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能喝酒;为了工作平时不喝酒,为了工作也可以连续喝下大量的酒。周恩来喝酒的故事太多了,充满迷人的魅力,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与许世友将军的一次“赌酒”。  相似文献   

3.
曹林 《今传媒》2006,(5):8-9
对一般观点简单重复的评论有没有价值?前段时间与几位评论编辑在博客上有过一次讨论,讨论源于对湖北汉川“小糊涂仙事件”的反思(政府为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发红头文件下达喝酒指标),新闻报道当天许多评论作者都写了这一题材,对近百篇同题来稿的标题,深圳晶报的评论主编在自己的博客作了一个分类统计,分作大义凛然型(如喝酒指标催生地方保护怪胎、喝酒任务折射官员权利迷醉等)、循循善诱型(如喝酒下达指标,谁在饮鸩止渴、汉川版拍案惊奇是怎么诞生的?)、机智挑逗型(如喝酒有奖,傻瓜才不喝呢、喝吧,喝酒不是罪)、威胁恐吓型(如汉川政府何以明目…  相似文献   

4.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韩国车多,开车的司机也多.所以韩国的司机们也会经常面对喝酒与开车这一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5.
六脉神剑汤     
很多女士闹不懂男人为什么爱喝酒。作为男人,我在这里真诚地告诉大家,原因其实有三条:第一,男人喝酒是应酬需要;第二,男人都有点儿人来疯,越是瞧见女士在场,越是要拼命喝;第三,对某些男人来说,喝酒实在是一件很爽的事。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读罢真是又好笑又好气。文章的作者说他向某杂志投了一稿,内容是回忆当年的知青生活,其中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走哇走,走哇走,走到酒店去喝酒,吃了二两腊肉,喝下半斤烧酒。”哪知发表的时候,这首打油诗变成了:“走哇走,走哇走,走到酒店去喝酒,吃了100g腊肉,喝下250g烧酒。”简直弄得作者啼笑皆非。诸如此类“规范”数字用法的事,在出版社是时有发生的,有的把书稿中的汉字数字不问青红皂白全改成了阿拉伯数字,也有的把不该改的给改了而该改的又没有改。图书出版后,常常招致作者的气愤、读者…  相似文献   

7.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系成语,它出自《战国策·齐策》中的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个人请人喝酒,但酒少人多,于是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端起酒杯准备喝另一只手却又为蛇画上了脚。另一个人把蛇画好后说:‘蛇是没有脚的!’夺过酒杯一饮而尽。于是后人用  相似文献   

8.
侃话连篇     
酒圣:理论奠基者,队伍培养者,酒质鉴定者,酒场指挥者。酒仙:理论执行者,喝酒不醉者,酒场活跃者,醉态潇洒者。酒徒:多而不乱者,晃而不倒者,呕而不吐者,忘而不丢者。酒鬼:见酒就喝者,一喝就醉者,醉而不醒者,醒而不忌者。——喝酒的四个职称  相似文献   

9.
趣味驿站     
与非 《出版参考》2008,(12):28-29
看看我是谁家的 那天晚上在朋友家喝酒,一高兴多喝了几杯,后半夜两点多才摇摇晃晃上了出租车。  相似文献   

1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12):28-29
看看我是谁家的 那天晚上在朋友家喝酒,一高兴多喝了几杯,后半夜两点多才摇摇晃晃上了出租车。  相似文献   

11.
一笔糊涂账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校勘古籍难道仅限于核对版本吗?各本都错就是合理的错吗?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店主人只把三只碗”筛了酒,武松喝了。“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酒家劝武松不要再喝了,武松却出言伤人,酒家气得“一连又筛了三碗”。先后算来是九碗。“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喝了三碗酒。”武松已经喝了十二大碗,还“只顾要吃”。不但先把银子给了酒家,还威胁说:不筛酒来“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不敢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相似文献   

12.
某报发表了《喝酒的害处》一文,文中有一段话这样讲:“即使每次喝几杯,长期下去,往往会引起胃病、食道癌、肝硬化等疾病。此外,喝酒还能成为缩短寿命的因素。”我们认为喝过多的酒对身体是有损伤的,正如人们所说:“美酒不可过量”,应该加强宣传和指导消费。但是,说即使喝几杯也会引起食道癌等病症和缩短寿命等等,这种宣传就不一定科学,而是有点绝对化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宣传后的副作用很大,在  相似文献   

13.
谈歌 《档案天地》2010,(6):61-62
三十岁之前,国家粮食紧张,酒少。喝不到什么好酒,多是薯干酒,或是医药酒精兑水的"酒",这些东西喝过不少。那天,酒桌上谈到了喝酒的事儿,朋友笑话我说:"你三十岁之前,不应该算喝酒。  相似文献   

14.
陪父亲喝酒     
30年前,父亲将八十初度,写了首《老境》:“居然臻老境,差幸未颓唐。把酒非谋醉,看书不厌忘。睡酣云夜短,步缓任街长。偶发园游兴,小休坐画廊。”那些年,父亲每天午餐晚餐都喝酒,由我陪着,一喝就是个把钟头。有亲戚朋友来,就拉着一块儿喝。父亲喝张裕白兰地,我喝  相似文献   

15.
《兰台内外》2012,(5):15-16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而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  相似文献   

16.
故事     
谈歌 《出版参考》2005,(17):7-8
李向远研究生毕业了,分配到了市日报社(这是前几年的事儿,近几年研究生也不好分配),临报到时,他到导师田老师家去喝了一场酒.或许他觉得自己已经毕业了,有资格喝酒了,而且这第一场酒应该跟自己的恩师喝.  相似文献   

17.
故事     
李向远研究生毕业了,分配到了市日报社(这是前几年的事儿,近几年研究生也不好分配),临报到时,他到导师田老师家去喝了一场酒。或许他觉得自己已经毕业了,有资格喝酒了,而且这第一场酒应该跟自己的恩师喝。  相似文献   

18.
请武松亮相     
《市场》报的新闻要短,言论也要短,还要生动。三言五语的评论怎样写?谈一谈写《从武松喝酒谈起》这块“豆腐干”的体会。原文如下: 《水浒》中,武松进了景阳冈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喝得口滑,连声高叫:“拿酒来!”店家意劝他少喝,可武松这个打虎英雄,实在是个态度很不好的顾客。他又拍桌子又骂人,声言要“把你这鸟店子翻转  相似文献   

19.
在机关上班的小陈最近又郁闷了,找同学陪喝酒,喝着喝着就恨恨地嚷开了,说机关近来提拔了一批人,又没他。小陈从小记不住人长相,来家做客的叔叔们在他眼中都长得一个样,于是经常叫错,被他爹申斥数回。急了小陈就辩解说,这些叔叔们哪个也不缺鼻子少眼的,多难认啊。他爹大怒,要不是小陈跑得快,估计一顿打是免不了的。小时候不记得也就罢了,大了还认不得人就不是一顿打的事了。有一次,系统内一位地方领导来本部办事,小陈一看面善得很,上赶着热情招呼,天南海北地聊,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5日,《足球》上《令人震惊的足坛“金德命案”》一文披露了此案发生的经过。金德二队4名球员于5月30日晚10点半到沈阳大东区株林桥边胜利烧烤摊喝酒,喝到凌晨1点半,约来两名女孩又喝了半小时。这时,一球员要摊主张胜利去买包“中华”烟。摊主以“天太晚,没有‘中华’烟卖”为由拒绝。后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