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期开始,因工作需要我接替一个新的班级,担任班主任。为了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情况,我尝试着通过写信的方式方法,与学生交流,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例 病例A:班上做了一次作文,题目是“介绍我的一家”。谁没有自己的家?家里的成员也肯定是各式各样的。我以为学生作文的内容肯定是丰富多彩的。谁知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内容干巴巴的不说,而且惊人地相似,大部分学生的爸爸成了工程师,妈妈成了医生。学生的作文如此糟糕令我始料未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刚走上教师岗位,我就担任初一四个班的教学工作,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特别留心关注那些困难生。在这个群体中,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从这四个班级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看,离异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18%,这一数据令我瞠目结舌,始料未及,这说明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偏差,道德行为容易出现问题,这一现象成为一个十分醒目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4.
司庆强 《教育文汇》2007,(10):39-39
“老实交待,连续两天的早读到底做什么了?” 那是几年前的一节课,检查学生背诵,连叫了4个,没一个能流利地背下来。我有些愤怒了。我又让平时最用功的学生背,结果也背得磕磕巴巴。我猛喝一声:“行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范     
殷桂梅 《语文教学之友》2006,(12):F0004-F0004
一天,忽然想起20年前我上小学时,老师给我们做的一个试验。我何不再给我的学生做同样的试验,看结果如何?于是,我把一个长劲小口瓶子放在桌子上,把三个系着细绳的铅坠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坠放进瓶中。  相似文献   

6.
张丰硕 《教书育人》2005,(12):44-44
三年过去了,我依然对那一届学生记忆犹新。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些细节,有些体验,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明晰。那年,我教的是高中一年级七班和八班的英语。从一个月后的一次学生评教结果看,八班的学生比较喜欢我的英语课,评教纪录上学生们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七班的学生则对我的教学提了一些意见。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这两个班的英语基础大致相当,学习氛围也都相当浓厚,何以反差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开放意味着更大的教学空间,也意味着更大的教学难度。每次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总要绞尽脑汁思考教学主题,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但我煞费苦心的结果,却总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呢?我在苦苦地找寻着……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尴尬     
我执教小学三年级语文多年,这年龄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充满好奇心,那些爱提问题的孩子的智力都会发展较好。我常这样激励学生:谁提出的问题老师答不出来,谁就最聪明。对学生的提问,我向来是先由学生自由争辩,再做评价,我对学生的提问都是有问必答,不留“过夜饭”的。但别以为学生年龄小。不会有多大的难题,那就错了,我曾两次遇上尴尬。  相似文献   

9.
刘延安 《湖南教育》2006,(12):24-24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班的数学课,我向来不太在意所教学生是否听话,而是十分在意学生是否喜爱数学,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上完第一周课我就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可这次我获得的信息却不太妙:课堂气氛沉闷,大部分学生默默地望着我,小部分学生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经常是我在极力地引导,学生却在乏力地听着,结果变成了我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转变了评价观念,改进了评价方法,把评价由过去的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了关注学生的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如在教学9+几时,我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出示了数饮料的画面后,我让学生观察画面,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提问题:“饮料共有多少盒?”让学生通过讨论、摆学具等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打架的成本     
陈松彦 《班主任》2009,(3):46-46
星期一晚上,我去男生寝室察看学生就寝情况,听到305寝室一片嘈杂。我赶紧走进去,只见我们班的七八个学生正围在一起商量什么。看到我突然进来,他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不说。我看也问不出什么结果,就让他们赶紧就寝,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要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一堂语文课,自己才是主人,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已。每一个教师也要懂得,自己的责任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的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讲课方式。我在讲《空间与时间旅行》一文时,刚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问:谁能答得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结果,全班无一人能答出来。于是,我干脆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放开手脚,让学生中愿意解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走出教室,到办公室去请教物理教师,结果有四个同学离开了课堂。于是,我安排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13.
吴乔 《教育文汇》2005,(9):4-4,7
可能做老师的都听到过学生改编的一首歌:“每天起得早的是我,每天睡得晚的是我,劳动时间长的是我,周末、假日不休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歌的确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的写照。学生负担与日俱增,减负呼吁此起彼伏,如今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减负,让学生健康成长,还孩子幸福生活呢?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在班会课上和往常一样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叶老师手中有好多‘小红花’,准备奖给上周班干记录本上表现好的同学。”大部分同学都十分高兴,但是小洪同学说:“老师,我觉得你这样评选不公平,我和某某几位同学上周表现很好,但班干部没有记我们的名字。我们做好了也不能得到奖励。”语音刚落,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学生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说的对,单凭几位班干部的意见来评价学生的确比较片面,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如果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那学生的主动性会大大地提高,也容易接受评价结果,不…  相似文献   

15.
孙宗钊 《湖北教育》2006,(12):60-60
不知什么原因,不少学生对我敬而远之,为此我非常苦恼。为了解真相,融洽师生关系,我给班上的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书面与老师说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教学法,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结果模式统一,内容统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接着用“多写多练”方法,虽然解放了学生思想,对学生练笔有些好处,但字数上千,废话连篇,仍达不到写作教学的理想效果。近几年来,我以下水作文为突破口,探索提高作文教学的规律,真是受益匪浅。具体做法有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预学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引导学生预学。最初我只是让学生在课后抽点时间阅读下一课的教材内容,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结果是每个班只有三四位学生阅读过教材,其余学生基本上连书都没有翻一下。针对学生预学目标不明确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校进行民意调查,要求学生对各科任教师做出评价。我想,我是班主任,平时在学生身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学生应该会给我较高的评价吧。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居然有八位学生对我很有怨气。而且这八位学生都是学习态度很差、需要我平时花更多精力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王群丽 《师道》2005,(4):10-10
看到郑州市《考试结果不满意可申请重考》这个消息,我不禁叫好。当了多年的教师,我深深知道分数是压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的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20.
尊重的力量     
孙成礼 《山东教育》2002,(25):15-16
我教书的地方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师道尊严”虽说是“古玩”,但仍被许多老师固执地把持着。以我来说,就有几次险些为其所害,如今思来更觉后怕。有一天上午,被我视为“班级荣耀”的4个学生不知去向,情急中分头寻找,耗去整个上午才找到他们。我逮住其中一个平时表现最好的学生逼供,劈头盖脑一通猛批后,换来的却是他的沉默无语,我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不注意中带出了一些讽刺学生的话。结果第二天上午4个学生仍旧不辞而别,而且还有两位女生加入其列。侥幸的是这件事没有成为难解之谜,当时我偶然想起挨批的那个学生贫寒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