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及微波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施行LEEP治疗的宫颈糜烂病例256例。并选择2005年同期200例宫颈糜烂行微波治疗病例做对照,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及疗效。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比微波组长,术中出血量稍多,但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出血量少,疗效好。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1881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常规脱落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100%(12/12)的鳞状细胞癌;93.2%(69/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中CIN396.8%(30/31),CIN290.7%(39/43);72.4%(92/12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常规脱落细胞学检出100%(12/12)的鳞状细胞癌I90.2%(66/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中CIN396.8%(30/31),CIN286.7%(36/43);71.1%(91/12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Thinprep液基细胞学对鳞状细胞癌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100%和87.1%,常规脱落细胞学涂片对鳞状细胞癌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100%和85.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较比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测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和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的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伴右Cyclin D1和CDK4表达水平的增高.检测其含量改变有助于宫颈鳞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EP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LEEP术不同的方式治疗。结果:120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结论:LEEP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方法灵活,是目前治疗宫颈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检查出的108例CIN患者采用LEEP治疗后进行DC卡方统计分析。结果: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痊愈率优于波姆光和宫颈锥切术。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选择,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TCT、阴道镜在宫颈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12-2005.10月间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9250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可疑宫颈病变3536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筛查检出阳性涂片212例,占82.2%(212/25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15.1%(32/212),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AIL)占65.6%(144/21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79.8%(14/16),鳞状细胞癌(SCC)占100%(22/22)。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242例,占总数的93.8%(242/258);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197例,占TCT异常者92.9%(197/212),占阴道镜异常图象81.6%(197/242)。年龄分布上,以28~3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8.5%)。结论:在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行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经手术治疗后如期出院,其中痔团完全回缩45例,外痔团回缩不明显3例;手术时间25-55分钟,平均43分钟;术后住院时间3-7天,平均5.8天;术后出血1例,肛周疼痛12例(占25%),尿潴留22例(占46%)。结论:PPH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度痔病的方法,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9.
纳可佳对宫颈糜烂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纳可佳)是否促进宫颈糜烂微波术后创面修复。方法:收集2004.12-2005.10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06例,观察组微波治疗后宫颈局部贴附纳可佳棉片一疗程;对照组只行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术后平均4.175周后没有液体排出,4例术后2周时达到上皮化,75%病例术后4周即达到上皮化。对照组术后平均5.995周后没有液体排出,42.4%病例术后4周即达到上皮化。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创面使用纳可佳,能有效地加速上皮修复,提高上皮的修复质量,缩短宫颈创面修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盆腔重建对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脱垂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I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阴道顶端悬吊术,II组行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总时间I组较II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拔除导尿管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主观、客观治愈率为均100%.但II组复发率明显高于I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盆腔重建是一种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后应用康妇特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24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ECO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治疗,术后应用康妇特栓辅助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患者反应及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随访至10周,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88.3%,有效率100%,无继发性出血,感染发生,治愈时间与宫颈糜烂程度和深度有关。结论使用ECO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较小,配合使用康妇特栓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出血,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爱宝疗两种使用方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4月起,我院对186例宫颈糜烂妇女使用爱宝疗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94例妇女使用爱宝疗浓缩液来院宫颈上药治疗,92例妇女使用爱宝疗栓剂阴道自行给药治疗,以观察其在疗效上的不同.结果:来院上药组痊愈率为90.4%,有效率100%;而自行上药组痊愈率为39.1%,有效率100%.结论:来院上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自行上药组.两种治疗方法对宫颈单纯型糜烂和颗粒型糜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奥平、诺氟沙星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奥平、诺氟沙星胶囊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临床重度宫颈糜烂进行微波一次性治疗:单纯微波(输出功率45W)烧灼糜烂面治疗60例,微波治疗前加用奥平栓,阴道用药,隔日一粒,15次为一疗程治疗及微波术中诺氟沙星胶囊(4-6片)填塞宫颈,治疗64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观察疗效:单纯微波组治愈率达10%,而奥平、诺氟沙星配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达67.18%,且后阴道流血排液量及时间显改善。结论奥平、诺氟沙星胶囊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健康教育。方法将我院门诊300例诊断为慢性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结果30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过微波治疗,一次性成功治愈2734例(占91.0%),好转23例(占7.6%),总有效率98.6%。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缩短了阴道排液的时间,减少了结痂期宫颈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21例病例,以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1997年8月—2005年8月期间的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临床总结。结果: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经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后予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症状为主,明确诊断依赖于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6.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有效的防治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500例宫颈糜烂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用微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率达9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文介绍了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症状,分析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白蛋白10g静脉滴注,1次/d,共7d。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白蛋白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4类宫颈病变病人,包括ASC-US,LSIL,ASC-H和HSIL,运用DNA基因捕获技术(HC2)检测上述4类病人的HPV值,并分析HPV值与各类宫颈病变病人的关系。结果4类宫颈病变病人中,HPV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8%,其中HSIL病人中,HPV阳性检出率最高,同时HPV阳性值最高。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