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国栋 《垂钓》2014,(3):48-49
在钓鱼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钓技七分饵。”就算钓者的钓鱼水平再高,若鱼不吃饵,同样也钓不到鱼。所以,每一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一款特效饵,饵料。下水就立刻有鱼咬钩。然而,真的有这样神奇的饵料配方吗?  相似文献   

2.
宫常 《中国钓鱼》2007,(1):23-23
自从速钓拉饵术的发明运用后,让许多钓鱼人拉得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因为拉饵术在钓鱼中的快速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大多数学习拉饵术的钓鱼人对台钓中如何掌握拉饵状态,只怕是一知半解,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拉饵状态,那将大大地影响垂钓的实际效果。为了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现将本人几年来对拉饵术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台钓拉饵术是典型的诱钓合一法和进攻型动态钓法,它让钓鱼人不是在被动的守株待兔——等鱼盼鱼,而是诱鱼逗鱼钓鱼,因而说速  相似文献   

3.
钓鱼,离不开饵料。《文子》云:“鱼不可无饵而钓。”《吕氏春秋》中也道:“善钓者出于万仞三下,饵香也。”《淮南子·说山》曾说:“钓鱼者务在芳其饵。”由此看来,古人知道钓鱼要有饵,而且饵要适合鱼的味口,最好是香的。故今钓者用饵皆侧重一个香字。去年春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渔具展销会上,20余种饵料品牌中香型系列的占70%,可见香饵在垂钓中的位置。不过实践也证明,用香饵钓鱼确有实效,多数鱼类,尤其是杂食性、草食性,以及部分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都喜食香饵。据说那种浓香型的特制鱼饵,入水后能把几十米外的鱼儿引诱…  相似文献   

4.
贺建成 《钓鱼》2010,(15):44-45
用窝饵诱鱼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利用饵料的气味形色诱鱼上窝,供鱼速食。一个是依靠饵料的稳定性留鱼在窝,使其不愿离去。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传统钓法窝饵的基本搭配组合方式是:用气味芳香的豆粉饵、油糠饵等软饵诱鱼上窝,供鱼吸食。以种子饵、饼饵等硬饵留鱼养窝,延长钓时。钓鱼人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窝诱经验,总结出不少宝贵的窝饵搭配组合方式,成为钓鱼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继承。现将常见的几种窝饵搭配组合技巧介绍如后,供为赏析。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钓鱼》2007,(7X):22-23
对悬坠野钓饵料的要求既不同于传统钓对饵料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钓鱼比赛时对饵料的要求。说它不同于传统钓饵料是指悬坠野钓的饵料除了注重饵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搭配外,还更加侧重饵的物理状态,对于饵的雾化、溶散、附钩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钓的饵料只注重饵料是否对鱼的口味,利用饵料的物理状态诱鱼的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所谓“捏饵钓法”,就是在手竿钓原有的钩、饵外面再捏上一小块沉底即化的饵料,以达到多诱鱼、增加钓获量的目的。一、捏饵钓法的优点1.诱鱼范围大,效果持久,密集度高。捏饵钓法每次投竿都相当于“补窝”,且钩饵入水轻,不会惊动水底鱼类,因而可以达到连续诱鱼的效果,不像常规投饵补窝需要发窝时间。另外,捏饵在每次入水下沉过程中都有少量散落,扩大了诱鱼的辐射范围,大多数饵料则散化在钓点周围很小范围内,能吸引鱼集中索食。所以,捏饵钓法能很好地统一扩大诱鱼区域和缩小鱼窝面积这对矛盾,事实上,从诱鱼角度而言,捏饵钓可…  相似文献   

7.
初试拉饵     
刘冬 《钓鱼》2006,(8):21-21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钓了这么多年鱼还从未使用过拉饵,不是说没用拉饵来钓鱼,而是没有采用拉饵的方式钓鱼。像以前的“鲫鱼2000”、“九一八”等鱼饵我也用过不少,但都是将上述钓饵混入面粉中加水调制而成,再用搓饵的方式挂钩垂钓的。2004年《钓鱼》杂志第5期刊登了《悬坠钓操作图解》之如何调制商品饵(二)的文章,该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拉饵的调制方法,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拉饵在我的理解中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在本地绝大多数钓鱼人都习惯用传统钓法,而且几乎没有钓赛,所以对悬坠钓法、拉饵等新鲜事物的认识十分有限,并且在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8.
诱网 现在,日本钓鱼以撒饵钓为主流。 用柄勺边撒饵边钓鱼的情况也有,用这种方式钓深水鱼时,由于饵撒散之后,效果会变得不好,所以在船钓时,不管是沉底钓,还是悬浮钓、浮漂钓,都要使用撒饵网。 这种撒饵网如图所示,有尼龙做的和金属做的,在日本市场上卖的网,其大小、网眼大小、形状、种类是非常多的。 的确,用拖网钓鱼效果是非常  相似文献   

