一文中说:“形象和感情如果成为一种确定的模式。形象特征一目了然……那么,这种形象一定是一种肤浅的、苍白的形象。”儒夫上校不是那种“特征一目了然”的形象,他的性格中具有某些复杂的、难以确定的因素。分析这些复杂的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揭示小说的主题,而且可以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都德的<柏林之围>和茨威格的<看不见的收藏>两篇小说采用相似的手法即用"谎言"的办法,各自编织了一捧爱的花环,展示了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心态,但又由于时代与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提示都德的《柏林之围》写于一八七三年.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发生的普法战争,其挑起者是法兰西国王拿破仑三世.然而,战争开始不久,法军便节节败退,拿破仑亲率十万大军在色当地区向普鲁士军投降.从此,昔日的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普军乘胜进击,长驱直入,进军巴黎.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作者以巴黎被普军包围为背景,通过韦医生之口,描叙了儒夫上校病情的变化,揭露普军入侵法兰西的罪行,反映了法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18.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  相似文献   

19.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将取消法语课,改上德语课。  相似文献   

20.
《月曜日的故事》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集,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打完这盘台球》和《做间谍的小孩》等四篇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听来扣人心弦,读来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