9.
做窝是基本     
刘定龙 《钓鱼》2010,(19):18-19
做好窝 钓得多 鱼窝,是指我们用饵料诱鱼使鱼集中的地方,也是钓鱼时钩饵所能达到的地方,是钓点和饵料、用饵方法的正确结合。过去,我们只是进行粗线条的思考。感觉哪个钓位合适,在鱼竿前面扔点诱饵,这便是“窝”了。  相似文献   

10.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1.
钓鱼人都知道,垂钓要打诱饵,有的地方叫做窝。打诱饵的目的不外两个,一是把鱼引到窝里来,二是把鱼留住。鱼的食性略有差异,常钓的鱼当中,鲫鱼、鳊鱼爱甜香,鲤鱼爱腥香,草鱼偏酒香。香是各种鱼共同的喜好。据古籍《说苑》记载,吕望(即姜太公)七十岁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三天三夜没有鱼来吃食,火冒三丈,把身上的衣服扒光,帽子摘掉,仍无济于事。岸上有个农人对他说,你继续钓,但必须“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吕望听他的话照着做,结果“初下得鲋,次得鲤”。鲋,就是鲫鱼,鲫鱼鲤鱼都上钩了!所以“芳其饵”,保证饵料的香味是垂钓上鱼的…  相似文献   

12.
吴延明 《钓鱼》2007,(2X):16-17
钓鱼的饵料有上百种,为了提高诱鱼聚鱼效果,增加鱼获量,钓鱼人和鱼饵生产厂家都在绞尽脑汁,通过各种途径和实验方法,从中选出最适13对路的诱饵钓饵,以便为不同鱼种“服务”。笔者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现将自己的“秘密武器”公布于众,让广大钓友一试,希望能让您能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13.
钓鱼,从词面上看,“钓”是手段,“鱼”是目的。钓鱼人因为技术的差异带来了钓鱼成绩上的优劣。回顾多年来的钓鱼实践,发现制约钓绩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对鱼的食性不了解,饵料不对路子饵料能不能适应鱼的胃口,是获鱼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饵料对不上路子,塘中的鱼儿再多也别想把它钓上来。特别是有的养鱼人长期使和一种食物喂鱼,使鱼儿养成了偏食习惯。所以钓鱼人在垂钓之前必须对所去的钓场有所了解,对口下饵,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还有色、味、形方面的考究,效果就会更好。人为因素的影响,鱼儿受到惊吓受了惊吓的…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垂钓》2009,(8):30-32
一、鱼窝是钓位、饵料、用饵的正确结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鱼不能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没法钓。钓位对整个垂钓结果一票否决,这就叫“七分钓位”。从饵料方面看,饵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一水域、类似的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是在上层、中层还是在下层)。  相似文献   

15.
张之晔 《钓鱼》2008,(7):24-25
从小就是吃饲料长大的草鱼不知草为何物,在此背景下用草鱼饵钓草鱼形同虚设。用一种饵料喂鱼,时间长了,鱼被驯化了就不吃或很少吃其他饵了,所以钓鱼比赛要找到原塘颗粒,否则饵不对路。后来出现了调塘——赛前用一种饵反复钓,造成鱼对其他鱼饵的抵制。偏口鱼难钓,难在不知道鱼偏向哪种口味,就是知道了腥或香,也只是皮毛而已。  相似文献   

16.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钓鱼》2008,(9):30-31
外出钓鱼时,哪个钓鱼人不期盼有个好鱼情,希望获得好“收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客观情况瞬息万变,很难让钓鱼人如愿以偿。只有根据天气、鱼情、水情等自然因素,及时改变饵料、泳层和钓法,抓住获鱼时机,加快起鱼、卸鱼、换饵和抛竿的速度,增加钩饵下沉的速度,才能多多获鱼。  相似文献   

18.
贺建成 《钓鱼》2009,(21):46-48
用钓饵钓鱼,除了强调饵料的味道要对鱼口之外,在挂钩上饵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是有些讲究的。用同一种饵去钓同一种鱼。钓塘水质、钓点深浅的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是不相同的:如用蚯蚓在浑水、深水之中钓鱼,就要挂动饵活饵,而在清水浅水之中钓鱼,则可以挂静饵死饵。用同一种饵去钓不同的鱼,上钩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如用灰面饵去钓草鱼,则要上枣形饵、上包饵,而钓鲫鱼则要挂米形饵、豆形饵。显然,用不同的钓饵去钓同一种鱼,挂钩上饵的内容更为丰富。不论钓什么鱼,谁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各种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和技巧,谁就能在各娄钓鱼活动中力拔头筹。现将挂钩方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19.
马寿春 《钓鱼》2012,(9):46-46
垂钓打窝,是诱鱼的好方法,但是,有人打了窝也一样钓不上鱼。笔者摸索到打窝的一些窍门,说给初学垂钓者参考。首先,打窝用的饵料一定要颜色鲜亮,不能发霉变质或用陈饵,因为打窝的目的在于诱,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10,(5):6-7
在台湾钓手参加大陆钓鱼比赛以前,钓鱼人用什么饵钓鱼主要是根据鱼的食性,就地取材。但各地饲料不同,鱼养成了喂什么就吃什么的习惯,所以同一种鱼在不同的驯化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吃食倾向。例如草鱼吃草,然而在喂麦子、玉米、麸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